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北海救孔融?猛将太史慈在此!
- 三国:摆烂谋士,曹操偷看我日记
- 粥糊剑
- 2013字
- 2025-05-05 22:53:40
北海郡位于徐州以北的青州,放在后世算是半个鲁省加上小部分辽省。
时任北海太守正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
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之时,孔融也曾参与其中,和陶谦之间的交情还算不错。
联军解散后,孔融回到青州,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积极争霸,而是整日沉溺于诗词歌赋。
比起其他州,青州并没有什么强劲的诸侯。
孔融这个北海太守,就已经算是最强。
再加上边上还有大量黄巾流民。
若是孔融能找准机会,把黄巾流民吞并,统一青州后的他,绝对能够跻身大诸侯行列。
可惜,孔融志大才疏,在乱世之中不思进取,终于遭了报应。
说起来,孔融遭遇青州黄巾围攻,这事儿其实还和曹操有关系。
当初,大批青州黄巾进攻隔壁兖州,却遇上了曹操这么个硬茬子。
逃回青州的那部分黄巾余孽吓破了胆,不敢再去挑衅类似曹操陶谦公孙瓒这样的诸侯。
但人是要吃饭的,总不能干等着饿死吧?
在生死存亡的刺激下,他们打上了孔融的主意。
柿子要挑软的捏,孔融因为祖先孔子的缘故,在大汉士人圈子里颇深尊敬。
黄巾可不管这个。
老老实实的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我们就继续揍你!
打仗方面,孔融是个实实在在的菜鸡。
被围在城里一顿暴揍,眼瞅着再这样下去要玩完,赶紧派使者出城,向陶谦求援。
和孔融比起来,陶谦家大业大,实力强大的多。
此刻骤然听到孔融被围的消息,陶谦感慨孔融真菜的同时,第一时间把“救援孔融”之事用来转移话题。
“诸位,孔太守与老夫相识多年,如今他遭了难,老夫不能不管。”
“对此,尔等有何见解?”
陈珪、陈登内心暗骂一声陶谦老奸巨猾,却又不得不表态:
“主公仁义。”
“孔太守和您一样,皆是汉室忠臣。”
“您派兵去救援他,乃是理所应当之事。”
陶谦这是明目张胆在给麾下众文武挖坑。
孔融这厮虽然又菜又爱玩,但架不住人家含着金汤勺出生。
孔子后人这四个字,是他最大的护身符和仰仗。
如果陈珪等人的观点,是不愿去救孔融,那以后在大汉士人圈子里,他们的名声也就臭了。
历史上曹操杀死孔融,那也是罗列了一堆罪证,不忠不孝叛国等证据,一箩筐的砸在孔融头上。
算是buff叠满的状态下,才好不容易把孔融这个祸害灭掉。
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操正处于势力巅峰,是公元207年,赤壁之战前夕。
就这样,方才破了孔融的金身。
现在的陈珪陈登父子,自然没有那个胆量去挑战大汉士人圈子。
就连曹豹和蒋石,相视一眼之后也没有出言阻拦陶谦。
说到派兵救援孔融这件事,领兵之人肯定是他俩中的一个。
所以,救援孔融对于徐州武将派来说,是件当之无愧的好事。
他们身上累积的战功越多,面对陈珪糜竺等人的时候,就拥有更多的底气。
糜竺面露焦虑,他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陶谦眼中闪过一抹狡猾。
救援孔融之事迫在眉睫,但他却并不打算立即出兵。
原因也很简单。
在出征人选的问题上,他打算采取两派合作的模式!
主将,监军,参谋,甚至小小的督粮官,都得两派竞争才能获取最终名额。
如此一来,徐州文武两派的矛盾定然越发严重。
短期内,孔融反正死不掉,而且自己已经响应他的号召。
就算士林之间要声讨,那也只能归结于孔融运气不好。
……
“我家主公已经答应出兵。”
“你可以先回去了。”
陶谦卫兵面色冰冷的来到孔融派来的使者面前。
使者身上甚至还带着突围时敌人身上飙射的血液。
他拽住卫兵的胳膊,向卫兵问道:
“陶州牧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兵?”
卫兵嫌弃的撒开他的手,随口胡诌:
“大抵也要等上两周吧。”
“不然,你以为出兵是那么简单的?”
听到这话,使者情绪濒临崩溃。
“请让我见一见陶州牧!”
“若是真要花费两周时间,只怕孔太守根本撑不住!”
“我家主公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你再这般纠缠不已,别怪我不客气!”
卫兵唤来其他同僚,把使者团团围住。
这使者不是傻比。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自然看得出,陶谦是故意要拖延出兵节奏。
但他偏偏又不能去声讨陶谦!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都已经决定出兵救你家孔太守了,还那么多逼事干啥?
使者情绪崩溃了。
他孤独的走在彭城街道上。
忽然,他听到酒馆外的行人,口中似乎是在讨论“曹刺史”这三个字。
“对!还有曹操!”
“他也是当初讨董的诸侯之一,如今他得了兖州,肯定能有余力去救孔太守。”
“我太史慈受了孔太守的恩惠,母亲从小就教导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孔太守落难,我必须要把他救出去!”
……
与此同时
兖州陈留
侍女正在帮助顾牧研墨。
咱们顾祭酒,现在也是好起来了,竟然配备了侍女!
谁能想到,这厮不久之前,竟然还身处曹营的高危职业,督粮官!
但顾祭酒不忘初心,日记该写还得写。
【说起来,现在的刘大耳在忙什么?】
【这个时间线,差不多是要到北海救孔融了吧?】
【北海不大,创造神话。】
【估计根本没人想到,小小的北海郡里,竟然出了个猛将太史慈!】
【不过,太史慈也是和刘备无缘,就那么摆在刘备面前,他竟然没收掉,后来归了孙策。】
【还有那孔融,也是真傻叉。】
【听说一开始他那边的兵力比黄巾那边还多,装备也比黄巾的好,非要笼城死守。】
【这也就罢了,守着守着却又上当,觉得优势在我,出城追击黄巾首领管亥,中了人家的埋伏,损兵折将。】
【唉……警惕孔融这样的队友,简直比猪还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