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专业教程
- 滕依林编著
- 878字
- 2025-05-07 11:48:47
2.1 透视的形成原理
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所能看到的形态都存在透视规律。透视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有足够的光。人在观察物体时会产生立体感,将这种立体感反映在纸面上就是立体透视图。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在纸面上表现三维的物体,即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纵深感和空间感的画面。

透视图解
透视的基本规律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和近实远虚。
近大远小是指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离眼睛近的物体看起来相对大一些,离眼睛远的物体看起来相对小一些。这种现象在画面中表现为大的物体空间位置靠前,小的物体空间位置靠后。
近高远低是指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加高大。例如,观察马路两边的路灯时,近处的路灯会显得比远处的路灯高,实际上它们都是一样的高度。这就是透视变化所产生的近高远低的现象。
近宽远窄是指站在两条平行线之间,近处显得宽,远处显得窄。
近实远虚是指同样大小的物体,离眼睛近的物体更清晰一些,细节较多;离眼睛远的物体模糊一些,细节较少。其原因在于人的视力是有限的。例如,观察马路两边的行道树时,如果其距离我们近,则我们能看清树干上的纹路、叶子的形状;如果其距离我们远,则我们只能看到树木的大致轮廓。

铁路的透视规律
圆的透视规律在产品设计手绘中较为常用,读者需要重点掌握。当一个圆不发生透视变化时,它保持圆形不变;当一个圆发生透视变化时,它会变为椭圆。其规律是距离我们越近的圆越扁;距离我们越远的圆越鼓,即越接近于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近扁远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水杯和水桶等物体,来加深对圆的透视规律的理解。
观察下图中的水杯,当我们从上方观察时,杯口不发生透视变化,为圆形;当改变视角,将杯子竖直放置和侧躺放置时,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扁远鼓、近实远虚的透视变化,此时杯口为椭圆形。

圆的透视规律讲解
总结以上透视规律可知,当圆与视平线平行时,离视平线越近就越扁,离视平线越远就越鼓;圆与视垂线平行时,离视垂线越近就越扁,离视垂线越远就越鼓。当圆与视平线或视垂线重合时,会变成一条直线。

圆在透视中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