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夜凶案”

雨水像银针般刺入黑夜,祁墨站在废弃工厂的铁门边,任由冰冷的雨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警灯的蓝红光芒在雨幕中扭曲变形,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思绪。

“祁队,里面情况不太好。“年轻的警员小王递来一件雨衣,声音压得很低,“法医说死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但现场...很怪异。“

祁墨没有接雨衣,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雨水立刻浸湿了烟纸。他随手将湿透的烟扔进水洼,迈步走进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工厂内部比想象中干燥,霉味和铁锈味混合着某种甜腻的香气扑面而来。祁墨的皮鞋踩在积满灰尘的水泥地上,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他的目光立刻被中央的场景吸引——一个女人被摆放在一张铺着黑色丝绸的椅子上,姿势如同正在小憩的贵族小姐。

“死者林小曼,25岁,市立医院护士。“法医老周蹲在尸体旁,头也不抬地说道,“死因初步判断是失血过多,但奇怪的是...“

祁墨走近,看清了细节。女人苍白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唇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她的手腕上有两个细小的针孔,周围皮肤呈现不自然的青白色。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的口中含着一朵黑色的曼陀罗花。

“第二起了。“祁墨的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什么?“小王没听清。

祁墨没有回答,而是蹲下身,戴上手套轻轻抬起死者的手。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涂着暗红色的指甲油,但左手无名指的指甲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凶手给她做了美甲。“老周指出,“死后进行的,很专业的手法。“

祁墨的目光扫视着周围。椅子被摆放在一个用白色粉末画出的完美圆圈中央,周围散落着七根黑色蜡烛,全部燃尽。在椅子后方,墙壁上用同样的红色液体写着几个字:

“找到我“

字迹优雅流畅,像是书法家的作品。

“他在挑衅我们。“小王愤愤地说。

祁墨站起身,突然注意到墙角有一处反光。他走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巧的金属物体——一枚警徽,和他胸前别着的一模一样。

“这不可能...“祁墨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这枚警徽编号清晰可见,属于三年前殉职的搭档雷羽。

“祁队?“小王注意到他的异常。

祁墨迅速将警徽攥入手心,转身对现场拍照的警员说:“把所有细节都拍下来,特别是墙上的字迹和地面的图案。另外,查一下死者最近一个月的通讯记录和行踪。“

走出工厂时,雨已经小了。祁墨站在警车旁,终于点燃了那支迟来的烟。尼古丁混合着雨水的味道让他稍微平静了一些。三起案件,同样的手法,同样的黑色曼陀罗,同样的挑衅。这不是普通的连环杀手,这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疯子,一个...

“祁队长。“

一个女声从身后传来。祁墨转身,看到一个撑着黑伞的年轻女子站在不远处。她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色风衣,长发如墨,在脑后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漆黑如夜,却又亮得惊人。

“沈昭。“祁墨吐出一口烟,“省厅派来的'专家'。“

沈昭微微一笑,那笑容不达眼底:“看来我的名声先到了。介意分享一下案情吗?“

祁墨掐灭烟头:“里面有个被放干了血的姑娘,嘴里塞着毒花,墙上写着挑衅的话。还需要更多细节吗?“

“黑色曼陀罗,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沈昭平静地说,“七根蜡烛,可能是某种仪式。圆圈象征完美和永恒。你的凶手不是随便杀人,他在创作。“

祁墨眯起眼睛:“你怎么知道是'他'?“

沈昭的笑容扩大了,这次带着一丝危险的意味:“统计概率,祁探长。90%的连环杀手是男性。不过你说得对,我确实不该假设。“她收起伞,雨水立刻打湿了她的肩膀,“介意我看看现场吗?“

祁墨不情愿地领着她返回工厂。沈昭的脚步轻盈得近乎诡异,像一只黑猫在夜间潜行。进入现场后,她没有立即接近尸体,而是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整个空间。

“他在享受这个过程。“沈昭突然说,“看这里。“她指向地面几乎不可见的一串脚印,“他徘徊了很久,欣赏自己的作品。“

祁墨皱眉:“现场已经被破坏了,脚印可能是我们的人的。“

“不。“沈昭摇头,“这是进来时的脚印,只有一组。出去时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她指向角落的一扇小门,祁墨之前没有注意到。

