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移的视线暴露内心的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看到一个眼神闪烁不定、东张西望的人时,会感到他忧心忡忡,甚至会觉得他心中可能隐藏着什么事,或者是做了亏心事。这种担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就心理学而言,游移的视线往往暗示着内心的不安。
主持人挑战赛第九场,挑战者正进行电视演讲。观众发现2号挑战者的眼神左右游移,这使得他像在东张西望一样。这种动作和表情引起了观众的反感。事后,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他说:“太紧张了,心里很不安,眼睛有些不知道往哪儿看了。”
挑战者在演播厅举动失常,是因为他内心很紧张、不安,又想和观众保持眼神交流,所以不停地转换视线,以求跟更多人视线汇合。但他的动作由电视信号传递出去,场外的电视观众就会认为他的眼神很不规矩,东张西望的神情也令人生厌。
视线是内心活动的反映。如果遇到东张西望的人,你应该多留意一下他的视线变化,或许能从中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东西。要知道,东张西望所透露出来的内心独白是:“外部环境很陌生,我需要认清它并找到安全逃跑路线。”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动物的反应。当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很多动物会上下左右四处扫视,而且环视的动作相当明显,甚至伴有头部转动的动作。而一旦受到惊吓,它们会立刻循着自己刚刚锁定的路线奔逃,一刻也不迟疑。这证明它们在东张西望时就已经安排好了逃跑路线。人类在新环境中的环视动作比动物隐蔽得多,但摄像机还是能记录下这些不安的眼神。所以,东张西望的神情是人们对于眼前的人或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游移的视线在很多时候是内心不安的表现。在这里,我们不应忽略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在医学上,这些人被称为“视线恐惧症”患者。他们在与别人发生视线接触后,往往会立即转移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觉得对方的眼光过于强烈。他们的眼睛不由自主地东张西望,这让他们感觉非常不舒服。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想如果与对方进行对视,会不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另一方面,他们又想自己若是进行视线转移,对方会不会看透自己的心理。在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之中,他们越是焦急不安,眼神就愈加左右游移,不安的心理情绪就越强烈。一般来说,这些人之所以会产生“视线恐惧症”,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是通过别人眼中的自己来认识和确认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生活中,不同的视线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例如,黑眼珠偏到一旁,同时眉毛压低、眉头紧皱或者嘴角下拉,这代表着一种猜疑或者批判的态度。你在公司会议上发表见解时,如果发现老板和同事大多用这样的视线来看你,就得警醒了。他们可能是对你本身有意见,或者对你的说话内容表示不屑。不管是哪一种,你的主张都没有办法打动别人。而女人们通常喜欢用这种视线表达感兴趣的意思。如果在眼珠偏向一旁的同时,眉毛微微上扬或者面带笑容,则是很感兴趣的表现。
眼睛这扇窗时刻都在向外界传达着内心世界的种种信息。下次,当你看到有人不停地左顾右盼、目光游移,就可以断定,他的目光是在告诉大家他“内心不安”或“心怀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