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一路仓皇逃亡,他心中明镜似的,长安已然没有他的容身之处。恰在此时,听闻范阳正大肆招兵买马,他心中思忖,或许能在军中寻得一方安身立命之所。与此同时,还可借此契机磨炼自身,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为日后复仇蓄积力量。
主意既定,他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朝着范阳进发。历经多日的长途奔波,李逸终于抵达了范阳。但见城中一派热闹非凡之象,征兵处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李逸毫不犹豫地挤入人群,毅然报名参军。
负责征兵的军官上下打量着李逸,只见他虽身着破旧衣衫,显得颇为潦倒,但身形挺拔如松,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英气,便将他收入军中。
进入军营后,李逸被分配至新兵营。在此处,他结识了阿史那承庆和张巡。阿史那承庆乃是突厥人,性格豪爽豁达,行事不拘小节。见李逸皮肤白皙、细皮嫩肉,不似能吃苦耐劳之人,便忍不住打趣道:“嘿,小子,瞧你这细皮嫩肉的模样,能受得了军营里的苦吗?别到时候哭哭啼啼地要回家找娘。”李逸只是淡然一笑,并未作答。他心中清楚,此时言语皆是虚妄,唯有以实际行动方能证明自己。
张巡则与阿史那承庆截然不同,他为人沉稳持重,饱读兵书,对兵法谋略有着深刻的见解。见李逸举止超凡脱俗,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果敢之气,便主动与之结交。
三人时常相聚一处,纵谈军事,分享各自的独到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某一日,军营里迎来了一位别具一格的访客——安禄山。安禄山体型极为臃肿肥胖,行动之时,身躯左右晃动,脚步迟缓且一摇一摆,恰似一只笨拙的大熊。然而,他那一双眼眸却闪烁着精明与狡黠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的幽微之处。
他此番前来,乃是为了视察新兵的训练状况,意在从这群新兵当中遴选出一些可堪任用的人才。安禄山在军营内四处逡巡,目光如炬,在新兵们身上逐一扫视而过。当他的视线落在李逸身上时,不禁微微一怔。李逸虽然穿着朴素无华的衣裳,但浑身上下却隐隐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气质,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难掩其璀璨的光芒。
安禄山心中暗自忖度:此人相貌异于常人,气质卓然,日后或许能够为我所用,成为我成就霸业的得力臂助。
恰在此时,军营中开启了弓马骑射的考核。李逸自小就勤习武艺,弓马骑射本就是他最为擅长的技艺。只见他身姿矫健,如猿猴般飞身上马,双腿熟练且有力地一夹马腹,那骏马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风驰电掣般飞驰而出,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李逸稳稳地手持长弓,迅速搭箭上弦,目光坚定地瞄准远处的靶心。“嗖”的一声,利箭如流星划过夜空,带着凌厉的气势,精准无误地正中靶心。紧接着,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射出几箭,每一支箭都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箭箭命中靶心。这一幕引得周围的士兵们齐声喝彩,喝彩声在军营中久久回荡。
安禄山目睹此景,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他对李逸的精彩表现十分满意,心中更加坚定了将他纳入自己麾下的想法,认定李逸必是可造之材。
考核结束之后,安禄山特意将李逸唤至跟前,和颜悦色地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可有什么志向?”李逸内心深处对安禄山并无好感,深知其心怀不轨、野心勃勃。但此时身处安禄山的军营之中,为求自保,不得不虚与委蛇。他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大帅,小人名叫李逸,只求能在军中奋勇杀敌,报效国家,为大帅尽心效力。”
安禄山闻言,放声大笑,伸手亲切地拍了拍李逸的肩膀,说道:“好小子,有志气!好好干,本帅不会亏待你的。”
然而,李逸出色的表现也招来了一些人的猜忌。安禄山身边的一名亲兵,看着李逸的眼神中充满了敌意,仿佛李逸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他悄悄地凑近安禄山,压低声音说道:“大帅,这小子太过出类拔萃,恐怕日后会对大帅不利,大帅不可不加以防范。”
安禄山微微皱起眉头,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疑虑。但他表面上并未将这种情绪显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道:“我自有分寸。”
李逸返回营房后,内心隐隐笼上一层不安的阴霾。他深知,自己已然引起了安禄山的关注,这于他而言,恰似一把双刃剑,既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亦是充满未知变数的挑战。若应对稍有差池,只怕会给自己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夜幕低垂,李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往昔家中惨遭灭门的惨状如同一幅血色画卷,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翻涌浮现。复仇的火焰再度在他的心中猛烈燃烧,熊熊之势,几欲将他吞噬。“无论前方艰难险阻何其多,我定要为家人报仇雪恨!”李逸暗暗发誓,那誓言如金石般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夜中回荡。
当李逸正为未来的出路苦苦思索时,他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身上携带的一件特殊之物——算筹。这算筹乃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宝物,据说拥有神奇莫测的力量。李逸曾听父亲提及,算筹可推演世间万物之规律,洞察未来之先机。然而,关于具体的使用方法,父亲并未详细说明。
