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转变

晨光透过半拉的窗帘照进来,在诊室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线。程浩揉了揉酸痛的脖子,从电脑前抬起头。三天了,他几乎住在了诊所里,追踪每一条关于宁雅的负面新闻,联系每一位可能帮忙的媒体朋友。

电脑屏幕上是老赵刚发来的邮件:【查到了些有趣的东西。刘氏制药那款降压药在审批过程中有数据造假嫌疑,但被压下来了。更劲爆的是,当年宁父那位患者的尸检报告有矛盾之处,可能被篡改过。见面详谈?】

程浩立刻回复:【今天下午两点,老地方。】

他伸了个懒腰,这才注意到诊室里飘着淡淡的粥香。循着味道走到厨房,只见电饭煲亮着保温灯,旁边贴着一张便签:“吃完再工作。——宁“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程浩胸口一暖。尽管这几天两人之间的气氛依然紧张,宁雅还是每天为他准备三餐,甚至在他熬夜时悄悄在桌上放一杯安神茶。

程浩盛了碗粥,是宁雅拿手的山药枸杞粥,养胃安神。刚吃两口,手机响了,是前台小林。

“程哥,出事了!宁医生去电视台参加那个健康节目直播,结果主持人突然提起她父亲的事...现在网上都炸了!“

程浩差点被粥呛到:“什么?她没告诉我要上节目啊!“

“是临时决定的。“小林声音急促,“那个主持人特别刁钻,问宁医生是不是用父亲的'秘方'治病,还暗示...“

程浩已经打开了电视,切换到本地健康频道。屏幕上,宁雅穿着一袭淡青色旗袍,面对主持人的咄咄逼人,表情平静得近乎冷漠。

“宁医生,观众们都很关心,“主持人假笑着,“您父亲当年那起医疗事故,是否影响了您对现代医学的看法?“

宁雅的手指在膝上微微收紧,但声音依然平稳:“我父亲是无辜的,法院已有判决。至于医学观点,我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

“但有网友爆料,您拒绝与综合医院合作,坚持使用传统方法,这是否过于固执?“

程浩气得想砸遥控器。这根本不是健康访谈,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绞杀。

宁雅直视镜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医者首重疗效。我用针灸治好过西医宣告无效的面瘫,也用西药抢救过急性过敏患者。固执的不是方法,而是偏见。“

主持人明显没料到宁雅会反击,一时语塞。这时画面外有人递了张纸条,主持人眼睛一亮:“有观众提问,您诊所收费是公立医院三倍,这是否违背'医者仁心'?“

程浩握紧了拳头。这明显是陷阱——如果宁雅解释成本和质量,会被骂商业化;如果她说可以降价,会被质疑之前牟取暴利。

宁雅沉默了几秒,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我过去三年义诊的记录。每周六上午,风雨无阻。“她翻开一页,“这位李奶奶,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我连续针灸三个月,没收一分钱。这位张爷爷...“

主持人尴尬地打断:“但我们讨论的是您诊所的正规收费...“

“医者也要生存。“宁雅合上本子,“我用正规收入支撑义诊,用商业患者补贴贫困患者,这难道不是可持续的'仁心'吗?“

程浩忍不住为宁雅喝彩。她或许不擅长商业运作,但在捍卫医德和专业时,那份冷静的锋芒令人折服。

节目在尴尬中结束。程浩立刻拨通宁雅的电话,却被转入语音信箱。他转而打给小林。

“宁医生回来没?“

“刚回来,直接进诊室了。“小林压低声音,“程哥,她看起来...不太对劲。“

程浩快步走向诊室,轻轻敲门:“宁雅?是我。“

没有回应。他试探性地推开门,只见宁雅背对门口站在窗前,肩膀的线条绷得紧紧的。

“你表现得很好。“程浩轻声说,“那个主持人明显...“

“我想关掉新诊所。“宁雅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回到原来的地方,只看老患者。“

程浩如遭雷击:“因为这次风波?我们可以...“

“不全是。“宁雅转过身,程浩震惊地发现她眼中噙着泪水,“我累了,程浩。父亲当年也面临同样选择——坚持理想被摧毁,或者妥协求存。他选了前者。“

程浩胸口发紧。他想反驳,想说这次不一样,他们有证据有盟友。但看着宁雅疲惫的眼神,他突然理解了她的恐惧——她不是懦弱,而是太清楚这种斗争的代价。

“给我一周时间。“他最终说,“如果我不能扭转局面,你再做决定。“

宁雅静静地看着他:“为什么这么坚持?“

因为你。因为你的医术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因为你父亲的研究可能改变医疗模式。因为我...

