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找不到比这还好的题目了。文章后面没有红包。
刚才开始打字发觉,眼睛近视好像有点历害了。
首先要说的是,实际上昨天晚上说的最后的问题,是有问题的。大多数都是为了省事,而可以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做为自身来说,站在公司的利益来讲,是必须得对得上的。当然,追究到人,那是肯定会把账对的一个数字都不差。数字游戏,怎么也错不了。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讲,当然也是希望一点也不错,可就是这个,有了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几千个尺寸,经过五道工序,还能保证一个都不错,说出来我都不相信。绝决的情况排除在外。什么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就有了问题存在,说明白点,客户下来的订单,和最后的出库单,一个数字都不差的对上了。但是收到货后,有与货物不相符的,怎么解释?你说出库单和订单对上了,也签过字了,为什么现在才发现问题,当时签字时为什么不说出来。当然,我们收货也不是一个一个的查的,这就存在了有错误的情况。
恩,你说我们的货物错了,我们看看,是我们的了,我们给你免费换,先把货款给结了。为什么结,你这货不对啊?怎么不对,你都签字了,单子也对得上了。
就是这样,所以说,单子对得上,不能解决问题。
还有的客户更有意思,几万平方的玻璃,先发到我们厂里加工,有送货单。然后我们加工,发货到最后,有几块对不住。我们这边有坏掉的,对方来货的也有数量不对的,到最后客户来厂里对单子。说了一大堆,最后说,我那边也没把玻璃装好,出的尺寸也有错误的。我问非得让对着吗?
说,可不敢对着,越错越好。你要是真的把单子对着了,那才有问题呢。后来想想也是,我也不想对这单子,也对不住,乱得很。对方也不想对,那不正好。
也许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弄的差不多就行了。悲哀啊。
有些人不一样,非得把这个账给弄清楚了,这都说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可能引用的不对,但字面意思是够了。真有把这个事做的那么细致认真的人,那才真是人才。不会弄儿事!做人也不能说是没一点原则,该细心就细心,不该操心的地方别去想他,也别管他。又这样想,你不去说他吧,他会把这事做得不成样子,你不去说他吧,你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理解的是,他如果去做这个事,就让他做,一声不坑,等他自己做不了的时候,如果问我了,我再说,如果不问,那就证明他自己能做出来。如果过了一会还是做不出来,那我也不会说,就等着他去长点记性吧。如果长记性后还是做不出来,我还是不说,因为我会觉得也就那样了,没必要去浪费时间讲那么多。所以,我看到这样的事,原来的我还是会说上两句的,现在,看一眼就过去了。也许做得不对,但是省了很多麻烦。你们会懂的。
话说,今天比昨天冷了好多。不是这两天还有雪吗?打罢春,冻断金?
有个事一直想说了,还是关于这个打字复制粘贴的问题,在这个TXT格式上的文字,他只是文字,没有格式。一个简单的办法,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这个文本文档放到最大,自动换行,粘贴过去后,再分段落,会省很多事。发现如果字号一样大,但是屏幕不一样大,那样的话一行字是不是会多?但是也要把断落分开。现在还没有想到哪个软件可以自动排版。哪位大神如果知道了,说一声。
(一天都是妇女节,打字到现在才想到还有这个话题,赶紧加到题目上去。)
公司里的女性同志,下午都去玩了,老总还是很好说话的,也不枉欣欣姐和翠带点零食回来吃。主要是今天把年前说好的两百块发了。。。。。。厂里老员工来了后,工作一个月,会有除工资外的两百元。过年没有发福利,前段时间又去吃了饭。也相当于是路费了。HEN省内的全两百,不论远近。看了一下总金额,一万多。年前也这样说了,带人过来的,好好干的,另外加钱。不失为一种招人手段。也算是人之常情了。因为大多数都是这样。带来个人才,那样老板更会赏识。
昨天见到了原来公司里的会计,讲到现在的领导,车间里的机器全都会开,从一线一步一步上来的。然后就说,总以为这些机器挺难开的,但是你只要去学了,不出两星期,就会开一台大型的机器。先不说熟不熟,最起码它不是那么的可怕。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现在机器没什么难的,以后会更简单。科技自动化啊。关键还是你得去学。
人们都说,干一行,爱一行。不是说你在这行做的时间长,你得了解一些东西。光靠时间的磨练是不够的,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跟不上你所没有料想到的事情,你得去学,想办法去学到更多的东西,那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