李逸起身,从包裹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算筹。只见这算筹由一根根细长的竹签精心组成,上面刻着一些奇异而神秘的符号,仿佛隐藏着天地间的奥秘。李逸手持算筹,闭目凝神沉思,试图探寻其中深藏的玄机。然而,无论他如何尝试,算筹都毫无反应,宛如一块毫无生气的顽石。
正当李逸感到无比沮丧之时,一道灵光突然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算筹的使用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或许自己目前尚未达成这些条件。李逸心中一动,暗自揣测:莫非这算筹与自己在军中的官职存在关联?只有获得一定的官职,才能解锁算筹那神奇的力量?
李逸当机立断,决定暂时搁置算筹之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在军中的发展上。此后,他训练愈发刻苦,无论是体能训练的挥汗如雨,还是战术演练的殚精竭虑,他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的不懈努力和出色表现,不仅让阿史那承庆和张巡对他刮目相看,也让军中的其他士兵对他心生敬佩之情。
一日,李逸在军营中偶然邂逅了一匹青骓马。这匹马毛色青白相间,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身姿矫健挺拔,恰似一道黑色的闪电;眼神灵动活泼,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一看便知,这是一匹难得的良驹。李逸心中大喜过望,他自幼便对马情有独钟,与马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情感。
他缓缓走上前去,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青骓马的鬃毛,动作轻柔而舒缓。青骓马似乎也对李逸颇有好感,温顺地蹭着他的手,仿佛在表达着友好与亲近。就在这时,李逸注意到青骓马的马鞍上有一个葡萄纹装饰,那葡萄纹的样式竟与他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虎符如出一辙。李逸心中一惊,隐隐觉得这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在另一边,阿史那承庆在与其他士兵闲聊时,无意间发现一些安禄山的亲兵手臂上有一个独特的刺青。那刺青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鹰爪下抓着一把匕首,透着一股凌厉的杀气。阿史那承庆心中顿生疑惑,便将此事告知了李逸和张巡。
李逸听后,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敏锐地意识到,安禄山的军营中或许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很可能与自己的复仇之路息息相关,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悄然笼罩。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子在悄然间一天天流逝。李逸于军营之中的表现愈发卓越非凡,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星辰,在军事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终于,在一场军事演练里,他凭借着精妙绝伦的指挥艺术和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作战精神,成功赢得了上级的高度赏识。凭借这份出色的表现,他被晋升为什长,这一晋升标志着他在军旅生涯中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就在李逸晋升为什长的那个夜晚,夜色如墨,万籁俱寂。他怀着一丝期待与好奇,再次将算筹从怀中取出。刹那间,算筹突然散发出一阵微弱却神秘的光芒,那光芒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带着古老而深邃的气息。紧接着,在那光芒之中,一些文字缓缓浮现出来,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吸引着李逸的目光。
李逸定睛细看,发现竟是《六韬》残卷的第一层内容。《六韬》,这部古代兵学的圣典,犹如一座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库,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李逸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他深知,这是算筹给予他的珍贵指引,是命运赋予他的宝贵契机。
然而,算筹上清晰显示,若要解锁《六韬》残卷的下一层内容,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李逸心中明白,这是算筹对他的一场严峻考验,同时也是他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我突破的绝佳机会。
从此,李逸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军营生活之中。他一边如饥似渴地钻研《六韬》残卷,试图从中汲取古代兵学的智慧精华,将其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作战策略;一边翘首以盼完成任务的时机,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他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留意着军营中的种种异常迹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
而此时,一场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犹如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汹涌。一场未知的挑战正悄然逼近,等待着李逸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