“因为这是对的事。“程浩轻声说。

宁雅长久地注视着他,最终微微点头:“一周。“

程浩转身离开,心中既沉重又坚定。他给老赵发了条短信:【今天见面提前到中午,有急事。】

老地方是大学时常去的小茶馆。程浩到的时候,老赵已经等在那里,面前摊着一堆文件。

“兄弟,你摊上大事了。“老赵推过一份档案,“看看这个。“

程浩翻开文件,是份内部会议记录,日期是五年前宁父事故后两周。记录显示刘氏制药高管讨论“如何利用公众情绪推动中医限制法案“,其中明确提到宁致远的名字。

“这能证明他们是故意陷害宁父!“

“不止。“老赵又递过一份材料,“看看死者儿子的身份。“

程浩瞪大眼睛:“刘氏制药副总裁?就是刘强的...“

“堂叔。“老赵点头,“整个事故很可能是设局。更劲爆的是,我查到那位'死者'生前长期参与新药试验,本身就有严重脑血管病变。“

程浩手指发抖。这些证据如果早五年出现,宁父或许不会含恨而终,宁雅也不会背负这么久的阴影。

“还有这个。“老赵打开平板,播放一段视频,“上周刘强和仁和医疗高管的密会。“

画面上,刘强正举杯微笑:“...收购中医诊所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推动政策,让互联网医疗平台只能对接'规范化'医疗机构...“

程浩恍然大悟。刘强打压宁雅不仅是报复他,更是为了清除“康桥“这个潜在竞争对手——一个真正融合中西医的健康平台,会威胁到他们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医疗商业模式。

“这些材料能公开发吗?“

老赵咧嘴一笑:“我的下期专题就是'医药黑幕:从打压中医到垄断健康'。但需要宁医生配合出镜。“

程浩犹豫了。宁雅刚刚表示想退出纷争,再让她面对镜头...

“给我一天时间说服她。“

回到诊所已是傍晚。程浩径直走向宁雅的办公室,却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对话声。

“...考虑清楚了吗?“是周先生的声音,“现在撤资,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我知道。“宁雅的声音异常疲惫,“但我不能要求程浩继续耗在这里。他有更广阔的天空。“

程浩屏住呼吸。

“你问过他的想法吗?“周先生问。

沉默。

“宁医生,恕我直言,“周先生叹了口气,“你和你父亲一样倔强。当年如果他接受我的资助上诉,或许...“

“父亲不想连累任何人。“宁雅轻声说,“我也是。“

程浩胸口发疼。他终于推门而入:“抱歉打断。周先生,我有重要发现。“

他将老赵提供的证据简要说明,最后展示那段刘强的视频。周先生的表情从惊讶变为愤怒。

“我就知道!“他拍案而起,“五年前那起事故背后肯定有猫腻。宁医生,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是反击的时候!“

宁雅盯着视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留下的玉佩——程浩注意到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即使证据确凿,舆论战也会很残酷。“她轻声说。

“但这次我们有备而来。“程浩坐到她旁边,“老赵的媒体平台有百万粉丝,周先生有业界影响力,我们有真相。“

宁雅抬头看他,眼中是程浩从未见过的脆弱:“为什么帮我到这个地步?你本可以回科技圈...“

因为我爱你。因为你的坚持值得被守护。因为你让我看到了比代码更真实的世界。

“因为'康桥'是我们的孩子。“程浩轻声说,“我不能眼睁睁看它被扼杀。“

周先生看看两人,识趣地站起身:“我先联系公关团队。宁医生,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的投资不会撤。“

周先生离开后,诊室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宁雅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侧脸在暮光中显得格外柔和又脆弱。

