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各方汇集北海,夏侯渊眼中的好大哥曹操!
- 三国:摆烂谋士,曹操偷看我日记
- 粥糊剑
- 2086字
- 2025-05-08 18:18:09
对于这种认不清自身处境的玩意儿,臧霸很想当场给他两巴掌,助他认清现实。
但有一种心理,叫做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作祟下,臧霸鬼使神差,真的派亲兵把桌上的酒杯给书生递了过去。
书生一饮而尽,甚至痛快的咂了两下嘴。
“再来点啊,这么点酒够谁喝的?”
“总不能你堂堂泰山王,连点珍藏的酒都拿不出吧?”
闻言,臧霸双眸紧紧盯在书生身上。
“好小子,不仅敢向本大王要酒喝,竟然还要喝本大王珍藏的酒!”
“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资格,让本大王把藏酒拿给你喝?”
书生向臧霸勾了勾手。“拿地图来,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大王,俺看不下去了,这小子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如此嚣张?”
泰山五虎将之一的吴敦,抽出佩刀,就要向书生砍去。
“吴敦!放下武器!”
“给他赔礼!”
臧霸所言,在泰山贼之中的份量无人能比。
吴敦虽然气愤,但也只能照做。
“小子,如果你说不出点东西来,待会儿俺肯定让你生不如死!”
吴敦低声对书生说道。
书生却是无所谓的摊了摊手。
“地图来了。”臧霸把地图放在书生眼前。
书生拿起一旁桌子上的毛笔,又把毛笔交给臧霸。
那意思,是让臧霸给他研磨。
“大胆!”
臧霸身旁的亲兵集体怒了。
臧霸却只是淡淡的看了书生一眼,在小弟们的瞩目下,替他研墨。
莫要以为臧霸是心甘情愿配合表演。
他心里其实比吴敦还气,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猎奇心理作祟下,臧霸也很好奇书生究竟有没有两把刷子。
倘若这书生是在耍他,臧霸绝对分分钟破防,要让这书生痛不欲生!
书生接过研完墨的毛笔,在地图上的开阳郡和海西郡方向,重重的圈了两个圆。
“臧大王,这是你现有的地盘,没错吧?”
臧霸沉默的点了点头,开阳郡和海西郡的实际掌控者是他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因而,这算不上什么秘密。
书生又在海西南边的彭城方向圈了个圆。
“陶谦,是臧大王你名义上的主公。”
“但你一直听调不听宣,陶谦甚至无法从你手上收取税收,此事对否?”
臧霸眼中神色微微有些转变。
紧接着,书生又在徐州以东的兖州方向圈了个圈。
“曹孟德,作为兖州新兴势力,积极扩张领土,已成为整个中原地区不可忽视的强大诸侯。“
没等臧霸回应,书生又在黄河以北的冀州和幽州方向各自画了个圈。
“袁绍,公孙瓒,北方两大霸主,各有各的优势,却又各有各的劣势。”
“公孙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幽州牧,幽州牧另有其人,乃是汉室宗亲中的大宗正,刘虞。”
“幽州传出刘虞与公孙瓒不合的传闻,已不是一天两天。”
“随着矛盾激化,再加上袁绍从旁挑唆,二者必有一死!”
“袁绍仰仗冀州世家力量。”
“但冀州世家各派林立。”
“做出决策时,袁绍每时每刻都要充分考虑麾下各方势力的利益,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臧大王觉得,这四家,谁能够真正的掌握青州?”
面对书生提出的问题,臧霸吞了吞唾沫,手指微微颤抖,却又落在了地图上的冀州方向。
忽然,臧霸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扭头看向书生,疑惑道:
“公孙瓒和袁绍争夺青州,这一点,本王能理解,且有所预料。”
“但曹操和陶谦,这两方势力的扩张方向,不该是青州吧?”
书生神秘一笑,发出犹如鬼魅般的声音:
“臧大王,您存在的意义,不就是把水搅混,让周围所有强力诸侯,都深陷战争泥潭吗?”
臧霸浑身剧振。
而后,亲自拿出珍藏多年的美酒,向书生敬酒,并把他任命为泰山贼第八把交椅。
仅次于臧霸本人、泰山五虎将以及孙观之下。
书生回到臧霸给他安排的住处后,一边喝着美酒,一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露出微笑。
“郭某一时半会儿不知去往何处,在泰山贼这儿混些时日,貌似也不错。”
“这臧霸,虽无一统天下之姿,却有长久富贵之命。”
“咳咳……咳咳咳……”
“大势尚未定,一切皆未明朗。”
……
臧霸得了酒鬼书生相助之事,只在泰山贼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外界对此是一无所知。
另一边,夏侯渊率领五千精兵,以急行军的模式,率众越过青兖边界,抵达青州境内。
但刚进入青州不久,夏侯渊就从探子口中得知刘备三兄弟救援孔融,管亥兵败,北海之围已解的消息。
“该死!这刘备这么能打吗?”
“这下该怎么办?”
夏侯渊陷入纠结,派人把消息送往曹操那儿,随后,选择原地扎营。
事实证明,行军速度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
但很快,夏侯渊收到了曹操的回信,而且是一封劈头盖脸的辱骂信!
“夏侯妙才,你脑子有坑是不是?”
“曹某哪能预判不到刘备已去救援孔融之事?
“你这厮跟了曹某这么多年,怎么一点都不见长进?”
遇到事情,只会一个劲的派人向曹某询问意见,一点自己的决断都没有!”
“你难道看不出,曹某让你率军先行进入青州,是为了让你赶紧占领一处据点,为后续大军的到来而做准备?”
“非要曹某当着面告诉你,曹某的目的不是孔融,而是青州吗?”
看完书信,夏侯渊羞愧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我我……我真是太笨了。”
“大兄那么高深莫测的人,怎么可能预判不到北海之围已被解除的事实?”
“不行!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向荀先生程先生他们请教一番,看看究竟如何才能从一介莽夫,变成合格的战将。”
夏侯渊懊恼不已,平日里曹操早就让他多读兵书。
他读也确实读了,但奈何做不到活学活用,洒脱自如。
其实,夏侯渊不知道的是。
曹操那所谓的“预判”,完全是从顾牧日记里找到的参考答案。
不然,就算是再厉害的预言家,没得到确切情报的情况下,也预言不出刘备这根搅翔棍的乱入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