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雪中送炭
- 红楼:庶子高门从登科开始
- 糯米南瓜粥
- 2193字
- 2025-05-14 10:32:35
西山出的好东西?
贾宝玉一听这话,倒是来了兴趣。
他一挑眉,走上前,便端详起炭盆里的东西,一面开口道:
“西山那地方,不都是一片荒山,哪里就能出好东西了?要是那儿都能有好东西,我收着的果子露、芙蓉香膏,岂不是都成了宝贝了?”
要是放在往常,宝二爷开玩笑,一帮丫鬟也就顺着说了。
但是此刻,眼见宝玉瞧不上这炭盆里的东西,鸳鸯等人却是不依起来。
她们非但没有顺着话头说下去,反而开口驳斥起来:
“二爷不当家,自然不知晓银霜炭的价格几何。但凡冬天,二爷房内的银霜炭,那是一盆盆、一篓篓,不间断地烧着。可是银霜炭作价高,时间一久,靡费甚多。二爷平日里叫着咱们姐姐妹妹的,可像是咱们,说到底,也只能用普通的黑炭。这黑炭烟味大不说,还熏得人头晕眼花。”
“但像是西山出来的无烟煤,价格实惠,十个大钱,便能热热地烧上一整日。有了这无烟煤,就算是在神京,也不惧冬日严寒了。”
贾宝玉听见周围的莺燕丫鬟,语气颇有些嗔怪,连忙就讨饶起来:
“好姐姐,原谅则个罢!我哪里懂得这么多呢。横竖不过是银霜炭罢了,你们要是喜欢,便是用了,又有何妨?便是老祖宗和母亲说了,我也有理儿去辩驳。你们女儿家的,本就金贵,用些好炭,那也是应该的。”
旁的小丫鬟,听闻又开始顽笑起来。
但是鸳鸯听了,却觉得滋味难明。
哪里就是银霜炭用或者不用的事情。
便是鸳鸯这样,在内帷后宅中走动的大丫鬟,看到这一篓篓的无烟煤,也能看出些许端倪来。
这无烟煤耐烧,价格低廉。别说是平民百姓,就是勋贵权贵之流,也对于西山的无烟煤趋之若鹜。
这一点,单从这些日子,络绎不绝前往西山的车马,就能轻松看出。
更别提,今儿个鸳鸯出去的时候,还从前院那里打听到,这些时日,不少商贾纷纷前往董府,只为求见董府二房的嫡出大爷——董翎。
因着西山的无烟煤往来事宜,皆是董翎出面打理。
自古以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商人本性,更是逐从利益。
原本都快要烂在董大爷手上的西山,此刻愣是成了千金难买一亩地的宝贝疙瘩。
但对于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宝二爷却一无所知,更别提从中思忖起民生家计,只知道与姐姐妹妹顽笑。
鸳鸯只得安慰自己,宝二爷是荣府嫡子,将来只要荣府不倒,二爷就算不通俗务,也能做个富贵闲人,逍遥一生。
且二爷年纪尚小,不懂些庶务,那也情有可原……
*
“我的儿,你哪弄来的好东西?这般宝贝,我便是在太太、老爷那儿,也没见到过。”
“你年纪尚小,哪里通晓的庶务?”
此刻。
后罩院内。
赵姨娘看着眼前篓子里成堆的无烟煤,亲眼见证这所谓的煤炭,足足燃烧了一个时辰,还没燃尽后,便是好一阵喜气洋洋、眉飞色舞。
她拉着贾环的衣袖,便天花乱坠般夸赞起来:
“这般好的东西,只怕我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踅摸过来。有了这无烟煤,便是坐在炭盆旁绣花,也不觉得手指冰凉刺骨,熏得两眼泪水直流。我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生了你和你三姐姐。”
“只是你三姐姐,如今也不亲近我这个姨娘了。我心里也明白,凭你三姐姐的本事,有我这么个姨娘,倒是丢了她的脸面了。”
“如今看着我环哥儿愈发能耐起来,我这心底总算是舒了口气,只觉得腰杆子都硬了几分。也不知你究竟像了谁,要说像老爷的话……我便是猪油蒙了心,也不肯认这一点。”
“他也就在我这破落户前卖弄。还以为我不知道,他那官身,根本不是自个儿考上的。要说我环哥儿这聪明劲像谁,仔细想想,还得是我。若是老爷,这书能不能读明白,还得两说。说不准,我若是男子,读了书,比老爷还有出息呢!”
贾环没忍住,笑出声来:
“姨娘什么时候,还学会了说这种俏皮话?姨娘嘴碎父亲的时候,可得记住把门窗关紧了,别被他听到。”
贾政好面子,要是听到赵姨娘这俏皮话,指不定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
赵姨娘挑眉,露出一副泼辣劲来:
“我有我环哥儿在,将来何须看他的面子?横竖他也没瞧得起我过。”
贾环失笑,转而从袖子中,掏出一叠银票出来:
“姨娘想要面子,不必将来。儿子现在便能给姨娘面子。”
语罢,银票展开。
整整五百两。
倒不是西山的利润,只值五百两。
而是贾环心中有谋算,没把所有的银钱都交给赵姨娘。
且眼下这五百两,对于赵姨娘来说,也是足够的了。给得再多,骤然手头宽松,于赵姨娘而言,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像是赵姨娘,一个月的月例,便是二两银子。
而贾环给得,足足有五百两。
便是一整年算下来,稍带着年节的赏赐,也远远不足五百两。
本以为赵姨娘拿到银票,面上会露出欢喜的颜色。可贾环愣是没有料到,赵姨娘哆嗦着手,数完了手里的银票后,反而露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就见赵姨娘握住了贾环的手:
“环哥儿,你这是放利子钱了?这是打哪来的银钱?要知道,这可是五百两,足足五百两!就算是太太,也没有你出手那么阔绰。”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赵姨娘也不忘记踩一脚太太,可见这些年,被克扣月例银子时,赵姨娘对于太太和王媳妇这对姑侄女的满满怨气。
贾环闻言,就好笑:
“姨娘以为,这无烟煤,究竟是怎么被我踅摸出来的。莫非是我自己买的不成?”
赵姨娘闻言,一双眼睛都瞪大了。
她的心头,隐约浮现了一个不敢置信地猜想。
眼见贾环似乎还想要说,她连忙叠声儿地说道:
“别说了,别说了。我只需明白这些就够了。你姨娘一个后宅的妇道人家,是不懂前头的事儿的。原先看着你还小,便没觉得什么。眼下你读了书,倒是有了大人模样,更是插手了这样的大事,我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都说,明白的越多,越容易出差错。荣国公府里,下人的嘴跟筛子成精似的。你还是别让我知道了。平日里给我个些许花费,咱娘俩把日子过好,便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