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整,酒店大堂。
刘洋准时从一位穿着西装、面无表情的专业人士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刘先生,这是您要求的资料。”
“辛苦了。”刘洋随手签了张两万美元的支票递过去。那专业人士微微一鞠躬,迅速消失在大堂人流中。
刘洋直接坐到旁边的休息区沙发,哗啦一声打开文件袋。快速浏览着里面的内容,眉头微蹙。
【英伟达(NVIDIA)】
创始人:黄仁勋——美籍华裔,斯坦福电机工程硕士;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柯蒂斯·普里姆,成立时间:1993年1月当前办公地点:圣克拉拉市XX街一处居民区改造的独立车库(附详细地址和模糊照片)核心业务:研发用于多媒体加速的图形处理器芯片(GPU)现状:极其困难。创始团队前期投入及亲友借款已几乎耗尽。团队不到15人。原计划今年6月拿到风险投资,但资料显示,接触的多家投资机构均已婉拒或给出极低估值。核心产品设计遇到重大兼容性难题(与主流DirectX接口及OpenGL标准适配存在技术瓶颈)。一位不知名的小投资者(疑似创始人亲友)于上个月提供了约50万美元的“过桥贷款”,最多能再支撑2个月。公司士气低落。负面评价(来源于供应商及被拒投资机构):技术方向过于激进风险巨大,目标市场不明朗,管理团队缺乏大规模商业化经验,被视为可能成为又一个图形处理器“墓地”的潜力股。
“呼……”刘洋合上资料,手指轻轻敲击着文件夹封面。“老黄啊老黄,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惨。难怪后世你总提车库创业的光辉岁月,这确实够光辉的。”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不过,你这颗核弹的底火,我点定了!”
九点整,一分不差。刘洋的豪华轿车停在了资料上那个破旧车库前。对比旁边普通的美式住宅,这个刷着惨淡白漆、卷帘门半开、门口停着几辆破旧二手车的车库,显得格外寒酸。
推开车库门,一股混杂着电子元件、焊锡味道和淡淡咖啡因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不算宽敞的空间里塞满了工作台、示波器、电脑、散落的芯片和图纸。十几个年轻面孔带着疲惫和紧张埋头工作,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阴天。
刘洋目光精准地锁定了三位核心人物,他们都已起身迎了过来,脸上混杂着期待和深深的忧虑。居中那位戴着黑框眼镜、目光锐利但难掩倦容的华人面孔,正是未来让显卡界闻风丧胆的华裔核弹专家黄仁勋。此时的他还不是皮衣战神。
“刘先生!非常感激您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是黄仁勋。”黄仁勋带着浓重口音的美式英语介绍自己,随即侧身,“这位是我的联合创始人,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我们的系统架构大师,这位是柯蒂斯·普里姆,图形API领域的专家。”
“黄先生,幸会。”刘洋点点头,目光扫过另外两位同样精神绷紧的创始人,“很高兴见到两位,马拉科夫斯基先生,普里姆先生。听说三位都是难得的俊杰,窝在这里实在可惜了。”他看似随意的开场白,却让黄仁勋眼神微微一闪。
黄仁勋微微苦笑:“刘先生见笑了。创业维艰,我们还在摸索阶段。真没想到,刘先生也是华裔?”他有些意外地看着刘洋的东方面孔,感觉有些亲切又有些警惕。在这个年代,华裔硅谷创业者极少,能引起刘洋这样大人物注意更是罕见。
“是啊,”刘洋咧嘴一笑,“我也挺意外,没想到在一堆英文名字里,能挖出一个黄大神。”他故意用了后世粉丝的调侃称呼,让黄仁勋有点摸不着头脑。
“三位别站着了,”刘洋指了指旁边几张折叠椅,“咱们直接点。时间紧,我先听了再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成了英伟达初创团队迄今为止压力最大的终极路演。在小小的车库办公室里,伴随着工程师们有意压低的讨论声和示波器的滴答声,黄仁勋主讲,马拉科夫斯基和普里姆补充,三人竭尽全力地向眼前这位年轻得过分的超级富豪阐述他们的技术愿景、研发现状、市场蓝图以及……难以启齿的巨大困境。
他们展示了图纸和原型芯片(NV1的早期设计),讲述了他们在3D图形处理和多媒体加速上的构想,强调了芯片架构的创新性,远超当时流行的2D显卡。但同时,也无法回避资金枯竭的现实、产品迟迟无法量产的原因,主要卡在兼容性调试、以及与市场主流标准对接的难题。马拉科夫斯基在解释技术瓶颈时,甚至因为压力额头冒出了细汗。普里姆则努力阐述着他们对未来图形标准的信心。
刘洋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极其专业的提问,往往能切中要害,让三位技术创始人更加心惊,也更加确信眼前这位年轻富豪绝非门外汉。
直到最后,空气仿佛凝固了。黄仁勋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眼神带着最后的希冀和难以掩饰的焦虑看向刘洋,等待命运的宣判。
“嗯,”刘洋终于打破了沉默,环视了一圈这狭小破败但充满未来火种的核弹基地。“车库不错,就是有点挤,以后可以考虑换个……带实验室的大车间。”他一句不着边际的话让三人一愣。
“你们的构想,很有意思。芯片架构,有潜力。市场空间,也够大。”刘洋看着黄仁勋紧绷的脸,故意停顿了几秒,欣赏了一下对方因为紧张而微微凸起的青筋。“但是,问题也不小,尤其是钱,还有那个兼容性的烂摊子。”
他的话让三人心里咯噔一下。
“所以,”刘洋忽然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那笑容在黄仁勋眼里宛如天使降临,“我投了。1000万美元。”
“嗡……”
不止黄仁勋、马拉科夫斯基和普里姆,连旁边竖着耳朵偷听的工程师们都瞬间感觉脑子一片空白!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多少?!”黄仁勋的声音变调了,像被掐住了脖子。克里斯和柯蒂斯也是双眼圆睁,嘴巴微张,难以置信地盯着刘洋。1000万?美金?!这对现在的英伟达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是他们之前接触过所有VC报价总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1000万。”刘洋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占股40%。钱不够用再说。干不干?”
