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国外借鉴及启示

杨雪梅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3)


摘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中国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举措。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经验做法,有六个方面值得中国高校借鉴:一是注重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二是注重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三是注重由创意到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践历练;四是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产品或生产力;五是注重发挥工商企业界和校友企业家的作用;六是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对中国高校未来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程中,高校作为科技资源集聚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战场,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经验做法,对当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1 百森商学院:“生态型”的创业教育

1968年,百森商学院第一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entrepreneurship concentration), [1]百森商学院本科项目主任Thomas E.Moore(2003)总结了百森成功变革的经验,并指出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校园环境的破冰,即创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二是既独特又融合,使百森商学院在创业领域既独具特色又兼容并包,这就是百森成功创新的艺术。[2]

百森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课堂内外,其设计和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项目和活动,课外的辅助课程(cocurricular)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体验式”的创业教育效果。[3]百森商学院注重在创业情境下开展试验,创业试验论的方法论应用到创业加速器项目中。学生参与约翰和爱丽丝·巴特勒风险加速器项目(John E.and Alice L.Butler Venture Accelerator),这个项目内容体系全面,是百森商学院教职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在校学生和校友创业者提供了获取资源、推进创意转化的有效平台。[4]项目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约翰和爱丽丝·巴特勒风险加速器项目实践体系[4]

该项目面向百森商学院的所有学生开放,包括一年级的本科生和所有MBA学生,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也参与进来。申请项目的学生需要先完成一套由15个项目组成的加速器评估问卷,据此可以确定申请人当时可以参与的项目层次。在探索阶段,学生产生和探索创意,开展研究,检验市场机会;在追赶阶段,为创业项目能够得以实施,需要明确机会轮廓,形成计划方案,尤其是通过测试和学习方法,强调行动的实施和推进,这个过程需要和消费者沟通,设计蓝本或样品,提供技术,建立领导团队,目标是提供一个最为简单可行的产品或服务。而在启动和成长阶段,初创企业得以建立并运营,学生实际体验创业,确定收入来源,寻找投资者,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服务。[4]

在加速器的各个阶段,学生只有通过采取经过验证的行动和努力,才能够获取资源、空间和有效的指导。通过不断的行动和进步,学生得以更上层楼,并能够获取更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资源、发展空间和指导。例如,在探索阶段,学生可以得到团队推广和伙伴顾问的资源。而上升到启动和成长阶段后,学生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推广和顾问资源。在探索阶段召开的讨论会,可能关注的主题是“创业中的趋势与机会”;而追赶阶段的讨论会则聚焦“合伙人股权的分配”等具体问题。在追赶阶段,学生的合作空间是位于百森商学院布兰克中心(Blank Center)底层的场所;而在启动和成长阶段,学生可以在百森孵化器(Babson Hatcheries)中使用专门为其准备的工作场所。[4]在2012—2013学年,约翰和爱丽丝·巴特勒风险加速器项目为416名学生的327个创意或者创业计划提供了资源支持,其中54%的参与学生达到探索阶段,33%的达到追赶阶段,13%则达到启动和成长阶段。[4]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业积极性,丰富了百森商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

百森商学院是世界上首次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的大学。自1984年将创业计划大赛引入创业教育体系以来,百森商学院强调创业计划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充分考虑市场特征和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可能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创业校友担任创业计划大赛的评委,为学生提供了一手的创业动态。[5]在此过程中,校友企业家对在校生的创业计划的反馈和建议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斯坦福大学:强大的创业网络系统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学人数激增,斯坦福大学开始开设小型企业和创业课程,提供了几十个课程和项目,教育和支持潜在的企业家。[6]由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发起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9900家活跃公司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如果这些公司共同组建一个独立国家,将会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从调查结果推断,这些公司提供了超过540万个就业机会,年度世界收入达到2.7万亿美元。[6]这些成绩与斯坦福大学多年来实施创业教育密不可分。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方法是把前沿理论和现实世界的专业知识汇集在一起。斯坦福大学教职员工通过在董事会服务来扩展他们对当地公司的指导。教师为新技术相关的公司带来领域专门知识。作为回报,这项服务让学者们了解行业挑战和消费机会,这些机会常常有助于长期研究。[6]斯坦福鼓励和维持其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通过培养创造性精神的项目,也吸引人们进入有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大学。斯坦福大学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实验的中心,这包括企业创新、非营利、人文科学和创新艺术。它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及在硅谷地区建设高技能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

