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群龙无首的结构部

陈鼎翘着二郎腿一边翻看点火报告,一边听孟星海汇报。

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回动力推进部做的不错,总算是把引雷火箭的推进剂配方搞定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孟星海迫不及待问道:“陈总,这就大功告成了?咱们要出去引雷?”

“我说的东风是指航电部写的程序。火箭虽然做出来了,但未必能百分百引雷成功。”

陈鼎合上报告说:“航电系统部做的AI闪电预警模型,能自动收集气象数据并分析,给出点火的‘倒计时’。不过AI还需要调试、喂养大量数据,咱们手头缺少数据。”

孟星海遗憾的噢了声,听不太懂。

陈鼎说:

“现在是7月中旬,整个7月、8月都是雷雨季节,正是收集气象数据的好时候。”

“我给那个叫欧阳靖的气象员,采购了一批设备,大气平均电场仪、高频闪电脉冲传感器和多普勒气象天线。”

“未来一个月聂小茜跟欧阳靖,会携带设备开车在豫南省到处转悠,哪里打雷去哪里。会尽可能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引导AI识别引雷的闪电波形、电场信号等……所以离正式的实战,还要等一阵子。”

孟星海吐槽道:“这么复杂啊,还得买设备?”

“不然呢,你以为AI预警模型是通过什么判断‘点火时机’的?不得买设备代替人眼看天气啊。”

陈鼎说完笑笑,“这三件套售价28.8万,正好是个吉利数字,我喜欢!”

“什么,28万8,这么贵?”

“这已经是民用级别质量最好的气象三件套了,另外还有发射架、法拉第笼、同轴分流器、洛高夫斯基线圈、引流杆这五件套,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得小20万呢。”

孟星海说:“我还寻思造火箭出来就行呢,没想到这么麻烦,真的会有人买这些三件套、五件套吗?光配套成本接近50万了?”

“其实就跟买电车配充电桩一样,引雷火箭是一次性消耗品,但这些配件却能重复使用,是必不可少。对于某些一年要发射上千枚引雷火箭的单位而言,这五十万的成本压根不叫事……”

陈鼎跟孟星海闲聊几句后,便结束了谈话。

目前引雷火箭已搞定,就等AI预警模型喂饱数据了。

只要AI预判雷电的成功率,能达到70%以上,这款火箭便能上市销售了!

……

接下来的日子,陈鼎继续主持先锋1号的改良。

几天后,机械加工部的主管鲁翔来了,怀里还抱着一沓资料。

“陈总,您找我?”

陈鼎挥手示意他坐下,问道:“听说巨浪发动机的新版液氧阀门,迟迟拿不出合格的样品来?”

鲁翔叹了口气,“没错,结构设计部改良的液氧阀门,低温测试的时候总失效,导致气密性不好,但迟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

巨浪发动机是先锋1号末级液体火箭的推进系统,非常重要。

但结构设计部始终群龙无首,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鲁翔说完,便将怀里的资料递过去,是阀门的设计方案和测试记录。

陈鼎接过来一张张的翻阅。

鲁翔一脸忧愁的说:

“结构部的阀门图纸反复改了七八次,打样出来都不符合标准。以前老宋是火箭研究院出来的专家,只有他最懂阀门,结果辞职走了……结构部就没有能挑大梁的了……”

陈鼎一边翻看,一边细细的琢磨。

看来自己得抓紧挖人了,结构设计部作为三剑客之一,主管绝不能空着!

好在陈鼎也算全才,临时能顶一下结构部的活儿,他端着图纸和测试报告看了会,很快有了发现。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液氧阀门低温失效的原因,主要是阀芯的问题吧?稍微变动几处设计,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鲁翔腾的从沙发站了起来,“陈总,您也懂阀门啊?”

如果换做前世的那个自己,刚从斯坦福毕业、初出茅庐的愣头青,遇到这种难题肯定一筹莫展。

但如今坐在这里的,是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20年的陈鼎!

阀门系统作为火箭发动机的‘血管’,他可没少打交道。

因此很快就凭借丰富的经验,找出了问题所在。

陈鼎将鲁翔叫过来,把设计方案和测试记录摊在桌子上,询问道:

“按这个方案做出的液氧阀门,应该存在前后压差大,还有严重的闪蒸与汽蚀工况问题吧?”

鲁翔眼睛一亮:“不错,确实出现过这类问题,后来我们就给阀芯设计成2级多孔式的套筒结构了。”

“但依旧没能解决问题!”

陈鼎翻开其中一页测试记录道:

“看这张附图,主阀芯密封环出现多处啃伤,这是闪蒸、汽蚀工况引起的阀门振动。”

“而密封环材料是镍基合金,强度和硬度均大于阀芯材料。在液氧零下183℃时,硬度增加后脆性增大,长时间振动就导致密封环破裂,所以才有了啃伤。”

鲁翔听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所以换一种密封环材料,就能解决了?”

陈鼎点头,“镍基合金肯定不行了,试试聚四氟乙烯,它的机械韧性比较好,就算是温度更低的液氢环境也能正常运行。”

鲁翔兴冲冲的说:“好,那我这就去车间打样品!”

“等会儿,先别急。”

陈鼎叫住他道:“密封环啃伤问题是解决了,但闪蒸、汽蚀工况的问题仍然存在,带我去看看之前打的样品再说吧。”

仅凭几张图纸和测试记录,远不如观察实物得到的信息多。

随后俩人来到车间,找出之前测试失败的一些阀门样品。

陈鼎拿起来仔细端详。

液氧燃料的沸点是-183℃,要制造在这种环境中完美运作的阀门系统,绝对是不小的挑战。

陈鼎端详了会儿,胸有成竹的说道:

“可以去掉主阀芯和副阀芯之间的卡簧连接,增加一个压块,使二者之间通过压块形成螺钉连接。如此一来,新结构能减轻闪蒸、汽蚀工况的振动幅度。”

“好的陈总,我回头让他们做一下强度校核,确保前后设计的碟簧压缩量一致……”

鲁翔立刻记下来。

陈鼎要改良的当然不止这些,他又吩咐道:

“另外还有支撑液氧快速启停的快速阀,设计方案也得改一改。这样吧,你把结构部、机械部的技术骨干都叫过来。人多力量大,一起头脑风暴一下,能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