“干!”黄仁勋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脸上瞬间涌起病态的红晕,“这还有什么不干的!我们接受!刘先生!谢谢!太谢谢了!”他激动地语无伦次。克里斯和柯蒂斯也是猛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眼眶都有些泛红。绝处逢生!这是真正的绝处逢生!
“行,那就定了。”刘洋站起身,“找地方签合同吧,我下午还要飞纽约。就附近找个靠谱的律所,快!”时间就是金钱,尤其在他出差之前。
半小时后,一行五人挤进了附近一家律所的谈判室。英伟达这边根本没有专业的法务,全靠律师现场讲解。过程简单粗暴到极点——刘洋拿出一份准备好的、偏向资方但又在合理范围内的投资协议模板。核心就是两条:刘洋出资1000万美金,占股40%,后续融资同比例稀释优先权;创始人团队核心锁定黄、克、柯三人必须全职为公司服务若干年,离职股份赎回。
黄仁勋三人看完协议,几乎是抢着在合同和附件上一一签字盖章。他们只在乎活下去和发展,这些条款相比1000万的救命稻草,完全可以接受!
“合作愉快,黄老板!还有两位!”刘洋看着新鲜出炉的合同,满意地收起自己那份,同时拿出一张早已开好的面额100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轻轻推到黄仁勋面前。“钱在这儿了。找个靠谱的大银行存起来,你们家那小破车库太招贼了。”他指了指那张在黄仁勋眼中散发着金光的纸片。
黄仁勋双手颤抖地拿起支票,仿佛捧着至宝。“刘先生……不,老板!您放心!这笔钱,我们绝对用在刀刃上!绝对!”克里斯和柯蒂斯也在一旁无比郑重地点头保证。
“嗯,我相信你们的本事,不然也不会投。”刘洋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停住脚步,转过头,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哦,对了,老黄。”他看着黄仁勋激动的脸庞,“作为股东,给你们一个发自肺腑的……建议?”
黄仁勋立刻站直:“您说!老板!”
刘洋的神色变得认真了一点:“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接口标准搞乱了阵脚。微软那个DirectX,还有OpenGL,都是大爷,都得伺候好。但记住,兼容性!是产品的命!没调顺溜之前,别为了抢市场急匆匆上市个半成品。弄不好口碑砸了,再多钱也翻不了身。这就好比……”他顿了顿,用了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你好不容易搭上女神想约会,结果因为内裤穿反了被当众嘲笑,以后还有戏吗?所以,稳重点,先练好内功!资金不够用了随时call我——当然,我会派第三方审计公司来‘关心’每一分钱的去处,确保确实穿对了方向。”他眨眨眼。
这番直白甚至粗俗、却直指核心痛点和未来失败案例(NV1就是因兼容性惨败)的告诫,让黄仁勋三人脸色瞬间严肃起来。尤其是提到兼容性和抢市场的风险,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目前最大的焦虑点。
“谢谢老板提醒!”黄仁勋重重地点头,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我记下了!打磨产品,确保兼容性,宁慢勿烂!我们会全力以赴克服技术瓶颈!”他被那个“内裤穿反”的比喻雷得外焦里嫩,但也瞬间明白了重点。
“很好,加油干吧!我看好你们。”刘洋挥挥手,大步流星地走出律所,留下三位创始人在会议室里面面相觑,握着那张滚烫的支票,激动与压力并存。
“成了!英伟达搞定!”坐回车里,设置自动驾驶,庄园,急速,出发!
F50再次咆哮着冲向庄园。刘洋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心中盘点:“网景、雅虎、英伟达……一级市场重点布局完活。股市有凯瑟琳的‘快刀’。硬件(属性)也升级了。算是……没啥遗漏了吧?”他暗自嘀咕,“休息一天,后天一早,准时出发,给亲爱的地球君找充电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