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NBA选秀

三天后,洛杉矶。

张兆华踏入湖人队位于埃尔塞贡多的训练馆。

场边,坐着篮球界的传奇——“禅师”菲尔·杰克逊,他平静望着训练场。不远处,紫金色身影正在挥汗如雨,眼神像淬火的钢刀——科比·布莱恩特,正进行着严酷的个人训练。还有年轻的安德鲁·拜纳姆,湖人寄予厚望的内线新星。

张兆华深吸一口气,他没有感到畏缩,反而因为能与这些顶尖人物同处一室而兴奋。他眼神坚定,径直走向禅师。

“张,欢迎来到洛杉矶。”菲尔·杰克逊抬起头,目光温和,透着审视。他的声音不高,像有魔力,让人不自觉凝神。

“谢谢主教练。”张兆华稳了稳心神,语气沉静有礼。他知道,面前的两位,是篮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和球员之一,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意义非凡。

“联合试训的表现我们看了,很亮眼。”禅师手指轻敲膝盖,“尤其是在对抗中的意识和脚步,超出预期。你的体测数据也比较优秀,但实战表现完全是另一个层级。”他话锋一转:“不过,NBA的强度和战术体系,和NCAA完全不同。我们湖人打三角进攻,对中锋的要求很高。谈谈你对这个体系的理解,以及你认为自己能扮演的角色。”

这不是简单的询问,这是对篮球智商、战术理解和适应能力的考察。张兆华没有犹豫,前世的积累和系统赋予的篮球意识,让他对三角进攻有着深刻理解。

“三角进攻强调空间、传切和球员间的相互作用。”张兆华清晰回答,“中锋在其中是轴心点。不只是低位单打和篮板,更关键的是高位的策应、传球、为外线创造空间的掩护,以及在弱侧的牵制和空切。”

他看向场边投篮的科比:“就像OK组合时期,沙克不仅是内线终结者,他在高位的策应和对防守的牵制,是整个体系运转的基础。我虽然无法做到沙克那样的统治力,但我认为自己可以成为高效的轴心,用传球、掩护和准确的空切时机,盘活进攻,并且在防守端提供足够的威慑和篮板保护。”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没有华丽辞藻,却直击核心要义,结合球队历史,展现了对湖人战术的理解和融入意愿。禅师眼中掠过微光,点了点头。

这时,科比结束了投篮,走了过来。他的目光锐利,带着玩味和挑战。“听起来头头是道。”科比的声音透着玩味,“理论谁都会说。但三角进攻对中锋的脚步、传球视野和体能要求很高,尤其是在高强度的防守下。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能顶替沙克那混蛋留下的部分作用?”

他直接点出关键: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以及湖人中锋位置的压力。张兆华迎向科比锐利的目光,没有回避,眼神平静如水,透着不容置疑的韧劲。

“我相信我的训练,也相信我的意志。”他声音平静有力,“对抗是比赛的一部分,强度越高,越能激发我的潜力。我早已准备好了。”

科比没有立刻评价,只是嘴角玩味勾起,眼中闪过欣赏。他转向拜纳姆:“安德鲁,活动开了吗?来陪我们的新朋友练练。”

拜纳姆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带着兴奋和挑战看向张兆华。“随时可以,科比!”他显然也想看看这个在联合试训引起轰动的新人,到底有几斤几两。

禅师站起身:“那就试试吧。安德鲁,你先攻。一对一,低位。”

气氛凝固。拜纳姆是七尺重型中锋胚子,力量是最大优势。张兆华在他对面站定,系统带来的力量与脚步潜力在体内涌动,赋予他底气,但他表面沉稳。他调整呼吸,集中精神,前世的防守经验在脑海中回放。

球发到拜纳姆手中。他沉下重心,肌肉块块隆起,试图用力量将张兆华碾压进禁区。猛地向后一靠!

