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菌巢防御与伪装

精铜炉壁内,主控室、储藏区、培育区三位一体,在“生物焊接剂”的强化下浑然一体,散发着一种新生的、内敛的金属光泽。一股微弱却真实的安全感,抚慰了林墨濒临枯竭的菌核。但生存的核心,在于永远保持警惕!堡垒再坚固,若暴露在外,便是活靶子。但菌核深处,猩红污染的躁动如同低语,时刻提醒他:在这片吞噬与被吞噬的深渊,暴露即死亡!

“内部加固完成,现在,是外部伪装和防御布置的时候了!”林墨的意念扫过那唯一的出入口——斜指天空的炉口。这是菌巢的咽喉,也是最大的弱点!

【外部伪装:融入环境!】

林墨控制着几根相对坚韧但并非主战斗序列的菌丝,如同灵活的触手,缓缓探出炉口。感知共享的视野中,炉口外壁覆盖着厚厚的污垢、铜绿和攀附的腐败藤蔓,这本身就是天然的伪装。但还不够!坠落的碎石和祭坛崩塌的痕迹使得这里相对杂乱,需要更彻底的“融入”。

计划立刻在林墨意念中形成。

林墨探出非主战斗序列的菌丝,这些菌丝如同勤劳的工蚁,开始向炉口周围探索、收集,把适合伪装的材料不断地收集起来。林墨从附近浅滩边缘收集粘稠、颜色与周围淤泥一致的湿泥。这是伪装的基础色。还有收集大小不一、棱角被磨圆的碎石块,颜色尽量接近周围岩壁,同时也搜集了附近随处可见的腐烂根茎、叶片碎末。搜集到足够多的材料后,林墨准备将这些材料混合,菌丝如同搅拌棒,将收集来的湿泥、部分碎石粉末、腐败植物碎屑充分混合,形成一种粘稠、颜色灰败、散发着自然腐败气息的泥浆。

林墨如同最耐心的泥瓦匠,控制着菌丝,将混合好的泥浆均匀地、一层层地涂抹在暴露的炉口外壁、以及炉口周围岩石连接处的缝隙上。重点覆盖那些新被清理掉藤蔓碎石后露出的、相对“崭新”的铜壁区域。涂抹时特意模仿周围岩石的纹理和污渍分布,力求浑然一体。

林墨还从东区临时据点附近(避开自己移栽的)小心采集一些枯萎、颜色暗淡的净水苔碎片。这是点睛之笔,增加自然感。将收集来的枯萎净水苔碎片和较大的碎石块,巧妙地“镶嵌”在未干的泥浆表面。净水苔碎片贴在“泥墙”的阴影处或缝隙旁,碎石块则半埋在泥浆中,模仿自然滚落的痕迹。

利用【腐沼菌液(强化)】的微弱酸性,林墨还细心地对部分新涂抹的区域进行轻微、不均匀的“腐蚀”,模仿岁月侵蚀和雨水冲刷的痕迹。同时,控制菌丝带起细微的灰尘,轻轻洒落在表面,加速“做旧”效果,行成自然风化的感觉。林墨灵光一闪,将少量自身惰性菌丝混入泥浆!泥层瞬间“活”了过来,细微蠕动间,完美模拟了周围岩石被菌类侵蚀的动态纹理!

【外部伪装层构筑完成!】

【效果:从外部观察,炉口区域已完全融入周围崩塌的碎石堆和污浊的岩壁背景中,无明显人工痕迹,不易被察觉。伪装层具备一定物理防护(缓冲碎石冲击)和隔绝气息(微弱)效果。视觉融合度98%,气息遮蔽率85%,物理缓冲+10%。】

看着感知中那个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新”炉口区域,林墨心中稍安。除非刻意且近距离探查,否则很难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精铜铸造的堡垒入口。

接下来就需要布置内部防御了。

伪装是避免被发现的第一道防线。但若真有敌人突破伪装,接近甚至试图进入炉口,那就需要更直接、更致命的打击!【鬼面菌麻痹毒素】,正是为此准备的杀手锏!

林墨的意念沉入储藏凹槽,锁定那个承载着黑色毒露的菌丝囊泡。阴冷、麻痹的气息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

林墨将陷阱位置定在炉口内部!敌人踏入炉口的必经之路上,必须隐蔽、可靠!不能误触!利用范围性麻痹的杀伤模式,争取一击命中麻痹敌人,给自己逃脱争取时间!