在2012年斯坦福大学推行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养目标是“为学生的个人成功做好准备,让斯坦福的教育在其生活中有直接用处”[7]。斯坦福大学前副校长特尔曼教授认为,“只要有优秀的教师,学校就会吸引到政府的更多教育投资”[8],斯坦福引进外部教学资源,聘请各界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案例教学,通过E-Corner在线讲座项目等,感召和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9]

斯坦福大学创业网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成员组织包括商学院、工程学院、技术许可办公室(OTL)、学生创业社团,以及来自硅谷、媒体、研究所等。[10]比如,来自商学院的创业研究中心构建了一个由企业家与世界著名的思想领袖成员组成的全球社区,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诸多热门实用课程。

3 克兰菲尔德大学: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克兰菲尔德大学拥有全球顶级管理学院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在2016彭博世界最佳国际商学院排名第4,在福布斯最好的国际MBA课程中排名第2。在2016经济学家全日制MBA排名第4。克兰菲尔德大学只招生研究生,涵盖了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教育过程,师生比例达5∶1。MBA课程核心模块分为创业、创业金融、社会企业与创业者、颠覆式创新、管理运营、业务增长管理、管理盈利能力,流动性和资产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策略、战略管理、研究方法与统计学等11个子模块。教学模块60%,个人项目40%。[11]

创业模块涵盖企业家的经济环境、创业策略、初创企业管理、企业生存、管理增长退出、业务规划方法、财务和会计、风险投资、公共政策等课程内容。该模块的培养目标是:评估自己的动机和技能,评估商业环境对创业机会和策略的影响,确定新企业业绩的决定因素,了解创业生涯周期中管理挑战的变化,评估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他们的技能,个人兴趣和冒险风险的程度,管理新企业的风险,评估一个新的风险投资和融资的可能的财务需求,对新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制订和编写一个可靠的业务计划,用于新的业务等。[11]

创业金融模块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一是融资创业生命周期;二是替代资金来源;三是评估早期业务;四是术语表;五是准备投资。选修课包含创办企业、家族企业管理、技术商品化加速等。其中,创办企业主要涵盖:“创业型DNA”,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导向的组织架构,发展创业文化,促进组织内的创造力和创新,企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组织企业创业活动等。学院的Bettnay创业中心以释放学习者创业潜力为愿景,除了涵盖博士、博士后、DBA的学位课程之外,还有丰富的创业活动。如克兰菲尔德创业计划、创业日、创业周末、企业谈判项目、社会风险挑战、业务增长俱乐部活动,学生还有机会代表Cranfield参加欧洲年度竞争计划(EBPYC)和风险投资大赛(VCIC)。[12]

克兰菲尔德大学与商业和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一半的收入来自商业和工业的商业研究和顾问委员会。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如应用研究项目,行政管理教育和专业发展计划,与约1500家公司和组织建立了互利关系,包括空中客车、美洲虎、路虎、劳斯莱斯、联合利华、easyJet,可口可乐和英国民航局在内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并且与英国国防部密切合作,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这些独特的资格,让毕业生在全世界各国政府、军事和安全机构都非常抢手。[13]克兰菲尔德大学科技园是学校创新的中心区,入驻了超过50家公司,包括从大型跨国公司到小型创业公司。创新中心则聚集了众多初创公司。[14]

