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玉简藏玄

宁远回到小院时,已是月上中天。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屋内还残留着昨夜那盏琉璃灯留下的淡淡幽香。他点亮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从怀中取出青娥给的玉简,在灯下细细端详。

这枚玉简比手掌略小,通体莹白,表面刻着细如蚊足的篆文。宁远尝试辨认,却发现这些文字竟似活物般游动变化,无论如何凝神都无法看清。

“《太虚引气诀》......“他轻声念出青娥告知的功法名称,指腹摩挲着玉简边缘。按照玄真子所说,这仅是入门篇,却已如此玄奥莫测。

窗外忽然传来窸窣声响。宁远警觉地抬头,只见一道白影掠过窗棂——是那只额带金毛的白狐。它停在院中老梅树下,碧眼在月光下泛着幽光,静静注视着他。

宁远推开窗户:“狐仙可是有事相告?“

白狐歪了歪头,忽然张口吐出一物,落在积雪上发出清脆声响。待它纵身跃上墙头消失不见,宁远才敢出门查看。雪地上躺着一枚拇指大小的青色晶石,内里似有云雾流转。

他小心拾起晶石,触手冰凉,却有一股暖流自指尖涌入,直抵心脉。脑海中忽然浮现青娥的声音:“青灵石可助初次引气,置于丹田处。“

宁远一惊,四顾却不见人影。这声音分明是直接在他脑中响起,莫非是某种传音之术?

回到屋内,他按照青娥“说“的方法,将青灵石贴在脐下三寸的丹田位置。说来也怪,那晶石竟如遇热蜡,缓缓融入肌肤,只在表皮留下一个淡淡的青印。

宁远深吸一口气,盘膝坐在蒲团上,双手捧着玉简抵在眉心。养父曾教过他基础的打坐法门,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他默念养父传授的口诀,渐渐进入物我两忘之境。

不知过了多久,眉心处的玉简突然变得滚烫。宁远强忍灼痛保持姿势,只见玉简上的篆文如蝌蚪般游出,顺着他的鼻梁、人中一路向下,最终从唇间钻入体内。

刹那间,一股浩瀚信息在脑海中炸开——

“太虚者,天地之母;引气者,修真之始。抱元守一,引太虚之气入紫府,过十二重楼,下归丹田......“

宁远浑身剧震,只觉一股清凉之气自百会穴灌入,如涓涓细流汇入经脉。起初舒适无比,但随着气流在体内运行,渐渐变得如刀割般疼痛。那感觉就像有无数细小的银针在血管中穿行,所过之处经脉被强行拓宽。

“呃啊——“

他咬紧牙关,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体内那股气流越来越强,渐渐从溪流变成江河,在经脉中横冲直撞。腹部青灵石的位置开始发烫,一股温和力量从中涌出,引导着狂暴的气流归于正途。

就在宁远即将支撑不住时,桃木剑忽然自行从包袱中飞出,悬在他头顶三尺处。剑身泛起柔和金光,如雨般洒落,将他全身笼罩。那些金光一接触皮肤便渗入体内,所到之处疼痛顿消,破损的经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

宁远顿觉压力大减,趁机按照玉简指引,引导气流沿任督二脉运行。每过一个穴位,都如同打开一道闸门,原本阻滞的气流顿时顺畅几分。

当气流终于完成一个小周天循环,回归丹田时,宁远全身一震,耳中嗡鸣如钟。眼前豁然开朗,竟能透过眼皮看清屋内一切——墙角爬行的蚂蚁、梁上细微的裂纹、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全都清晰可辨。

更奇妙的是,他看到了“气“。

屋内各处漂浮着五颜六色的光点,有的如萤火游离,有的似薄雾缭绕。最密集处是那株老梅所在的方位,无数青色光点透过墙壁渗入,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宁远尝试着呼吸吐纳,那些青色光点便随着他的呼吸节奏缓缓飘来,从皮肤毛孔钻入体内,汇入经脉中的气流。每吸收一分,体内的暖流就壮大一分,如春溪化河,奔流不息。

正当他沉浸在这种新奇体验中时,头顶的桃木剑突然金光大盛。一道刺目光芒射入他的眉心,宁远只觉天旋地转,眼前景象骤变——

乌云压顶,雷霆万钧。太华山巅的悬崖边,一名青衫修士持剑而立,面容竟与宁远有七分相似。修士对面站着个黑袍人,全身笼罩在翻滚的黑雾中,只露出一双赤红如血的眼睛。

“交出来,可饶你不死。“黑袍人的声音如同金铁摩擦,刺得人耳膜生疼。

青衫修士冷笑:“休想!“他手中长剑忽然迸发出耀眼光芒,剑身上浮现出与宁远那柄桃木剑相同的金色纹路。

黑袍人厉啸一声,袖中飞出九道黑气,化作狰狞鬼首扑向修士。两人战作一团,剑光黑气交织,山石崩裂,风云变色。

最终,青衫修士一剑劈开黑袍人的护体黑雾,却也被对方一掌击中胸口。他喷出一口鲜血,坠下万丈悬崖。下落过程中,他奋力将长剑掷向远方,那剑化作金光消失在天际......

