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道赐婚圣旨

朔风如刀,裹挟着黄沙漫天肆虐,是肃杀凛冽的西北边陲。

枯黄的野草在狂风中艰难摇曳,嶙峋的怪石伫立在荒漠之中,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沟壑,更添几分苍凉与孤寂。

狂风呼啸、掠过干涸的河床,扬起阵阵砂砾,打得人脸颊生疼。

忽然,天际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如骤雨敲击青铜。一抹烈焰般的红衣刺破灰蒙——红衣少年斜倚马背,乌发束着猩红飘带,腰间弯刀在风沙中折射冷光。

她时而低伏如贴地疾行的赤狐,时而扬鞭腾空,红衣扫开团团沙雾,惊起几只仓皇逃窜的沙鼠。

紧随其后的白衣公子宛如云中谪仙,素白锦袍在风中舒展如鹤羽,银质辔头随着白马步伐轻晃,叮当作响。

他执缰的手腕微扬,马蹄便踏出韵律分明的鼓点,沙尘在马蹄下绽开一朵朵暗金色的花。

二人一红一白,一烈一雅,在苍茫戈壁上划出流动的虹光,连呼啸的狂风都似在他们身后退避,化作衬托这道鲜活风景的背景。

待二人行至戍堡,只见红衣猛拽缰绳,马儿立起时,她已反手轻巧一翻,从马背上飘落,落地瞬间足尖轻点,稳稳站定。

身后的白衣也不甘示弱,他双腿轻夹马腹,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恰在此时,白衣公子自马背腾起,在空中旋身后,便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在马背上借力一点,朝着地面缓缓落去。

“少将军,好身法,不愧是镇国将军府从小悉心培养出来的翘楚,这京城第一公子的名号,倒也不全是靠那张脸挣来的。”红衣看着白衣公子说道。

她嘴角噙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眼中带着几分调侃与玩味。

盛听澜拂了拂衣角,抬眸望向她,神色间透着几分无奈与宠溺,“昱先,这是输的心不甘情不愿了?”

“兄长,我哪有啊。”盛裕瑶赶忙收起那副调侃的模样,眨着灵动的双眼,一脸无辜地看着盛听澜。

“我是真心夸赞,谁不知道镇国将军府的少将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可不敢与少将军置气。”

盛听澜轻轻摇头,“你这鬼灵精,少在我面前装乖。今日一试,果真是平日太过懒惰了,不敌当日。”话虽如此,眼中却满是纵容。

两人正说着,戍堡的守将快步迎来,抱拳行礼道:“少将军,白百户。大将军正候着二位。”

盛听澜微微颔首,看向身旁的盛裕瑶,“走吧。”盛裕瑶应了一声,乖乖跟在盛听澜身后。

二人随着守将踏入戍堡大厅,只见一位身着戎装,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的老者正端坐在主位上,正是镇国大将军盛泊。

“父亲!”“将军!”盛听澜和盛裕瑶赶忙上前,恭敬行礼。

盛威目光在二人身上扫过,微微点头,“好。听澜,你以为如今的局势如何?”

盛听澜回道:“回父亲,如今局势尚稳。金鳞国虽狼子野心,却也一直忌惮着父亲。且近日,金鳞国正上演着储位之争。而东南之隅的寒烟国,早已俯首称臣。这山河倒也算得上无恙。”

盛父手指轻叩案头的鎏金虎符,铜锈斑驳处映着烛火明明灭灭。他微微皱眉,“话虽如此,但边境戍堡却频生事端,你不觉得事有蹊跷?金鳞国储位之争,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说不定就想在咱们边境搞出些乱子,好乱中取利。寒烟国虽已称臣,可难保他们不会有二心。”

盛听澜垂眸一念,猛觉:“父亲是说,金鳞国储位之争恐会牵涉我朝?储位之争,各方势力都在拉拢盟友扩充实力。若他们在边境挑起事端,制造混乱,进而影响我朝决策,从中谋取利益……”

盛父欣慰点头,笑着说:“我儿所言极是,但我大盛朝历经风雨,岂会怕他们这些小动作。却也不可掉以轻心,这背后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被动。”

“是,孩儿定将未雨绸缪,”盛听澜神情肃穆,眼中满是坚毅,“必定不会让金鳞国的阴谋得逞,护我大盛安稳。”

“将军,下属……”盛裕瑶正欲言之时,盛父道:“考了你的兄长,就到你了。你以为这朝中局势又以如何?”

“将军!如今我们身处西北,如何得知朝中局势,您莫不是为难下属?”盛裕瑶颇有被打断的不满。

盛父微微一笑,眼中却透着审视,“昱先,本将军知你所言所愿,但,作为姑父,受人所托,不愿你犯险。现,只是审铎时事,你且大胆说说。”

盛裕瑶轻哼一声,心中那点不满却也不好再发作,思忖片刻后说道:“将军,依昱先看,如今朝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表面看上去似是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人各怀诡心。拉党结派之象屡见不鲜。”

“嗯,那朝中权势呢?谁家独大?”盛父问。

“自然是闻太师。”

“如何见得?”

“闻太师戍守东南几载,屡屡传来捷报,不日便要班师回朝。”

“昱先莫不是忘了盛家?”

“爹爹!不……姑父!盛家怎会谋反!!”

“树大招风,你是这般想,耐不住他人如何想。我盛泊,贵为镇北大将军,手握重权,与太傅之女成亲后,育有一子一女,嫡子春风得意、人中翘楚,嫡女花容月貌、闺中典范。如若与他人结为姻亲,又当如何呢?”

盛父瞧着一双不说话的儿女,爽朗一笑,打破了略显凝重的气氛,“瞧把你们俩吓得,为父只是与你们分析局势,并非真遇绝境。咱们盛家行得正坐得端,又岂会怕那些无端揣测。”

恰在此时,守将来报,京中公公已到。盛泊神色微凛,与盛听澜、盛裕瑶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沉声道:“听澜、昱先,随我前去迎接。”

三人快步来到戍堡大门,只见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神态倨傲的公公正站在门前,身旁一众小太监手捧圣旨。盛泊带着盛听澜和盛裕瑶赶忙跪地行礼。

公公尖着嗓子说道:“镇北大将军盛泊接旨!”

盛泊等人齐声应道:“臣等接旨。”

公公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将军盛泊,戍边有功,朕心甚慰。然大将军之女已到及笄之年,风华正茂,朕听闻盛家嫡女盛裕瑶,端庄秀丽,聪慧过人,特赐婚于四皇子宋逸,择良辰完婚。其兄即刻携盛家嫡女返京筹备大婚事宜,盛泊继续留任戍堡,统筹防务,不得有误。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