林墨控制着几根纤细、强韧且对毒素有极强耐受性的特殊菌丝,在炉口内侧距离入口约半尺深的环形区域,小心翼翼地编织出一个极其纤细、近乎透明的网状结构,这里用来布置“孢子囊”,这个结构如同一个隐形的吊篮。

承载【鬼面菌麻痹毒素】的囊泡被轻柔地放置在这个透明网状结构的中心。然后,注入毒素核心,林墨将更多的、同样耐受毒素的粘稠菌液分泌出来,如同包裹琥珀般,将毒露囊泡和整个网状结构包裹、凝固,最终形成一个只有核桃大小、外表灰暗不起眼、如同炉壁自然结瘤的硬质“孢子囊”。囊壁极薄,内部是高度压缩、处于不稳定态的麻痹毒素与特殊孢子的混合物。

林墨特意设置了触发机关,这才是关键!林墨在“孢子囊”靠近炉口方向的一侧,连接了一根极其纤细、近乎隐形、如同蛛丝般的【触发菌丝】。

这根菌丝的另一端,则如同最灵敏的绊线,横亘在炉口通道的正中央,离地面约一寸高。任何物体(无论是脚、工具还是探查的肢体)一旦触碰这根纤细的触发菌丝,就像是拉开了炸弹的引线,触发菌丝被触碰产生的细微拉力,会瞬间传导至“孢子囊”内部一个由菌丝构成、极度脆弱的平衡结构。结构崩解,内部高度压缩的不稳定混合物瞬间失去约束,“孢子囊”就会瞬间射向敌人。

当“孢子囊”碰触到敌人或者炉口岩壁时,囊壁破裂,特殊孢子与毒素混合产生的微弱能量激荡被瞬间放大!

如同微型炸弹!瞬间释放出大量灰白色的、蕴含高浓度麻痹毒素的孢子粉尘云!覆盖范围可达半径1.5米,持续时间存在3息,炼气初期及低阶妖兽,麻痹1-3息(视抗性)!

【炉口麻痹孢子陷阱(触发式)设置完成!】

【状态:待激活(触发菌丝隐蔽激活)。】

【警告:陷阱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需重新制作!】

这个陷阱,是林墨目前能布置出的、最阴险、最致命的防御手段!它利用了鬼面菌毒素的强效麻痹特性,结合了菌丝的精巧结构和能量控制,完美设置了一个土地雷似的防守陷阱!

敌人以为只是踏入一个废弃的炉口,等待他们的却是瞬间的麻痹和随之而来的死亡!

剩下的就是布置警戒网络,感知延伸了!

最后一步,是菌巢的“眼睛”和“耳朵”。炉壁虽厚,隔绝内外,但也隔绝了感知。必须将警戒范围延伸出去!

林墨将意念集中在炉壁几处非承重区域、特别是那些被他用“生物焊接剂”修补过的小裂缝和锈蚀孔洞处。精心挑选了炉底边缘三个位置隐蔽、结构已被加固的细微孔洞(直径不足发丝)作为感知的延伸点。

林墨分裂出几缕极其纤细、高度特化、感知力极强的菌丝,将它们培育成为“感知菌丝”。这些菌丝几乎不含攻击性,能量消耗极低,唯一的使命就是感知外界震动、能量波动和气息。

林墨控制着这些特化感知菌丝,如同最细微的根须,极其缓慢、谨慎地从选定的孔洞中钻出炉壁!钻出后,立刻紧贴炉壁外部的伪装泥层或岩石缝隙延伸,长度控制在数十厘米,末端则分裂成更细的网状结构,最大程度地融入环境,如同岩石表面最自然的苔藓根须或裂缝中的菌丝网络。

这些延伸出去的感知菌丝网络,通过本体连接,将捕捉到的外界任何细微震动(生物脚步、落石)、能量波动(灵力、妖力)、特殊气息(血腥、腐臭、特定目标)等信息,实时将信息传导回炉内的林墨核心意识中。

【警戒菌丝网络部署完成!】

【覆盖范围:以菌巢为中心,半径约10米(受地形和菌丝长度限制)。】

【感知精度:可分辨生物移动、落石等常见震动源,对能量波动有基础辨识能力。】

虽然范围不大,精度也有限,但相比之前完全依赖炉口视野,这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半径十米的警戒圈,就是林墨在腐泥潭黑暗中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

当最后一根感知菌丝在炉外伪装层下悄然就位,林墨的菌核核心在主控室中缓缓“舒了口气”。

整套的防御体系算是完成,厚重精铜炉壁(物理防御+隔绝)+完美环境伪装(视觉/气息隐蔽)+致命触发陷阱(炉口反制)+延伸警戒网络(早期预警)!

四重防御体系,层层叠加,环环相扣!

猩红菌巢的防御与伪装体系,至此初步构建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提供庇护的初始基地,终于在这危机四伏的腐泥潭深处,初具雏形!林墨感受着炉内安全干燥的环境,感受着储藏区的资源,培育区的潜力,以及延伸出去的警戒网络带来的掌控感,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和信心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