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丹佛掘金
- 重生NBA:我的模板是张伯伦
- 破除2.CS
- 2373字
- 2025-05-01 13:00:01
那条匿名的警告短信,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张兆华心头。
洛杉矶的水深,他比谁都清楚。
前世的经历让他明白,赛场之外的危险,有时远比场上的对抗更致命。
他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删除了短信,眼神却变得更加锐利。
必须更快地变强,强到足以应对任何明枪暗箭。
耐克的第一笔代言费到账,数目可观。
张兆华没有丝毫犹豫,几乎在款项入账的瞬间,就将其大部分投入到了系统之中。
他购买了更高级别的营养补充方案,加速身体恢复和潜力激发。
他还解锁了更昂贵的针对性训练模块——“极端疲劳篮板对抗”与“高压干扰下策应传球”。
专属训练空间内,灯光模拟着深夜球馆的昏暗。
虚拟对手的力量、速度、侵略性都调到了最高。
张兆华浑身肌肉酸痛,汗水模糊了视线,每一次卡位都像是在扛着一座小山。
篮板球如同烫手山芋,总在最刁钻的角度落下,伴随着虚拟对手凶狠的肢体接触。
他咬着牙,一次次判断,一次次起跳,将系统赋予的力量(79)和初级脚步(67)运用到极致。
耐力(74)在极限边缘徘徊,但他没有停下。
每一次成功的篮板,每一次在模拟高压下送出精准传球。
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亢奋交织,磨砺着他的意志。
湖人训练馆。
夏季联赛的间隙,张兆华没有休息,依旧进行着个人加练。
运球声单调而富有节奏地回荡。
不远处,科比刚刚结束一组投篮,汗水顺着轮廓分明的脸颊滑落。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停下脚步,目光投向了那个在角落里挥汗如雨的5号身影。
科比看着张兆华的脚步移动,看着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训练动作,眼神平静,带着一种资深猎手审视猎物的锐利。
他看到了那份远超年龄的专注,也看到了那份隐藏在沉稳下的野心。
几天后,拉斯维加斯,湖人迎来了夏季联赛的第二个对手——丹佛掘金队。
掘金队的夏季联赛名单里,有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肯扬·马丁二世(虚构,代表身体流内线)。
一个身体素质爆炸,打法极其硬朗,以篮板和防守凶悍著称的内线新人,是掘金重点考察的对象。
赛前,媒体嗅到了火药味,将这场比赛渲染成“技术流华夏中锋”对决“野兽派美式内线”的戏码。
那位掘金内线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
“NCAA的数据说明不了什么,这里的对抗是另一个级别。”
“听说他脚步不错?希望他的身体能跟上我的节奏,别被撞散架了。”
挑衅的意味,昭然若揭。
比赛开始的哨声尖锐刺耳。
掘金那位内线果然如同出笼的猛兽,第一个回合就直冲张兆华而来。
他试图在低位用一个蛮横的转身挤开空间,肩膀带着巨大的冲击力撞向张兆华的胸膛。
沉闷的撞击声清晰可闻。
张兆华下盘纹丝不动,力量(79)让他稳如泰山。
但他没有选择硬顶。
前世的经验和系统赋予的脚步(67)让他身体一侧,如同礁石般巧妙地卸掉了对方大部分冲击力,同时手臂保持干扰,卡住了最关键的行进路线。
对方发力落空,重心不稳,险些失误。
场边的球探眼神一亮。
这防守,不是靠蛮力,是靠脑子和技巧。
篮板争夺更是激烈。
掘金内线利用惊人的弹跳和臂展,一次次试图抢夺篮板。
张兆华没有和他比拼弹速。
他依靠系统辅助的精准预判,提前卡住最有利的位置,下盘力量扎实,如同在地上生了根。
任凭对方如何挤撞,他总能稳稳占据空间。
篮球落下,张兆华准确判断落点,长臂一伸,将好几个看似属于对方的篮板稳稳收入囊中。
掘金内线脸上开始浮现出烦躁和挫败感。
一次进攻,掘金内线持球面框,试图用速度和力量强行突破。
他猛地一个加速,像一辆小坦克冲向篮筐。
张兆华如同鬼魅般横移一步,脚步精准地堵在了他的突破路线上。
就在对方合球准备强行上篮的瞬间。
张兆华算准时机,如同张开的大网,长臂从侧翼挥出!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封盖!
篮球被他干净利落地扇飞出场外!
教科书般的协防封盖!
全场响起一片惊呼!
掘金内线踉跄落地,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兆华。
张兆华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多余的动作。
进攻端,张兆华开始更多地拉到高位。
掘金内线习惯性收缩在禁区附近,防守外扩明显不足。
张兆华在高位持球,如同一个指挥塔。
他手腕轻轻一抖,篮球穿越人缝,精准地找到了空切的队友。
助攻!
下一个回合,几乎如出一辙。
他吸引防守后,一个不看人传球,给到另一侧底角的空位。
三分命中!
他的策应,让掘金队的防守顾此失彼。
他证明了自己不只是一个能在低位肉搏的桩子。
比赛节奏飞快,攻防转换令人窒息。
高强度的对抗不断消耗着张兆华的体能。
他的呼吸变得沉重,额头汗珠滚落,耐力(74)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但他眼神依旧专注,脚步丝毫没有慢下来的迹象。
又一次成功的防守,他抢下后场篮板,没有丝毫停顿,立刻观察场上形势。
手臂猛地向前一甩!
一记精准的四分卫式长传,穿越大半个球场,直接助攻队友快攻得分!
就在篮球穿网而过的瞬间。
系统提示音在意识深处响起。
【宿主契合度:0.10%(提升0.02%)】
【因宿主在体能接近极限时,仍能保持高水平防守判断与策应能力,对抗适应性提升】
一股暖流注入疲惫的身体,仿佛瞬间驱散了部分酸痛感。
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双方比分死死咬住,交替领先。
每一次得分,每一次防守,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
最后15秒,湖人队落后1分,但拥有最后一攻的机会!
球馆内安静得几乎能听到心跳声。
湖人队请求暂停。
助理教练拿着战术板,语速飞快地布置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兆华身上。
战术的核心,依然是他。
掘金队的教练也在声嘶力竭地布置着防守,强调要锁死那个5号。
暂停结束。
球员们重新回到场上,脸上写满了紧张和决绝。
底线发球。
篮球准确地交到了弧顶的张兆华手中。
瞬间,掘金队的防守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
双人包夹!甚至还有第三人随时准备协防!
计时器上的数字开始无情地跳动。
10秒…8秒…5秒…
全场的目光,所有的压力,都汇聚在他一个人身上。
张兆华运了一下球,感受着篮球在掌心的纹路。
他的眼神快速扫过场上队友的位置,也扫过眼前密不透风的防守。
时间,只剩下最后几秒。
是迎着包夹强行出手,还是在缝隙中寻找那一丝传球的可能?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
他必须做出决定。
现在!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