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苏情

女子推开窗,翻开那本书,渐渐投入其中,到最后兴趣盎然。

这本书叫《苍冥遗录》,许多书页都已泛黄,年代古老。书里的内容不仅措辞复杂,艰深晦涩,使用的文字还是大篆。

“古人的文字真难理解。”

她应该庆幸还好不是刻石文字,不然哪里搬得动。看着卷翘的书页,女子不禁产生好奇,想必平时也没少人翻。

这本书虽名不经传,内容却是丰富多彩。它记载了各种秘术杂谈,除了古代常见的占星,卜筮,奇门遁甲,太乙神数等,还有许多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借鉴了阴阳五行和《易经》。在《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术数的根源就是《易经》。因此,她感叹于写书人的想象力丰富,同时还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有一些内容却是她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接下来的部分远远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书中记载说:“飞禽善羽,能通人性。诱之有道,可知地理。伏羲斫琴,乃有七弦。循声有方,神兵天降。”大概就是说鸟类能通人性,擅长于辅佐之类,还能充当神兵利器,在末尾就附带了一张残破的琴谱。

这些文字就像天方夜谭。

“噔,噔,……噔,……”

正当女子入神,阁中忽然传来乐音,清越空灵,细听泠泠似雪山清泉……

案边的女子拿起书寻声而去,那是阁中一间空旷的房间,房间的大门是敞开的,微风掀起帷幔,轻轻柔柔,光影交错。

“噔,噔,……”

只见在帷幔后,有一个身影侧身而坐,青衫衣,卧箜篌。那人察觉到门外来人,微微侧了侧头。

“我们又见面了,姑娘。”

“你是谁?”

这个弹奏之人的身影,她稍微回想了一下,似乎还有点印象。

“我叫苏情,是这琅嬛阁阁主。”

“你怎么会认识我?”

“曾在王府与姑娘有过一面之缘。”

乐音未停。

“你认识楚云?”

“点头之交。”

“那今日是?”

苏情默认了。

原来是受楚云之托,她还以为皇宫花园那日,楚云没有发现她。

女子踏入房间,桌上摆着一把古琴,那古琴她靠近便认出来,正是她在王府弹过的那把,琴身磕碰的痕迹,她一眼就能分辨。她正费解这把琴怎么会出现在阁中,突然窗外传来呼唤声。

“主人,主人。”

这个声音有些熟悉,她四处望了望,并无第三个人的身影。是谁在说话?这时她注意到,恰巧有只鸟儿飞落在窗前引起了她的注意,准确来说是一只蓝胸佛法僧。那鸟儿似乎在观察她,一双溜圆的眼睛,眨呀眨呀,歪着头盯着她不停地看。

“是你吗?”

她将手中的那本《苍冥遗录》拿了起来,再回想到桃林群鸟聚集的场景,似乎有了某种新的认知。

“主人,主人。”

它又唤了两声,这一次她听清了,是它在说话,确定无疑。对了,她在王府见过它。细细想来,那日它会出现,或许本来就是跟着苏情去的。她朝它伸出手去,想看看是否真的像书中记载,鸟类能通人性。

“鸟儿,过来。”

“姑娘喜欢这鸟儿?”

“嗯,挺可爱的。”

正在交谈之际,那鸟儿左右看了看他们两人,一边展翅朝她飞了过来。它落在了她的肩上,下一秒她却诧异地定住了,许是房间过于宁静,耳畔全是它的呢喃。

她联想到一个概念:鸟语。鸟语一词出自《鸟类语言辞典》,相传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就有个识鸟语的,好像复姓公冶,还是个打柴郎。这本《苍冥遗录》记载的是,弹奏琴谱中那首古曲,便可通过乐器召唤鸟类,可惜那琴谱已经残缺不全。虽然无处查证,但若是真的,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趣事。

乐音缓缓停了下来,清泉入林。

苏情从箜篌旁站了起来,仿佛看出女子的异常,“姑娘怎么会来这里?”

“……”

女子从惊诧中走了出来,四周看了看,“是我一个朋友。”

“是他。”

“你们认识吗?”

苏情没有言明,只是警示道:“阁中风大,姑娘若没有其他事情,不如早点回去,免得再染上风寒。”

她点了点头。

进门时她已察觉,房间的布置看似平平无奇,书架墙后不知藏有多少机关暗箭。

她将书放在桌上,苏情的身份定不会简单,看来他对北方传闻,还有她的经历知道不少。女子忍不住抚摸起琴弦,她停了停,“哪一天,这把琴能借我再弹奏一下吗?”

苏情看向女子,“如果只是如此,姑娘可再来拜访。”

那只蓝兄佛法僧却没了耐心,仿佛被忽略了,开始在女子身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别闹。”

听见她的安抚,鸟儿突然乖巧地安静下来。

苏情:“……”

女子伸出手,鸟儿落在掌中,来来去去,仿佛它们是在玩闹,画面看起来十分和谐。这时,苏情留意到桌上的书,阁中的书汗牛充栋,为何偏偏是这一本。

“姑娘可否让在下看看这本书?”

“嗯。”

她从桌旁走开,将书留给苏情。等苏情翻开书,向她提起书中的内容,却是侃侃而谈,见地渊粹,亦非常人能及。

“你相信鸟儿也能说话吗?”

苏情回答道:“世间万物,飞禽走兽,都是有灵性的。就像姑娘所奏的琴曲,只要用心倾听,就能明白其中深意。”

她笑了笑,虽与苏情素不相识,却欣慰来日茫茫,或许尚有人与她同道。

几番交谈之后,她才知道苏情竟也师出忘川,还是忘忧的师弟,她不由感叹世界可真小。昨晚忘忧就是在琅嬛阁住了一宿,与苏情小聚后已经一早离去。

苏情:“姑娘回去见到师兄,请代为转达,师父他老人家已经回来,来日宫中再相见。”

“忘忧原来要去皇宫?”

“师兄此行,正是为此。”

“我会转达的。”

……

“月儿。”

将离的声音从门外传了来。

……

“我该走了。”

“姑娘慢走。”

她与苏情辞别,出门穿过长廊,走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回去的路,来时却没发现这么绕。

“月儿去哪了?”

“我走了走。”

将离正在门口,还以为她走丢了。

“月儿可有见过什么人?”

她点了点头,告诉将离苏情就在阁中,对此将离并不意外,还说出了苏情的阁主身份,虽然颇有学识,却惯会乘人之危,实为狡诈之辈,似乎带着一些偏见。

“忙完了吗?”

“嗯。“

将离笑道,“我们该回去了。”隐瞒了川谷先生求见之事。

等她们从琅嬛阁出来,街上侍卫多了许多巡逻侍卫。老先生进了宫,按理说不该如此,一切又似乎如常,但总有一丝不安,若有若无。她见到忘忧,转达了苏情的话。将离已经打算启程南下,还商量着让她和忘忧一同离开,正好坐船顺路到梨州。

“月儿觉得如何?”

忘忧看着她,一旁的连翘倒是满怀期待,“姑娘,跟公子回忘川吧!”

“我觉得再好不过,月儿你看,忘川山清水秀,可比这城中自在多了。谷中还有许多姑娘陪着你,你要是想逛街,就让忘忧带你去附近的镇上,我保证什么都能买到。”将离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向忘忧求证,“对吧,忘忧?”

忘忧:“嗯。”

“好吧!”

于是暂时定下了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