张兆华下盘稳固如磐石,张伯伦模板赋予的力量属性(79)让他能扛住第一下冲击。但他并未死顶,凭借经验判断出拜纳姆的下一步动作,运用脚步潜力,提前调整站位,用身体巧妙卸去部分冲击力,同时保持紧贴,干扰拜纳姆的平衡和发力空间。

拜纳姆有些意外,再次发力,试图顶开空间。张兆华像一颗扎根地下的老树,任凭风吹雨打,巍然不动,灵活调整角度,让拜纳姆始终无法舒服发力。

拜纳姆感觉像撞在一道柔韧却无法撼动的墙上,力量无处使,节奏全乱。他咬牙转身,试图在别扭的角度下完成勾手。

就在他出手的刹那,张兆华凭借臂展和系统带来的盖帽属性(72),结合对球运行轨迹的判断,闪电般起跳,指尖精准触碰篮球!

篮球偏筐而出!篮板被张兆华收下。

场边的科比眼中闪过精光,嘴角勾起笑意。禅师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中的兴趣如同火焰般升腾。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两人互有攻防。拜纳姆展现了年轻中锋的原始力量和潜力,几次顶开张兆华完成得分。

但张兆华凭借篮球智商、对时机的把握和脚步与防守能力,总能化解拜纳姆的强攻,或者利用拜纳姆防守中的破绽,用灵活的脚步创造投篮机会,甚至在高位送出几次隐蔽精准的策应传球。

他没有压制拜纳姆,却在对抗中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高效和全面的能力——一个能在低位顶防,高位策应,脚步灵活,且防守意识出色的中锋,正是湖人急需的类型。他证明了体测数据之外的价值。

对抗结束,拜纳姆喘着粗气,看向张兆华的眼神复杂,写满了凝重。张兆华虽然也消耗不小,但耐力属性(74)让他感觉没有达到极限,只是呼吸急促。

禅师和科比低声交谈了几句,不时看向张兆华,眼神透着满意和期待。随后,禅师再次看向他,脸上带着微笑。

“张,你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印象。”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你的篮球智商和对三角进攻的理解,加上你在场上展现出的能力,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会认真考虑的。感谢你今天的到来。”

虽然没有明确承诺,但这句话的分量,张兆华清楚不过。这几乎是定局了!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2006年6月28日,选秀大会日。

张兆华没有去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现场,他选择留在UCLA的公寓里,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场决定无数年轻球员命运的盛会。

电话与经纪人加布里埃尔保持着连线,两人却默契沉默着,只有直播现场斯特恩总裁磁性的声音和背景喧嚣传来。

“多伦多猛龙队,用状元签选择,来自意大利的安德里亚·巴尼亚尼。”

“芝加哥公牛队,用榜眼签选择,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

前世熟悉的名字,被念出,顺位不断下滑。

“夏洛特山猫队,用第三顺位选择,来自当冈察加大学的亚当.莫里森。”从来都是状元热门的莫里森,可能因为与张兆华在联合试训表现不佳,名次下滑到了第三名。

布兰登·罗伊,泰鲁斯·托马斯,鲁迪·盖伊……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开端。

张兆华手心渗出汗珠,这不是紧张,而是期待。

前世的26顺位,是惊喜,也是悲剧的开端。

这一世,他需要更高的起点,更受重视的位置。

乐透区!这是系统的任务,也是他内心的呼喊!

屏幕上,镜头转向黄蜂队代表。第12顺位,希尔顿·阿姆斯特朗被选中。

下一个,就是第13顺位!洛杉矶湖人队!

张兆华下意识坐直了身体,呼吸急促。加布里埃尔在电话那头似乎也屏住呼吸。

大卫·斯特恩走上台前,标志性的笑容,顿了顿,仿佛故意吊足人胃口。现场的喧嚣减弱,所有人屏住呼吸。

“2006年NBA选秀,第十三顺位,”斯特恩的声音清晰传来,“洛杉矶湖人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