4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化的创业生态系统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成立于1957年,《金融时报》连续两年(2016年和2017年)将INSEAD列为世界排名第一的MBA课程。[15]同时,全球MBA课程也被2016 FT EMBA排行榜评为“世界回报价值最高的MBA课程”, INSEAD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两个EMBA课程排名前五的学校。[16]近年来,从INSEAD商学院毕业的人,5年内有40%的人选择了创业。[17]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全球教育经验丰富。学院共设有欧洲(法国)、亚洲(新加坡)和中东(阿布扎比)三个校区,来自40个国家的145位知名教职人员开发了1400门课程,学历层次涵盖本科和博士。此外,每年有超过11000名企业高管参加INSEAD的高管教育计划。[18]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多校园模式的全球教育机构,INSEAD的使命是创造一个开放思想的学习环境,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文化和想法,以通过商业教育转变个人和组织。通过教学,为全世界的领导者和企业家,为组织和社区创造价值。通过研究,扩大知识的前沿,影响商业实践。[19]

欧洲工商学院在商业教育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它拥有蓝海战略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创业中心、决策和风险分析中心、新兴市场研究所、全球领先中心、INSEAD全球研究与教育中心、社会创新中心、WENDEL国际家庭企业中心、INSEAD-SORBONNE大学行为实验室等。[20]

欧洲工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由1989级、1999级MBA以及毕业生Andy Phillipps创建的创业教学创新基金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创业中心创新教学方法,课程和教材发展的关键。基金支持的“你的第一百天”(YFCD)选修课,是INSEAD最有创意和创新的MBA课程之一,它高度还原和模拟了接管公司后的100天内一系列实际运作管理,深受学生喜爱。[21]得益于深厚的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定制的在线课程受到普遍肯定。在线解决方案鼓励教师的教学创造力,通过提供新颖的技术方式在课堂上互动,增强参与者的学习体验。INSEAD教授同样专注于研究和应用,以思想领导,务实的业务解决方案和灵活的学习方法为导向。[22]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创业大赛(IVC)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阶段竞赛,INSEAD MBA和EMBA参与者竞争现金奖励,以支持他们的新企业的发展。团队从成功的校友企业家那里得到指导,并向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投资。IVC已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包括BlaBlaCar、Knixwear、Prodigy Finance、Wildfire(现在的ActSocial)、Sight Diagnostics等。[23]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拥有完善而强大的创业生态系统。该系统由创业俱乐部和职业发展中心、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创业论坛、驻校企业家计划、校友风投机构、校内孵化器等组成。创业训练营参与者将学习从底层创建自己的创业所需要的基础,包括创意、团队形成、业务验证、向投资者投入等。[24]鲁道夫和瓦莱里亚·马格INSEAD创业中心(ICE)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致力于通过提供灵感、推动团队合作和促进创业能力发展,加速实现INSEAD学生和校友的创业想法,并将INSEAD推向创业活动。例如,1996级MBA学生Stephane Kurgan创办了国王数字娱乐,在网络、社交和移动平台上开发了200多种游戏,市值59亿美元。2010级MBA学生Marcus Swanepoel创办了Luno,是一个全球的加密货币平台,为商家和其他业务整合提供高度安全的移动钱包,机构质量交换和各种API。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拥有独立专用的孵化器INSEADERS。INSEADERS是一个全球创业生态系统,利用INSEAD的全球校友网络,使企业家、投资者和企业能够从创意向采用推动创新。INSEADERS的生态系统包括企业家支持、投资管理、创新与创业培训、建立伙伴关系、人力资源、顾问咨询、项目孵化等多个模块的服务内容。[25]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Alum Ventures私人有限公司(“IAV”)是一家投资公司,专注于为已经毕业的企业家选拔的INSEAD校友提供种子资金,增值资源和指导。IAV将在每家初创企业投资5万~20万新元,并有助于开发初创企业,以便轻松提高种子或A系列资金。