“该死!“祁墨冲向那扇门,发现它通向工厂后方的一条小巷。雨水已经冲掉了可能的痕迹。

回到室内,沈昭正蹲在尸体旁,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轻轻拨开死者颈部的头发。

“看这里。“她招呼祁墨,“一个符号。“

祁墨俯身看去,在死者耳后发现了一个细小的印记,像是用针尖刺出的图案——一个倒置的五角星。

“前两起案件也有这个标记吗?“沈昭问。

祁墨的瞳孔微缩:“前两起案件的报告没有提到。“

“那么他进化了。“沈昭站起身,脱下手套,“或者这个受害者很特别。“

祁墨的手机突然响起。他走到一旁接听,脸色越来越阴沉。

“又一起。“挂断电话后,他对沈昭说,“城东的废弃教堂。同样的手法,但受害者还活着——勉强。“

沈昭的眼睛亮了起来:“带我去。“

警车在雨中飞驰。祁墨紧握方向盘,指节发白。沈昭坐在副驾驶,平静得不像在赶往一个犯罪现场。

“你不问为什么省厅会派我来吗?“沈昭突然开口。

祁墨冷笑:“因为我拒绝接受他们的心理专家,所以他们派了个更烦人的来。“

沈昭轻笑出声:“部分正确。实际上,我要求接手这个案子。我对你的凶手很...感兴趣。“

祁墨侧目看她:“为什么?“

“因为他很特别。“沈昭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大多数连环杀手要么出于性冲动,要么出于权力欲望。但你的这位...他在创作艺术。死亡是他的画布,鲜血是他的颜料。“

祁墨感到一阵不适:“你听起来像是在赞美他。“

“只是陈述事实。“沈昭转头看他,黑眸深不见底,“要抓住一个艺术家,你必须理解他的艺术,祁探长。“

警车急刹在教堂门口。这座哥特式建筑在雨夜中显得格外阴森,尖顶仿佛要刺破天空。祁墨和沈昭冲进大门,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雨夜的哥特式教堂内,彩绘玻璃映出扭曲的霓虹光影。祁墨站在教堂中央,雨水顺着他的黑色风衣滴落,融入祭坛前蔓延的血泊。

“小王尽快查清受害者身份”。

受害者被摆成虔诚祈祷的姿势,双手合十,跪在祭坛前。她的手腕被割开,鲜血顺着祭坛的沟槽流淌,在地面形成一个诡异的倒五角星。与之前的受害者不同,她的眼睛大睁着,瞳孔扩散,仿佛在死前看到了某种无法理解的恐怖。

“他让她看着自己的血流干。“沈昭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她站在忏悔室旁,黑色高领毛衣衬得肤色愈发苍白,指尖轻轻抚过祭坛边缘,“这不是杀人,这是仪式。“

祁墨蹲下身,检查受害者的指甲——干净,没有挣扎痕迹。她的妆容精致,甚至涂了淡色的唇膏,仿佛凶手在完成一件“作品“。

“和前两起案子一样,她被注射了镇静剂,然后割腕。“祁墨皱眉,“但为什么这次要摆在教堂?为什么是祈祷的姿势?“沈昭站在阴影处,黑风衣几乎与教堂的暗处融为一体。她缓步走近,黑色高跟鞋在石砖上敲出清晰的回音。

“不,祁队长。“她微微俯身,指尖悬在死者眼睑上方,“他不仅仅是让她清醒——他是要她‘见证’。“

祁墨蹲下身,检查祭坛底部的刻痕。在青石砖上,有人用锐器刻下了一行小字:

**“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利未记》17:11

“圣经经文?“祁墨皱眉。

“不完全是。“沈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是献祭的宣言。“

她指向祭坛上的血槽,鲜血并非随意流淌,而是被精确引导,最终在地面形成那个倒五芒星的图案。

“他在模仿某种古老的仪式。“沈昭的黑眸在烛光下闪烁,“前两起案件,受害者被麻醉后放血,尸体被摆成艺术品。但这一次,他改变了模式——他需要她的恐惧。“

祁墨站起身,环视教堂内部。烛台、忏悔室、彩绘玻璃上的天使图案……一切都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扭曲而诡异。

“他在进化。“祁墨低声道,“或者,他在加速。“

祁墨走向教堂侧面的忏悔室,木门上的漆已经剥落,但门把手却异常干净,像是最近被人频繁触碰。

他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苦杏仁味飘了出来。

“氰化物?“祁墨警觉地靠近。

“不,是乳香和没药。“沈昭轻声道,“教堂常用的熏香,但混合了某种……私人配方。“

忏悔室内部狭小阴暗,木质长椅上放着一本翻开的《圣经》,其中一页被撕去,只留下锯齿状的边缘。

祁墨戴上手套,轻轻翻动书页,在扉页上发现一行铅笔字迹:

**“忏悔者047,1998年4月3日。“**

祁墨的瞳孔微缩。

“二十年前的记录?“

“不,是提示。“祁墨合上书本,“他在引导我们。“

教堂的钟楼年久失修,木质楼梯在踩踏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祁墨和沈昭一前一后登上顶层,发现铜钟上被人用红漆画了一个倒五芒星,与祭坛下的血痕一模一样。

“走吧,我们下去吧。”

这时沈昭说到:“我记得圣经中还写道,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

“血祭。“祁墨低语,“他在模仿某种古老的献祭仪式。

这时小王推门走了进来:“祁队,受害者查清楚了,医学院在校学生,苏雨晴,23岁,这是受害者信息。”

祁墨伸手接过来仔细看到…

“哦…祁队,对了,据她的家人说:受害者从小成绩优异,从不调皮捣蛋,也没有不良嗜好,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少与人来往,喜欢一个人待着。”

祁墨这时低声道:“看来今天睡不成了,我们回去吧。老周辛苦你今天带徒弟们加班做尸检吧。”

