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先见到王贞吉带来十辆马车,还以为是高力士的赏赐。
他掀开第一辆马车车厢的帘子,发现里面端坐这两位美人,笑道,“老兄,你没回出去都有斩获啊!”
第二辆车总会是赏赐了吧,结果掀开车帘一瞧,居然是三名美女。
他跑向第三辆、第四辆、第五辆、第六辆,里头竟然都分别坐着三个风姿绰约的美女。
王贞吉呀王贞吉,你这是什么运气!
你运气再好,也得考虑考虑我家能不能装得下把!
他继续掀帘子。
好在第七辆是没有美人,只是一车厢的乐器,第八辆是还是乐器,第九辆、第十辆是衣服与杂物。
李从先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如果十辆车里装载的都是美人,别说我家住不下,单是吃饭我也供应不了啊,家里没有那么大的锅!
李从先此时已经距离站在门口的王贞吉老远,大声喊,“老兄,你这是带来一个乐团啊!”
王贞吉怪不好意思,跑过来跟李从先讲明来龙去脉,李从先听罢不再抱怨,而是不胜羡慕,”哎呀呀,早知道我就跟你一起去出题了,我们皇家也都精通音律呀!”
这句话显然被夫人杜氏听到了,她从门里面故意大声说,“快请新人去客房休息。”
乐伎们一个个走进李从先宅邸。
“哇,王别驾宅院真豪华呀!”
“我要自己住一个小院子。”
“咱们俩挨着呀。”
“不,我要和妹妹一起。”
等她们来到客房,发现除了南薰之外,所有人都要打地铺,又都开始抱怨起来。
玄钰刺史拿出了当家主母的架势,“我们现在借住在李王孙家里,李王孙家客房只有两间,已经都被我们占了,大家要体谅郎君难处。”
辰瑾在一旁附和,“等郎君一趟花鸟公差回来,什么样的宅院买不了!”
当晚,玄钰就开始跟乐伎们讲朱买臣妻子嫌贫爱富,最后马前泼水的故事。
乐伎们接受了封建社会道德教育,渐渐安静下来。
王贞吉看到玄钰如此识大体,当场宣布,“以后高玄钰就担任我王贞吉家的使持节都督诸婢妾事,你们都要听她的号令。”
玄钰当即深施一礼,然后对乐伎们说,“两个客房一共才有两个榻,郎君一个,南薰有孕在身,所以住另一个,其他人包括我和辰瑾,都打地铺。”
乐伎们这才不再抱怨。
公平是治疗匮乏的良药。
但是玄钰这么一讲,王贞吉为了维持公平,只能独自歇息在榻上,不由得暗想:玄钰你把自己和辰瑾的路也堵上了啊!
……
杨国忠府。
杨思勖正叮嘱冯公公,“王贞吉那一套数选美人之法,好生歹毒!以前咱家专门给圣上进奉庸脂俗粉,资色出众的一概摒退,就是为了突显贵妃娘娘,……”
冯公公接下话茬,“哪怕圣上知道了怪罪下来,咱们就说奴才眼光不好,不辨美丑,如此圣上也不好责罚!”
“高力士怨恨贵妃娘娘,不想让娘娘专宠,用了这个数选之法,一切美丑都化为数字,我等的借口就失灵了!”杨思勖叹道。
这时,一真沉默不语的杨国忠发话,“为了贵妃娘娘,你可不能让高力士得逞啊!”
冯公公立马跪下,“属下万死不辞!”
……
三日后。
清晨,长安通往武关方向的大路上,一队人马迤逦而行。
队伍最前头是一小队羽林军,队伍中两面大旗迎风招展,一面上头写着:使持节都督武关道诸花鸟事,另一面上大书六个大字:花鸟使司别驾。
旗帜的后面,李从先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更显得挺拔帅气。他很是羡慕王贞吉近来的际遇,因此也想走出来寻找机会。他跟夫人杜氏说,要保护王贞吉安全,所以必须随行。夫人杜氏当然也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是心想戳破也没用,自己也拦不住,索性随他去吧。
李从先后面的马车上,坐着王贞吉和辰瑾,蜀桐自己坐在载着衣物的马车里。。
昨夜玄钰听到王贞吉不肯带自己去的时候,眼眶红润,几乎要哭了出来。王贞吉为了避免乐伎们把李从先家搅得鸡犬不宁,狠心咬牙,还是留下了玄钰。玄钰哭得梨花带雨,说自己不要当那个什么都督婢妾事了,就要做个普通妾室,追随郎君。
王贞吉好一通安慰。
南薰怀孕了,需要安静养胎,自然不能随王贞吉出差。但队伍里又需要一位乐舞界的专业人士,于是蜀桐便成了不二人选。
王贞吉后面的马车上装满贴着封条的考卷。
考卷车的后面,则是王贞吉的老上司冯公公的马车。
冯公公乃是杨思勖的忠实下属,既然这一届花鸟使由高力士与杨思勖共同担任,那么他也有权利安排人参加,高力士也无法反对。
冯公公的任务是盯着王贞吉,别做出什么有损杨思勖将军的事情来。
然而这个队伍里职务最高的是王贞吉,他不得不听王贞吉安排。
出发前,冯公公拿着杨思勖的腰牌,告诉王贞吉他也要参加花鸟使队伍,王贞吉先是眉头一皱,转头立即满脸堆笑道,“有冯公公指点,我们这次公差一定可以胜利凯旋!”
而后话锋一转,“试卷关系到为圣上采择丽人的大事,必须冯公公压车,方可保无虞。冯公公千万不要推辞!”
冯公公只得答应。
……
从长安城出发走武关道,一开始一路向东,过了长乐驿,再走三十里就到灞桥驿,灞桥是霸陵折柳殇离别的地方,然而王贞吉这次公干出差没有人在那里为他们饯行,于是队伍比早上同时出城的人进度提前不少,很快他们前进的方向就转向东南,逐渐进入山区,车子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开始吱吱呀呀作响。
李从先好久没有出城了,看着大道两边满眼的山色,很是兴奋,大喊着告诉王贞吉,“以后就都是山路啦,下次看到一马平川,就得一个月以后,等出了武关啦!”
到了蓝田驿,一行人小憩片刻。
将要启程的时候,蜀桐赶在辰瑾之前跑上了王贞吉的马车,辰瑾掀开车帘,看到蜀桐在里面,还没问这是怎么回事,蜀桐却先开口,撒娇道,“姐姐,这么久了,也该换换了,嘻嘻。”
辰瑾只好坐到后面的车里。
队伍走出驿站,马车又开始颠簸起来,吱吱呀呀响个不停。
蜀桐问王贞吉,“郎君,怎么刚才车子安安静静的,过了灞桥驿以后就开始响个不停呢,而且这么大声?”
王贞吉以为她在没话找话,但还是耐心地解释说,“刚才李王孙不是说了嘛,咱们进入山区了。”
王贞吉说罢心想,唐朝的车没有滚珠轴承、没有减震弹簧、没有润滑油,坐车真是辛苦。
蜀桐挽着王贞吉的胳膊,“郎君,车子声音这么大,这就是说……”蜀桐顿了一顿,“我们现在做什么,外面的人也听不见。”
“郎君你说对不对?”蜀桐满含深意地看着王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