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毕业

一、晨光中的绶带

清晨六点,程贤被走廊里的喧闹声惊醒。马建国正对着穿衣镜调整领带,崭新的藏青色西装衬得他格外精神,胸前“优秀学员“的绶带在晨光中泛着金光。

“老程!快看群消息!“马建国把手机怼到程贤眼前,屏幕上是班委刚发的提拔名单:“赵志明拟任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强当选市工商联副主席,阿依调任州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程贤眯着惺忪的睡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面跟着“教学专利纳入全市教育创新推广项目“的字样。窗外,高干班的学员们正列队前往大礼堂,他们胸前的金质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知道吗?“马建国压低声音,“高干班有个家伙,昨天直接被提为副县长了!“他比了个手势,“才三十二岁!“

程贤的牙刷停在半空。这个年龄在乡镇中学,连教研组长都混不上。

####二、礼堂里的众生相

毕业典礼在党校大礼堂举行。程贤按照座位表找到位置时,发现前排的高干班学员正互相传递着某份红头文件的复印件,纸张翻动间,他瞥见“破格提拔“四个加粗的黑体字。

“请优秀学员代表上台发言!“

掌声中,赵志明健步走上主席台。当他提到“年轻干部的责任担当时“,程贤注意到坐在嘉宾席的郑部长微微颔首。这个细节让周围几个年轻学员立刻在笔记本上划了重点。

“下面请学员自由发言!“

张明哲突然举手:“我建议增加个环节——说说这三个月谁的变化最大。“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我投苏班副一票,她学会对我笑了。“

哄笑声中,苏芮抓起笔记本作势要砸,手腕上的银镯滑到肘部——那是上周张明哲在民族街买的,说是“统战工作需要“。

####三、两份任命书

茶歇时,程贤在走廊遇见林明远。这个总是独来独往的男人,此刻正对着窗外抽烟,脚边放着已经收拾好的行李——一个印着“白云乡人民政府“的旧蛇皮袋。

“看看这个。“林明远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一纸调令:任命他为区交通局安全监督科科长。“十二年啦,“他吐了个烟圈,“终于回到主城区。“

程贤刚要道贺,手机突然震动。前岳父发来短信:“小军想你了,晚上回家吃饭。“紧接着是第二条:“郑部长也会来。“

远处传来欢呼声,几个高干班学员正围着最新提拔的副县长道喜。林明远掐灭烟头:“在乡镇,他们是天;在这儿,他们只是小朋友。“他拍了拍程贤的肩膀,“而你我,连当小朋友的资格都没有。“

####四、最后的午餐

食堂特意加了菜。马建国往程贤碗里堆满红烧肉:“多吃点,回去就吃不到这么便宜的工作餐了。“他的新工作证从口袋滑出来,职务栏印着“青山县农业局局长“。

“老程,你那个专利......“马建国突然压低声音,“郑部长上周调研时特意问过。“

程贤的筷子顿了顿。他想起昨晚嘉怡发来的消息:“市教育局在征集创新教具,你该试试。“

阿依端着餐盘凑过来,彝族百褶裙换成了职业套装:“程老师,我们州教育局想邀请你去培训'传统文化进课堂'。“她递来一张烫金请柬,“课酬按副高职称标准。“

程贤接过请柬时,发现自己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昨天帮小军修自行车时的油污。

####五、面具之下

毕业照拍摄现场,学员们按单位级别自动排成了三排。程贤站在最边上,旁边是同样来自乡镇的学员。摄影师喊着“茄子“时,他突然想起林明远说过的话:“在体制里,所有人都是两副面孔——问题是,哪副才是真的?“

快门按下的瞬间,高干班那边爆发出一阵笑声——原来是有人的手机响了,铃声是《步步高》。程贤看着那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忽然明白:或许纯真与世故本就是一体两面,就像玉兰花,既要向阳绽放,也要深扎根系。

####六、临别赠言

收拾行李时,程贤在床头发现一张字条:“去教育局教研室找我——赵志明。“背面还画了个笑脸。马建国塞给他一包杂交稻种:“试种成功的话,明年推广到你们镇。“

走廊上,张明哲正帮苏芮搬箱子,两人手指相触时同时缩回,又同时笑出声。程贤想起他们辩论赛旧照上青春洋溢的脸,恍如隔世。

最后离开的是林明远。他拎着蛇皮袋站在校门口,突然回头问:“知道为什么玉兰先开花后长叶吗?“不等回答,他就笑了,“因为它要把最好的东西,先给人看见。“

####七、归途

程贤的汉兰达驶出党校大门时,后视镜里还映着那两块并排的铜牌:“明城市委党校““明城市社会主义学院“。手机震动,嘉怡发来信息:“孩子作文想请你再看看,方便视频吗?“

远处,城市的天际线笼罩在暮霭中。程贤想起三个月前初来时的迷茫,忽然发现那些关于前途的白雾,不知何时已经散去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