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玉佩现形揭旧怨,裴砚暗棋显锋芒

卯时的晨光刚漫过宫墙,尚宫局的青砖地上还凝着露水。

苏檀站在廊下,望着青鸾被拖走的方向,耳中还响着她嘶哑的骂声——“苏檀和三皇子有私情!

那玉扣是她塞给我的!“

小六子的喘气声从背后撞过来,他袖口沾着草屑,手里攥着的羊脂玉佩在晨风中泛着冷光:“姑娘!

奴婢方才给您收拾首饰匣,这东西就压在银锞子底下......“

苏檀接过玉佩,指腹擦过内侧暗纹——那是户部造办处的专属刻痕,和昨夜她在尚宫局登记册上见过的分毫不差。

前世做会计时养成的职业习惯让她立刻反应过来:这不是普通的私物,是能证明所属权的信物。

而正面“楚南裴氏“四个字,像根细针扎进她指腹。

“慌什么?“她垂眸将玉佩塞进袖中,声音里却没了往日装傻的憨气,“去司膳局领两碟桂花糕,给张公公送过去。“小六子愣了愣,见她眼底浮起冷光,忙不迭应下跑走。

风卷着桂叶打在窗棂上,苏檀望着檐角铜铃摇晃的影子,突然笑出声——青鸾这招“反咬“,倒把水搅得更浑了。

她早该想到,那三十两黄金的亏空不过是引子,真正的杀招在这枚玉佩上。

未时三刻,李嬷嬷的传话到了司膳局:“皇后娘娘命老奴彻查青鸾住处,苏檀姑娘随我去。“

青鸾的偏院落了锁,铜锁上还沾着隔夜的露水。

李嬷嬷掏钥匙时,苏檀瞥见她指节发白——这位皇后跟前最得用的女官,连呼吸都比平时重了两分。

门“吱呀“一声开,霉味混着脂粉气涌出来。

苏檀踩着满地狼藉的妆奁,目光扫过塌上皱成一团的锦被,突然蹲下身:“嬷嬷看这里。“她指尖点着床板缝隙里露出的半片丝绦,“青鸾姐姐素日最讲究,怎么会把东西塞在这种地方?“

李嬷嬷俯身用银簪挑出丝绦,里面裹着的正是半枚玉佩,和小六子发现的那枚严丝合缝。

“这是......“李嬷嬷的声音发颤。

“三皇子母妃的陪嫁信物。“苏檀垂眸,“奴婢前日在洒扫局收拾旧物,见典籍里记着,裴侧妃入宫时带了对'并蒂莲'玉佩,后来......“她顿了顿,“后来裴侧妃故去,玉佩便失了踪。“

院外突然传来碎瓷片落地的脆响。

苏檀抬头,正看见几个小宫娥缩在廊下交头接耳,见她望过来,又一哄而散。

“娘娘要的是账本。“李嬷嬷将玉佩收进锦盒,“苏檀,你去把青鸾的账册理出来。“

苏檀应了,转身时袖中那张泛黄纸条蹭着腕骨发痒。

那是她昨夜照着赵大娘捡的焚信残片临摹的,“三月初七,货已清,勿念“几个字歪歪扭扭,倒像真从火里抢出来的。

她故意将纸条夹在青鸾记录月例的账册第三页——那里记着上个月司衣局送来的二十匹蜀锦,正好是“货已清“的由头。

三日后的辰时,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好。

苏檀捧着茶盏站在花径边,望着穿月白锦袍的男子从廊下转出来——裴砚的广袖沾着晨露,发间玉冠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苏姑娘近日很是忙碌。“他指尖拨弄着腰间玉牌,眼尾微挑,“尚宫局的账册,可算出什么蹊跷?“

苏檀垂眸抿茶,茶盏边缘还沾着司膳局特有的桂花蜜:“三皇子该问的,是那枚玉佩。“她从袖中摸出那日小六子送来的羊脂玉,“楚南裴氏,这四个字,倒让奴婢想起二十年前的旧案。“

裴砚的指尖顿在玉牌上,眼尾的笑纹突然收了:“你倒是聪明。“他从怀中抽出一封密信,封泥上的丹砂还带着余温,“这是你该看的东西。“

密信展开,是青鸾的笔迹:“那小宫娥精于算钱,留着是祸。“后面还压着个丹凤衔珠的印——苏檀认得,那是丽妃宫中的私印。

“原来如此。“她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前世被上司栽赃的记忆突然涌上来,可这次,她不会再任人拿捏。

“怕么?“裴砚突然凑近,呼吸扫过她耳尖,“他们要的,是借你的手引出我母族的秘密。“

苏檀后退半步,将密信折成小方块塞进袖口:“三皇子的秘密,总要值些银钱。“她抬眼时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比如,林嬷嬷当年留下的东西。“

裴砚一怔,随即笑出声,广袖扫过她发间的珠花:“苏檀,你比我想象中更有趣。“

夜漏三更,御花园的凉亭里浮着层薄雾。

裴砚倚着朱漆柱,望着远处皇后宫中通明的灯火,喉结动了动:“林嬷嬷,您说的'柳姑',到底去了哪儿?“

“主子。“暗卫从树影里闪出来,单膝跪地,“二十年前伺候裴侧妃的老宫人,只剩洗衣局的周妈妈还活着。“

裴砚指尖摩挲着腰间玉佩,月光在他眼底碎成寒星:“去请周妈妈来,就说......就说当年那碗参汤,我想再问问。“

次日清晨,苏檀被召去凤仪殿时,殿外的铜鹤香炉正飘着沉水香。

她刚跨进门槛,就听见青鸾的尖叫:“不是我!

是他们合谋害我!“

青鸾披头散发跪在金砖上,发间珠钗散了一地。

她脚边,半枚玉佩正对着殿门,“裴“字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皇后端坐在凤椅上,手里捏着李嬷嬷呈上来的锦盒。

苏檀跪在青鸾身侧,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这潭二十年的沉水,终究要翻涌起来了。

“苏檀。“皇后的声音像浸了冰水,“你且说说,这玉佩,是怎么到你首饰匣里的?“

青鸾突然扑过来,指甲几乎要抓上苏檀的脸:“是小六子!

昨夜他往我枕下塞东西......“

“够了!“皇后拍了下案几,殿中瞬间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

她望着苏檀发白的指尖,目光突然柔和了些:“苏檀,你且起来,把知道的,都说与本宫听。“

苏檀站起身,袖中那封密信隔着布料贴着皮肤发烫。

她望着皇后身后那幅“百子千孙“的绣屏,突然笑了——这一局,她等了太久。

殿外的风卷着银杏叶打在窗纸上,青鸾的啜泣声混着更鼓声飘远。

而在凤仪殿的阴影里,半枚玉佩正静静躺着,等待着将二十年的旧怨,彻底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