“我害怕,程浩。“她罕见地坦白心迹,“害怕再次经历父亲那种...无休止的质疑和攻击。“

程浩想拥抱她,但最终只是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这次你不是一个人。“

宁雅转头看他,眼中情绪复杂。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好,我配合采访。但有个条件——由你来主导反击策略,我相信你的判断。“

这个信任的姿态让程浩胸口发热。他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周先生刚才提到当年想资助你父亲上诉?他们认识?“

宁雅眼神飘远:“父亲去世前一年,周先生是他的患者。治愈后,他一直想报恩,但父亲...“她顿了顿,“父亲太骄傲了。“

程浩若有所思。难怪周先生对宁父的研究如此了解,又对“康桥“平台如此支持。这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一种迟来的报恩。

接下来的三天像一场战役。老赵的深度报道引爆全网,周先生组织业内专家声援,程浩则日夜不停地协调各方。最令人意外的是,宁雅在镜头前的表现越来越好——她不再回避父亲的话题,而是平静讲述真相,甚至展示父亲的研究笔记,说明中医科学的一面。

舆论开始反转。社交媒体上,#为宁医生发声#的话题登上热搜,许多宁雅治愈过的患者自发录制感谢视频。诊所的预约电话再次响个不停,这次大多是支持者和真正需要中医帮助的新患者。

第五天晚上,程浩在整理材料时,宁雅端着一碗汤走了进来。

“喝了。“她将汤放在桌上,“你这几天几乎没睡觉。“

程浩接过碗,热气模糊了镜片。汤里有人参和枸杞的香气,还有种说不清的苦味。

“加了安神的药材?“他笑着问。

宁雅点头,在他对面坐下:“程浩,谢谢你。“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程浩心头一颤。灯光下,宁雅的眼睛像两泓清澈的泉水,映出他疲惫的脸。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不,你做得比任何人都多。“宁雅轻声说,“我一直在想,如果父亲当年有你这样的伙伴,或许...“

她的声音哽住了。程浩忍不住握住她的手,发现指尖冰凉。

“我们会完成他的研究。“程浩坚定地说,“不仅为他正名,更为证明中医的价值。“

宁雅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你知道吗?父亲常说,真正的中医不是固守古籍,而是'承古而不泥古'。我以前不懂,直到看到你用现代语言解释经络理论...“

程浩心跳加速。这是宁雅第一次正面肯定他的工作方式。

“我们互补。“他轻声说,“你懂医术,我懂传播;你坚守核心,我开拓边界。“

宁雅静静地看着他,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见的微笑:“父亲会喜欢你。“

这句话比任何赞美都更让程浩心动。他想告诉宁雅自己的感情,但此刻似乎还不是时候——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两人都精疲力尽。

“早点休息吧。“宁雅站起身,“明天还有最后一场硬仗。“

她指的是明天刘氏制药的新闻发布会。刘强将作为公司代表,回应近期舆论风波。据老赵的内线消息,他们准备了一份“重磅声明“。

程浩送宁雅到门口,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张教授给了我一份你父亲的研究笔记,关于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里面有些数据很超前,我想...“

“用在大数据分析里?“宁雅竟然接上了他的思路,“可以试试。父亲一直希望用科学方法验证中医理论。“

这一刻,程浩清晰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默契——不需要完整句子,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这种连接,比他经历过的任何爱情都更深邃。

夜深了,程浩独自坐在电脑前,反复检查明天的应对方案。桌上放着宁父的研究笔记,其中一页被折起——那是关于“五运六气“理论与心脑血管疾病关联的假说。程浩越看越觉得,这位老中医的思考方式竟与最前沿的系统科学惊人地相似。

他拿起手机,给宁雅发了条微信:【睡了吗?关于你父亲的研究,有个想法。】

几秒钟后,回复来了:【没睡。什么想法?】

程浩微笑,打字:【明天发布会后详谈。晚安,宁雅。】

屏幕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停顿,又显示,最后发来的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晚安。】

但程浩胸口那块玉佩贴着皮肤,温暖如春。他知道,有些话不必急于说出口。风暴即将过去,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