景象到此戛然而止。宁远猛地睁眼,发现自己仍坐在蒲团上,全身被冷汗浸透。桃木剑静静躺在一旁,仿佛从未悬空过。

“那是......“宁远心脏狂跳,那个青衫修士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此相像,莫非是他的生父?十五年前的太华山变故,难道就是这场大战?

窗外忽然传来异响,打断了宁远的思绪。起初只是细微的沙沙声,像是风吹落叶,但很快变成有节奏的抓挠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扒拉院墙。

宁远警觉地抓起桃木剑,轻手轻脚走到窗边,挑起一角窗纸向外窥视。

月光下,院墙上趴着个黑影,形似大猫却生着鳞甲,尾巴细长如鞭,末端长着个锋利的钩子。它正用前爪扒拉着墙砖,发出令人牙酸的刮擦声。最诡异的是,这东西没有头,本该是头颅的位置长着一只硕大的眼睛,骨碌碌转动着,似乎在搜寻什么。

宁远屏住呼吸,想起青娥给的青玉符。他小心地从怀中取出玉符握在掌心,玉符立刻泛起微弱的青光。

那独眼怪物似乎感应到什么,突然转向窗户方向。宁远急忙蹲下,只听“砰“的一声,窗棂被什么东西重重击中,木屑飞溅。

“找到你了......“一个沙哑的声音直接在宁远脑海中响起,“交出......剑......“

宁远背贴墙壁,心跳如鼓。怪物的气息透过破损的窗户涌入,带着腐肉和硫磺的恶臭。他握紧桃木剑,感觉剑身微微发热,似在回应他的紧张。

“砰!“

又一声巨响,整扇窗户被撞得粉碎。那怪物探进半个身子,独眼中映出宁远惊恐的面容。它张开血盆大口,露出满口细密的尖牙,一条分叉的舌头如蛇信般吞吐。

“看见你了......“

千钧一发之际,宁远体内的气流突然自行运转起来。他福至心灵,按照《太虚引气诀》的法门,将那股暖流引导至桃木剑上。剑身顿时金光大盛,照亮了整个屋子。

怪物发出刺耳尖叫,独眼中流露出恐惧之色。不待宁远挥剑,它便仓皇后退,转眼消失在夜色中。

宁远瘫坐在地,大口喘息。方才那一瞬,他分明感觉到体内气流与桃木剑产生了某种共鸣,仿佛剑中藏着什么力量被短暂唤醒。

缓过劲来,他检查窗户的破损情况。木窗已被毁得不成样子,冷风呼呼灌入。正当他发愁如何修补时,院中老梅忽然无风自动,一根枝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延伸,最终横在破损的窗前,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这......“宁远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今夜之前,他绝不会相信一棵梅树能有如此灵性。但经历了引气入体、记忆幻象和怪物袭击后,似乎再离奇的事也不足为怪了。

他回到蒲团前,发现玉简上的文字已经消失,变成了一块普通白玉。看来功法内容已全部传入他的脑海,只待日后慢慢参悟。

宁远摩挲着玉简,忽然注意到背面多了一行小字:“月圆之夜,太华之巅。“

这八字显然不是原本就有的。宁远回忆青娥给他玉简时的情景,确信当时玉简两面都光滑无字。莫非是修炼《太虚引气诀》后,才显现出来的提示?

“月圆之夜......“宁远望向窗外。今夜正是腊月三十,月亮圆满如盘,高悬中天。太华之巅,难道是要他去太华山最高处?

想起方才幻象中太华山巅的大战,宁远心中一动。青娥和玄真子都提到过十五年前的变故,幻象中的青衫修士又与自己如此相似,这其中必有联系。

他下定决心,等天亮便启程前往太华山。无论那里藏着什么秘密,都与他的身世息息相关。

正要收拾行装,宁远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体内那股气流不知何时变得紊乱起来,在经脉中左冲右突。他连忙盘膝调息,按照玉简所述方法引导气流归经。

原来初次引气入体后,需静养三日稳固根基,否则容易气脉逆行。宁远急于探索秘密,险些走火入魔。

调息过程中,他注意到丹田处的青灵石印记正在慢慢变淡。随着印记消退,体内气流也渐渐平稳下来。看来这青灵石不仅能助人引气,还可防止修炼出差。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梅枝缝隙照入屋内,宁远才结束调息。虽然一夜未眠,他却精神抖擞,双目炯炯有神,连五感都敏锐了许多。院中积雪压断枯枝的轻响、远处街巷早起的叫卖声,全都清晰可闻。

收拾好干粮和饮水,宁远将桃木剑用布裹好系在背上。临行前,他对着院中老梅深深一揖:“多谢梅仙昨夜相助。此去凶吉难料,若我能平安归来,定当焚香以报。“

老梅无风自动,一片早开的梅花飘落,恰好贴在宁远眉心,带来一丝清凉。他小心地将花瓣收入怀中,作为护身之物。

推开院门时,宁远回头望了一眼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屋。这一去,或许再难回到这平凡的生活。但他心中并无悔意,只有对真相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期待。

长街尽头,朝阳初升,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太华山笼罩在晨雾中,峰顶积雪反射着金光,如同传说中的仙家宫阙。

宁远整了整背上的行囊,迈步向山的方向走去。他不知道的是,在城墙阴影处,一双碧眼正注视着他的背影——那只额带金毛的白狐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