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曹操刘备即将对决!糜贞引发曹操危机感

“顾公子,你愿意成为我糜家商队和曹刺史的中间人吗?”

糜贞眨巴着二十四K卡姿兰黛大眼睛。

顾牧整理了一下衣襟,正色道:

“若是糜姑娘相邀,顾某只好勉为其难,为促进兖州与徐州之间的商业繁荣做出贡献。”

听到这话,糜贞非常高兴。

她发现,顾牧对她确实是存在优待的,是有特殊关照的。

女人嘛,就喜欢这种独到的特殊照顾。

“糜姑娘放心,此事交给顾某。”

顾牧一边应付糜贞,一边盘算着能从糜家商队的事上获利多少。

这种灰色收入,最好还是找个大粗腿挂靠一下,嗯,除了曹昂之外没谁了。

“对了,糜姑娘,明天顾某需要离开陈留一段时间。”

“估摸着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回来。”

“你若是没啥其他事,就赶紧启程返回彭城吧。”

“商队之事,顾某自会找曹刺史商议。”

糜贞听到顾牧起码要两三个月才能回来,眸子不禁一暗。

但听到顾牧因为她,打算单独去找曹操商议糜家商队在兖州做生意的问题时,糜贞又一次变得开心。

她重重的点了点头:“那顾公子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等顾公子回来后,我再前来叨扰。”

顾牧随口就来:“糜姑娘来到顾某府上,应该是蓬荜生辉才对,怎么能用叨扰形容呢?”

被顾牧这么一说,糜贞心里一阵暗爽。

却不知,顾牧这厮一心想着从富婆身上多捞点好处。

……

“顾小子日记更新了?”

正在用晚膳的曹操,撇下碗筷,打开日记本。

【今天去看太史慈的路上,遇到了老熟人,糜家小妹。】

【糜小妹太热情,顾某自然也不是不近人情之辈,特地邀请糜小妹府上一叙。】

看完开头两句,曹操的天直接塌了!

糜贞出现在顾牧日记里的次数并不多,上一次还是顾牧和曹昂在山阳的时候。

当时,老曹看完日记,心里还一阵高兴,认为顾牧坚定的替他老曹维护了兖州的利益。

却没想到,顾牧和糜小妹,竟然还能有后续发展!

偏偏还是在他老曹想把大女儿曹节介绍给顾牧的时候!

“不行,顾小子你给曹某坚持住!”

“作为曹某麾下的能臣,怎么能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得亏曹某以后还想把你培养成昂儿的左膀右臂!”

曹操继续往下翻看,只见日记上写道:

【顾某深受曹老板恩惠,邀请糜小妹入府一叙,也是为了兖州能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因为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

【如果徐州的陶谦老儿想让顾某背叛曹老板,顾某坚决说不!】

【除此以外,顾某还要把糜小妹绑过来,给顾某当压寨新娘,狠狠地出这口恶气!】

曹操热泪盈眶,内心暗道:

“果然!曹某就知道!”

“虽然顾小子这厮平日里不着调,但关键时刻,他不会让曹某失望!”

“等等……不对啊!”

“压寨新娘,那节儿怎么办?”曹操喜忧参半。

虽然,顾牧今天的日记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却揭露了一个事实。

某些人哪怕是写日记,也不会把内心的龌龊想法写出来,而是尽可能的把自己描绘成阳光积极形象!

曹老板显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他对顾牧的“坚守本心”万分感慨。

但曹节的事情,又让曹老板感到一阵迫切。

……

两天时间悄然逝去。

曹操亲自率领三万五千大军,朝着青兖边境赶去。

再汇合夏侯渊的五千精锐,此番曹军共计出兵四万人。

这四万兵力,在袁绍、公孙瓒、陶谦等有力诸侯不入局的情况下,几乎可以摧枯拉朽的干翻青州境内所有势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

一溜烟,十来天时间过去。

当曹操跨过青兖边境时,受到曹操信件指点的夏侯渊仿佛开了挂,变聪明了许多。

身旁拥有五千精锐相随,夏侯渊一路上不断耀武扬威。

用这样的方式告诉青州各方势力,曹军来了!

识相的,赶紧趁着曹军主动约谈之前,抓紧时间表忠心。

很快,乐安太守看在夏侯渊“武德充沛”的份上,主动把乐安郡让了出来。

没办法,实在是打不过啊!

乐安总共就只有不到三千守军。

就算乐安太守兵仙附体,把夏侯渊击败,后续还要面对曹操的三万五千大军!

考虑到双方实力之间的悬殊差距,乐安太守果断选择投降,满脸堆笑的向夏侯渊献殷勤。

夏侯渊也从乐安太守口中,了解到了有关北海之围的一些细节。

“原来是这样!”

“难怪大兄之前在联军讨董的时候就曾看重那刘备。”

“如今看来,刘备果真是知兵之人!”

刘备浑然不知,夏侯渊已经给他冠上了“刘知兵”的荣誉称号。

这玩意儿,简直比毒奶还补人!

……

北海

临淄城

刘备很聪明,解除北海之围后,并没有急着走人,而是借口担心管亥卷土重来,接手了临淄的城防。

对此,孔融这个二逼,并没意识到不对劲,反而觉得刘备“人还怪好的”。

这不,孔融主动拿出三颗圆润饱满的梨,递给刘备三兄弟。

刘备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据他观察,孔融每天都要吃梨,一天不吃就像是失恋。

或许这也是弥补童年遗憾的一种方式。

小时候,孔融为了名声,把最喜欢吃的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

现如今,他报复性吃梨,并把梨当成是世上最好吃的水果。

“孔太守,不知你以后有何打算?”

刘备向孔融问出了这几天一直想问的问题。

孔融陷入思索。

随后,眸中忽然浮现一抹亮光,像是灵光一闪似的,笑道:

“快要到今年收缴赋税的日子了。”

“根据去年的赋税情况来看,今年应该加税一成。”

刘备:“???”

关羽、张飞:“???”

一时间,三兄弟懵了。

孔融是傻比吗?

难道他不知道,因为管亥围攻北海的缘故,北海百姓今年的收成已经受到了很大影响?

不降低赋税也就罢了,在原基础上额外加一成税,极有可能瞬间击垮北海百姓那脆弱的心理防线,引发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