“好”

“沈昭,走吧一起回队里分析吧。”

回到队里以后,祁墨站在窗边点了一根香烟,看着夜色低语道:“一起,两起,现在是第三起。”

沈昭好似听到了什么,正准备起身问祁墨。

这时老周突然推门进来道:“据我们法医的初步报告显示,苏雨晴的血液里除了镇静剂,还有微量的硫磺成分。”

祁墨盯着手中的资料,眉头紧锁。苏雨晴的照片上是一张清秀而安静的脸,眼神里透着一丝疏离感,仿佛与周围的世界保持着某种距离。

“硫磺……”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圣经里提到硫磺的地方可不少,尤其是‘火与硫磺’的审判。”

沈昭点点头,补充道:“《创世纪》里,上帝用硫磺与火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启示录》中也提到,末日审判时,罪人将遭受硫磺之火的折磨。如果凶手真的在模仿圣经中的仪式,那苏雨晴可能被他视作某种‘祭品’或‘罪人’。”

“可她的背景看起来毫无污点。”小王皱眉道,“一个内向的医学院学生,能犯什么‘罪’?”

“在宗教极端者的眼里,‘罪’未必是世俗意义上的。”祁墨合上资料,“也许她的某种特质——比如孤僻、不合群——在凶手看来就是‘不洁’或‘堕落’的象征。”

老周沉吟道:“硫磺微量存在于血液里,不太可能是环境沾染,更像是被刻意摄入或注射。医学院的学生……会不会凶手也是医学相关的人?能轻易搞到镇静剂,还懂得如何控制剂量。”

祁墨站起身,目光锐利:“查苏雨晴的社交圈,尤其是医学院里和她有过交集的人,重点关注有神学背景或极端宗教倾向的。另外,查一下最近有没有类似的案件——如果凶手真的在搞血祭,可能不会只做一次。”

沈昭忽然抬头:“等等,如果凶手真的在模仿圣经献祭,那案发现场……会不会有‘坛’?”

祁墨眼神一凛:“立刻去重新勘察现场,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祭坛痕迹,或者任何类似宗教仪式的布置!”

小王迅速记下指令,正准备离开,祁墨又补了一句:“还有,查查苏雨晴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奇怪的社团、论坛,或者收到过什么异常的信息。凶手可能早就盯上她了。”

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隐藏着无数未解的谜团。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人在暗处,等待着下一次“献祭”的时机……

(**案件调查深入,新的线索浮现**)

祁墨带队重返案发现场——苏雨晴独居的校外公寓。法证人员正用紫外线灯仔细扫描每一寸地面,突然,技术员小林在墙角处发现了异常。

“祁队!这里有荧光反应!”小林指着地板与墙壁的接缝处,“是某种液体残留,形状像是……用指尖画上去的符号。”

祁墨蹲下身,眯起眼睛。在紫外光下,一个暗红色的扭曲符文隐约可见,像是字母与图形的混合体。

“拍照,采样。”他沉声道,“沈昭,你认得这个符号吗?”

沈昭戴上手套,小心靠近观察,眉头渐渐拧紧:“这不是标准的希伯来文或拉丁文,但结构有点像中世纪黑魔法典籍里记载的‘逆十字’变体……凶手可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仪式语言’。”

与此同时,老周在验尸时发现了更诡异的现象——苏雨晴的左手掌心有一道极浅的切割伤,伤口边缘呈现焦黑色。

“电灼伤?”祁墨盯着显微镜画面。

“不,是化学灼烧。”老周调整焦距,“伤口内部检测到高浓度硫磺结晶,像是有人把硫磺粉填进伤口后再点燃。更奇怪的是……”他切换幻灯片,“她牙齿缝里有碎纸片,经鉴定是……《利未记》第17章的经文残页。”

小王突然冲进实验室:“祁队!查到苏雨晴三个月前曾参与过医学院‘宗教与科学史’研讨课,授课的客座教授叫陈远山——这人十年前因‘学术争议’被神学院除名,后来出版过《血祭与永生》的禁书!”

祁墨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现在人在哪?”

“昨天刚飞往耶路撒冷。”小王咽了口唾沫,“但监控显示,案发前一周他频繁出现在苏雨晴公寓附近的咖啡馆。”

技术科此时破解了苏雨晴的加密云端,她在失踪前最后搜索记录是:“该隐之印现代仪式重现”。而她的笔记本扉页上用红笔画着一个模糊的符号,与现场发现的符文有80%相似度。

“这不是随机作案。”沈昭声音发颤,“她在主动调查这个符号……可能因此触碰到某个秘密团体。”

当晚,祁墨在梳理资料时突然接到匿名电话,电流杂音中传来扭曲的男声:“第七日,燔祭要选无残疾的羊……”电话戛然而止。与此同时,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对面楼顶——一个穿黑袍的身影正静静凝视着警局。

(**新的血色符号在雨水中缓缓晕开……**)

**(未完待续)**

**——黑暗中的棋局已布好,而执棋者,正在阴影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