第17章 三角进攻

体能测试和基础训练只是开胃菜,湖人队训练营很快进入了真刀真枪的战术演练阶段。菲尔·杰克逊,这位手握九枚总冠军戒指的传奇教练,终于开始向球员们灌输他赖以成名的“三角进攻”体系。

训练馆中央的战术板前,禅师拿着一支记号笔,画着各种箭头和跑位路线。“三角进攻,”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不是死板的套路,而是一种理念,一种阅读防守、创造空间的哲学。它需要你们每个人都像齿轮一样精确运转,更需要彼此信任。”

他特别看向了内线球员,目光在拜纳姆、夸梅·布朗和张兆华几位中锋身上停留了几秒。“中锋,在这个体系里,是轴心。”

禅师强调道,“无论在高位还是低位,你都是发起进攻、连接队友的关键点。你需要像四分卫一样阅读场上局势,判断防守的漏洞,然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是自己进攻,还是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队友。”

助理教练布莱恩·肖在一旁补充,他拿着一个篮球,演示着中锋在高位持球时,两侧球员如何跑位形成进攻三角,如何通过无球跑动和掩护创造出手机会。“空间感,这是三角进攻的灵魂。”

肖说道,“每个人都要学会利用空间,也要学会为队友创造空间。球的转移要快,人的移动要坚决。”

这些理念,张兆华感觉并不完全陌生。他在前世就对禅师的三角进攻有过研究。现在经过禅师系统的讲解,他对三角进攻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他甚至能举一反三,思考出一些教练没提到的细节和变化。系统赋予他的高阶篮球智商和视野属性,在这一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旁边的拜纳姆和夸梅·布朗也在认真听讲。拜纳姆对那些复杂的传球路线和阅读要求感到有些吃力,他更习惯于拿到球后直接攻筐。

夸梅·布朗则显得比较沉默,他眼神里也带着一丝困惑,显然这套需要大量无球跑动和快速决断的体系对他来说也是个挑战。

战术讲解结束后,分组对抗立刻开始。科比、奥多姆、拜纳姆、斯马什·帕克等人自然分在了主力一队。张兆华则被分到了替补一队,和卢克·沃顿、萨沙·武贾西奇、布莱恩·库克、阿隆·麦基等人搭档。夸梅·布朗则在主力队的内线轮换。

第一次在对抗中演练三角进攻,张兆华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他所在的替补一队,进攻节奏稍慢,更多地在尝试理解和执行战术。

球很快通过武贾西奇和麦基的传导,来到了高位的张兆华手中。他立刻感受到防守压力,对位的夸梅.布朗紧紧贴着他。按照战术要求,他需要观察两侧。卢克·沃顿在强侧跑位,布莱恩·库克则在弱侧寻找机会。

就在这一瞬间,张兆华看到了防守他的球员重心略微偏向了沃顿那边,而布莱恩·库克跑出了一个微小的空档。机会!

他手腕一抖,篮球精准地从防守球员头顶越过,塞给了空切的库克。库克接球轻松上篮得分。

“好球!张!”布莱恩·库克跑过来和他击掌。

卢克·沃顿也冲他竖了个大拇指。这次成功的策应给了张兆华信心。他开始更积极地在高位要球,尝试组织进攻。他利用自己的身高臂展,将球高高举起,观察着队友的跑位。

他给跑出空位的沃顿送出过助攻,也曾在武贾西奇突破吸引防守后,及时接应并二次传导,帮助球队流畅运转。

助理教练库特·兰比斯在场边看到这一幕,对旁边的布莱恩·肖低声说道:“这小子的传球感觉和视野真不错,在替补队里也能打出轴心作用。对三角的理解比我预想的快得多。”

肖点点头:“确实很有天赋,脑子很清楚,不像一般的年轻内线。比安德鲁(拜纳姆)和夸梅(布朗)都要快。”

但在三角进攻毕竟复杂,张兆华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随后的对抗中,他也暴露出了新秀的稚嫩。有一次,他在高位持球,看到了武贾西奇跑出了一个微小的空档,急于表现的他想把球传过去,但出手稍慢,传球路线被对方的后卫预判,直接抢断打成了反击。

“注意传球时机!不要犹豫!”场边的禅师终于开口。

还有一次,他在低位接球,面对对方替补中锋的防守。他本想尝试利用脚步单打,但对方的力量很大,顶得很死。他犹豫了一下,是该强打还是传球?

就这一犹豫,防守立刻收缩,他的出球路线被封死,最后仓促出手,球偏得离谱。

“在三角进攻里,犹豫是大忌!”肖教练在场边喊道,“要么坚决打,要么果断传!球不能停在你手里!”

张兆华默默点头,把这些教训记在心里。他意识到,三角进攻不仅考验技术和视野,更考验决断力。

在高强度的对抗下,零点几秒的犹豫都可能导致失误。

主力一队打得风生水起。科比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终结者,他在三角进攻体系里如鱼得水,利用各种掩护和跑位创造出手机会,得分如探囊取物。奥多姆则扮演着重要的组织前锋角色,他能持球推进,也能在高位策应,视野开阔,传球精准。

拜纳姆和夸梅·布朗轮番上阵,努力适应着体系,他们更多还是依靠身体天赋在低位攻筐或者冲抢篮板,虽然偶尔也能送出传球,但显然不如张兆华那样流畅自然。

斯马什·帕克则主要负责外线投篮和防守。看着主力队的配合,张兆华感觉到了差距,但他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融入这套体系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传球和策应方面。

一天的战术训练下来,张兆华感觉大脑比身体还要累。三角进攻的复杂性和对细节的要求,远超他的想象。但他并不畏惧,反而充满了兴奋。他能感觉到,自己正在接触一种更高层次的篮球理念。

训练结束后,禅师把张兆华单独叫到一边。“你对三角进攻的理解速度很快,张。”禅师看着他,眼神平静,“你的视野和传球意愿,很适合这个体系。你需要成为那个串联起队友的轴心。你具备成为一个优秀轴心球员的潜力。”

得到禅师的肯定,张兆华心里一喜。

“但是,”禅师话锋一转,“你的经验还很欠缺。在处理球的决断性、对抗中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磨练。记住,信任你的队友,但更要相信你在瞬间做出的判断。在场上,思考的时间很短。”

“我明白了,教练。我会继续努力的。”张兆华认真地回答。

禅师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张兆华站在原地,回味着禅师的话。他知道掌握三角进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一套战术,更是为了赢得教练的信任,融入这支球队,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

在拥有科比和奥多姆这样的核心的主力阵容中,他可能需要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