此外,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企业家资源非常强大,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驻校企业家(Entrepreneur-in-Residence, EiR)计划,该计划将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与MBA学生之间建立个性化的一对一联系,从而轻松便捷地讨论学生选择的创业主题。EiR计划中的企业家大多是INSEAD校友,他们乐意在校园内分享专业知识,并为创业旅程的各个阶段的学生直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无论学生计划创业还是积极从事创业活动,EiR计划可让他们进入专家的交流圈子中,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答案并与他们建立商业合作,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目前,INSEAD在枫丹白露校区与新加坡校区拥有80多名驻校企业家。近几年,学院帮助学生通过Skype与世界各地企业家会面,从而扩大了EiR网络。[26]

总体来说,国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一是注重跨学科前沿研究。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以学术研究为基点,强调提升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如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二是注重与社会产业互动。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所在地区产业、政府保持紧密联系,以大学科技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麻省理工学院拥有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企业将大学的知识技术市场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风险投资者支持企业和大学的发展。三是办学经费渠道多元。除政府拨款、校友捐赠、学生学费收入外,还有校办企业、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渠道的收入。如沃里克大学成立沃里克制造业集团(WMG)、科学园,通过生产销售产品、培育孵化高技术企业获得回报。四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科技园、孵化器,使大学从次要的社会支撑机构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斯坦福大学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OTL),帮助师生把科技进步转化为有形产品并为社会造福,为发明者和校方带来收入回报以进一步支持大学的研究和教育。五是营造浓厚创业氛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数十个学校官方组织和学生社团支持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创业网络,注重发挥工商企业界和校友企业家的作用,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中,设立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聘请企业家任教师,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5 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对中国高校而言,应依据办学实际选择发展道路。不同类型的大学应根据办学实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借鉴国外高校特别是典型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经验,拓宽办学投入渠道,摆脱过度依靠政府、以学养学的传统观念,结合自身学科与创新优势,通过发展校办企业、投资与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走集团化、协同办学道路,从而获得收益和持续的发展。

一是要注重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几所大学在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上,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引导人人参与创新和创业实践。同时,通过写入大学宪章和出台专项规定,营造了扶持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保证了创业文化与氛围能够长盛不衰、薪火相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应加快推进教育理念的转型,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目标,培育创新型文化。同时,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设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了立体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给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选择。注重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而非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中国高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其着力点是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企业家精神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师资与项目深度融合、平台与资源深度融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要完善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机制。立足科技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强化横向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注重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形成科技研发的开放共享机制。

三是要注重由创意到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践历练。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等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过程体验和环境体验,大力支持对创意与创业项目孵化,在创新与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在虚拟与现实环境中创立公司、运营公司等大量的亲身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客的实践教育,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创业训练营、Makerspace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政—产—学—研—创”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四创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是要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产品或生产力。国外几所大学的成功都在于注重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把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地方,同时也为自身发展争取资金和研究项目。如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将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成果迅速转移至企业界。中国高校应推进教育链、科技链、金融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催化“双创”教育要素与其他资源的“化学反应”。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创业基金,引入投融资机构,完善创业孵化投融资体系与保障机制等,提高初创企业成活率。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生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专家教授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带动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实践计划等,提升对学生科研创新的奖励力度,建设一批学生创新工作室,对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提供全程服务,激发学生科技创新主观能动性,鼓励师生科研创新团队转化科研成果,将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联动起来,增强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活力。要建立知识成果转移机制。政府应统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与交易平台,完善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落地,高校应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提高师生科技转化积极性。

五是要注重发挥工商企业界和校友企业家的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都注重在创业指导与实践过程中与校友企业家密切联系。如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聘请了大量企业家作为指导教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以校友企业家为主体的驻校企业家更是能够与创业学生朝夕相处,能够随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中国高校应坚持引育结合,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发挥校友网络作用,注重从社会知名企业家中引进创业导师,注重提升创业导师的创业实践经验,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立创业导师人才库,常态化举办创业活动,提供创业咨询、指导的一站式服务,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

