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风起

朱载堃笑呵呵的看着几人,他相信自己释放的善意已经足够真诚,若对方还是贪得无厌,他也喜欢权力的小小任性。

几位唯唯诺诺的富商得到朱载堃的保证,脸上立刻洋溢出兴奋的笑容,犹如朵朵绽放的老菊,满面春光,在他们耳中没有什么比“自己人”,这三个字更令人亲切的。

民不与官斗,他们这些商贩自然深知这个道理。

现在搭上一位王爷,那就是搭上了天大的靠山,对于阶层排名末尾的商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敲锣打鼓的大事。

赵贞吉此刻如坐定老僧,相比于见识眼前的老套空谈,他更喜欢手中的香茶,有条不紊的悠闲品鉴。

“苏州府的钱行开业,自然是要放贷的。你们别忘了,手里捏着的三分息。”

朱载堃不愿打击众人的积极性,但该强调的还是要强调。

大棒加甜枣,对于自己人,福王殿下也是格外的大方。

收来银子,自然就要贷出去。

钱行赚的是息差,手底下的人吃的就是分润。

朱载堃的改稻为桑能不能成,关键就是靠着钱行放贷买丝,改成的桑田想要变成生丝,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桑农买苗到时也免不了由官府先借钱。

可以说,整个苏州府的改稻为桑是朱载堃用钱砸出来的,只不过用的是别人的钱来办自己的事。

赵大人无事一身轻,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听着朱载堃的高谈阔论。

此刻的赵贞吉是真的高枕无忧,闲看风云。

南直隶支援的几十船粮食已经运来了,足够灾民敞开肚子吃上个把月,到时新粮成熟,苏州府的灾情便算安稳落地。

各府衙支援的存银也已经秘密押送进了府库,到时不管是买田还是买苗都不会紧凑。

甚至靠着福王殿下的名头,愿意出资的江南大家族也不少。

但这些细节不是向底下这几个商人细说的。

赵大人的分寸还是拿捏的死死的,该有的官威自然要有。

福王殿下大度,但底下的人可不能把这个当底线。

苏州府的分红高了,对于他这个兼任的知府来说,又是一项光荣的政绩。

几位富商更是竖起耳朵,生怕遗漏任何细节,让自己脑袋搬家。他们虽然已经站到了风口,但风往哪走,就由不得自己。

给众人提前预热完氛围,朱载堃便再次充当起了甩手掌柜。

大方向由赵贞吉把握,细节有王文玄看着,再加上这些富商的脑袋,可以说接下来的事无疑是走个过场。

敲定了钱行开业的细节,朱载堃便再次约见了朱七,他等不及要看嘉靖的回复了。

“福王殿下,京城的信来了,还请殿下亲览。”

朱七从怀里掏出密信,双手奉上。

他不过离开几日,便感觉苏州府又有了大的变化,城外的灾民数量更是少了半数以上。

那些流民大多被拉去开渠架桥,也让岌岌可危的苏州官府放下那颗已经到了嗓子眼的心跳。

“哈哈,朱大人辛苦了,这几日舟车劳顿,消瘦不少。我已经让王宝去安排宴席,也算本王一份心意!”

朱载堃笑呵呵的接过密信,还不忘恭维几句。

朱七押解来的粮食,可是帮了大忙。

“福王殿下说笑了,这都是卑职份内的事,不敢言苦。”

朱七恭敬的回答道,一份谨小慎微的模样,并没有自鸣得意。

福王殿下派他去向南直隶施压要粮,违背了陛下派自己来苏州的旨意,但这件事朱七依旧应承下来,他自然不傻。

朱七行完礼,便去找自己的手下。

他不在的几日,手下汇集的信息,他要一一过目,然后事无巨细的呈给陛下。

朱载堃拆开密信,上面是司礼监落的款,内容简单,只让赵贞吉把官府的欠账还了,对于改稻为桑的事则是只字未提。

“唉,一家人就不能真诚一点。”

朱载堃默默吐槽一句,为自己的好父亲点个大赞,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地了。

见了信,朱载堃明白自己的十万亩桑田算是及格了。

不过跟着密信一起送来的两张明晃晃的存票却让朱载堃眼前一黑,他这钱行还没开业,假票已经出来了。

仔细看了两份存票半天,朱载堃才分出哪张是假的。

幸好做存票的纸是特制的,有他亲自添加的秘方,造出的纸张摸起来要比假票的纸更硬一点。

至于他精心挑选的防伪花纹则是半点作用没起,自己的手工作坊完全不能跟大明的将作监相比。

九族严选出的技术,还是让朱载堃眼前一亮。

“这人才一定要弄过来。”

朱载堃大喊一声,便没了下文,挖皇帝的墙角,他还是不敢的。

对于存票防伪,朱载堃是下了很大功夫,看着连大明官方也无法完全攻破自己的技术壁垒,他还是很高兴的,属于现代人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时间一晃而过,日落日升,月明月灭。

三月初一,苏州府府衙。

夜的伪装刚刚卸下,整个苏州府府衙便已经是灯火通明。

赵贞吉整了整自己的官帽,摸索着扳指,开始闭目眼神。

为了钱行能够按时开业,他这两天着实是废寝忘食。

该派的人已经到位,各方也已经打好招呼。

南直隶其它各府州的商贾为了支持苏州府新开业的钱行,也是下了血本。

大大小小的富商一股脑涌来吴县,客栈顿时人满为患。

赵贞吉看了账本,他知道的便已经有不下于三百万两的存银。

这些同行支持来的存银正安然躺在苏州府的府库,这笔银子到期支付的钱息便不下十万两,可如今这点小钱在赵大人眼中完全不是问题。

金鸡报晓,日上树头。

赵贞吉突然睁开双眼,喝了口清茶,便站起身来,在这府衙内来回踱步,开始盘算起来。

现在已经寅时,再过一个时辰,便是苏州府各州县的钱行开业的时辰,他身为苏州府知府,自然不能缺席。

吴县的钱行可以算是苏州府下辖几个州县之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宏伟的钱行。

赵贞吉这几天对这座酒楼改成的钱行里里外外巡查许久,也没找到任何不满之处。

“备轿。”

赵大人对着下人吩咐一声,便大步朝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