六是要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沃里克大学与金融界、商界建立了紧密联系,成立了沃里克制造业集团,其科技园、商学院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形成“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模型,大学拥有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企业将大学的知识技术市场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风险投资者支持企业和大学的发展,三者良性互动共赢,成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范例。高校、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联动,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最终靠的是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以健全的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等社会各阶层的良性互动。各国创业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范本。中国高校应发挥科研、人才等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争取政府、企业更多的帮助,加强互利合作。

参考文献

[1]Antje Barabasch.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2009.

[2]Allan R Cohen, William F Glavin, Thomas E.Moore.Transformational Change at Babson College:Notes from the Firing Line[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Education,2003,2(2):155-180.

[3]Babson College.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M].Babson College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2011:121.

[4][美]内克,等.如何教创业:基于实践的百森教学法[M].薛红志,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4-66.

[5]梅伟惠.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哲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9(2):94.

[6]Eesley Charles E, Miller William F.Impact: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7-96.

[7]Stanford University.The Study of Undergraduat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R].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2012:11-13.

[8]Charles E Wesley, William F Miller.Impact: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2012:83-85.

[9]Martin J Bliemel.Get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ut of the Classroom and into Students'Heads [J].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ournal,2014(2):236.

[10]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 Courses[EB/OL].http://stvp.stanford.edu/courses/,2016-06-13.

[11]Cranfield.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EB/OL].https://www.cranfield.ac.uk/som/masters-courses/management-and-entrepreneurship,2017-08-20.

[12]Cranfield.events-and-networking[EB/OL].https://www.cranfield.ac.uk/som/research-centres/bettany-centre-for-entrepreneurship/events-and-networking,2017-08-20.

[13]Cranfield.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EB/OL].https://www.cranfield.ac.uk/study/taught-degrees/why-cranfield,2017-08-20.

[14]Cranfield.why-cranfield [EB/OL].https://www.cranfield.ac.uk/study/taught-degrees/why-cranfield,2017-08-20.

[15]INSEAD Advantage[EB/OL].https://www.insead.edu/about/rankings-achievements-awards.

[16]INSEAD News[EB/OL].https://www.insead.edu/news/2017-insead-retains-top-position-in-financial-times-global-mba-ranking.

[17]INSEAD Centre Entrepreneurship[EB/OL].https://centres.insead.edu/entrepreneurship,2017-08-20.

[18]INSEAD[EB/OL].https://www.insead.edu/about/who-we-are.

[19]INSEAD[EB/OL].https://www.insead.edu/about/who-we-are,2017-08-20.

[20]INSEAD Centres of Excellence [EB/OL].https://www.insead.edu/faculty-research/centres-excellence.

[21]INSEAD Centre Entrepreneurship [EB/OL].https://centres.insead.edu/entrepreneurship/teaching-innovation/index.cfm.

[22]INSEAD Annual Report 2015[EB/OL].https://annua-lreport-2015.insead.edu/executive-education, 2017-08-20.

[23]INSEAD Centre Entrepreneurship [EB/OL].https://centres.insead.edu/entrepreneurship/events/venture-competition.cfm.

[24]INSEAD Centre Entrepreneurship [EB/OL].https://centres.insead.edu/entrepreneurship/teaching-innovation/index.cfm.

[25]INSEADERS[EB/OL].http://inseaders.vc/about-us.

[26]INSEAD Centre Entrepreneurship [EB/OL].https://centres.insead.edu/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in-residence/index.cfm.

作者简介

杨雪梅,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2017年中央地方创新创业联合研究课题“创新创业视角下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模式构建与对策研究”;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大课题(2017SJGLX001)“基于‘专创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大课题子课题(2017SJGLX001-2)“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培养孵化体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