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又掏出了一本存折

看着父母一脸警惕的模样,陈遇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走上前,一边从母亲手里接过她肩上的工具包,一边摇头道:“真就没事,我还不能长大了啊?”

朱翠兰狐疑地瞥了他一眼,将信将疑地坐到沙发上,顺手习惯性的拍了拍布艺沙发套,“你这孩子,从小就没正经过,说什么都不信。”

陈德海则没那么快放松警惕,脱了沾满水泥点子的外套,洗了手才走到餐桌前坐下,盯着桌上的菜看了半天,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眉头一挑:“嗯……味道不错啊?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

“自学成才。”陈遇笑着落座,给爸妈各盛了一碗汤。

朱翠兰听他说得认真,表情柔和了些,夹了一口青椒土豆丝尝了尝,点点头:“还行,比你爸做的好吃。”

旁边的陈德海忍不住嘴角一抽,想要反驳,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气氛慢慢热络起来,屋子里飘着饭菜香。

吃完饭,陈遇收拾碗筷的时候,陈德海在客厅里抽烟,烟圈一圈圈地升腾,眼神却时不时往厨房这边瞟。终于,在陈遇擦完桌子、拎着垃圾袋出来时,他开口了:“说吧,到底怎么回事?考得咋样?”

陈遇笑了笑,把垃圾扔进院角的桶里,而后坐在父亲对面的旧木凳上:“成绩还可以,本科线应该没问题。”

“真的?”朱翠兰立刻放下抹布,走过来站到两人中间,声音都提高了几分,“你是真考上大学了?”

陈遇点头:“英语作文有点超常发挥,数学也稳住了。”

朱翠兰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一把抓住陈遇的手:“哎哟,我的乖乖,你可真是给我们争气了!你要早几年有这出息,我和你爸也不用天天风吹日晒干这些苦活儿了。”

陈德海则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消化喜讯,接着把手里的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这对家里来说的确是件了不得的大喜事。

江北农场这块教育资源不能同市里相提并论,既没有名校也没有名师,这一届能走出一二十个本科生算是很不错了。

“上大学要不少学费和生活费吧?”陈德海忽然问道。

听到这话,陈遇看着父亲那张布满风霜的脸,心里一阵酸涩。

前世他虽然混得不算差,但二老享福已经是好久之后的事情了,这辈子他可等不了那么久。

“爸,不用愁。”陈遇语气坚定,“暑假也没什么事,我打算去市里找个临时工,攒点钱。”

“你做什么事?”朱翠兰皱眉,“别瞎折腾,好好想想大学的事儿。”

陈遇知道她担心什么,无非是怕被骗又或者学坏。

这个时代普通家庭的孩子出路有限,父母最怕的就是你不按常理出牌。

但陈遇知道,现在正是风口期。错过这个时间窗口,想要积攒第一桶金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他可等不及。

另外,他也不打算一五一十将创业的事情告诉二老,省的让他们操心。

“哎呀,这暑假还两三个月呢,我总不能吃了睡睡了吃吧?再说张鹏飞也和我一起。”

听到儿子的坚持,朱翠兰扭头看向一家之主。

陈德海沉默了许久,最终点头:“那你小心点,别被骗了,也别惹出什么乱子来。”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陈遇在他们眼里还是个孩子,说不担心是假的。但同样也有一份欣喜,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朱翠兰拉着他胳膊,欲言又止,最后道:“那你找到工作,我要跟着去看看的。”

……

下午,正在卧室里闭眼假寐的陈遇听到堂屋传来的关门声,立马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起床。

而后,他小心翼翼的走到父母卧室的门口,轻轻推了推,见没上锁,脸上顿时涌出一阵喜色。

推门进入后,遵循模糊的记忆,打开床边的衣柜,接着一层层的翻找。

不一会儿,一张邮政储蓄的红本存折跃然手上。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创业不能没有本钱,尽管有张鹏飞那一万,也还远远不够。

免租期仅有十天,根本不够人员培训和筹备启动的。

一旦付掉第一期的12000元租金,身上连吃饭的钱都没了,更不谈给代练们发工资。

没办法,陈遇也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将存折揣进兜里,陈遇走进卫生间,对着镜子照了照,而后嘀咕了起来:“年轻是年轻,帅也是帅的,就是打扮的太不咋地了。”

没办法,这个年代的审美就是如此。

搁在二十年后,看这个时代明星的老照片都感觉有些不伦不类。

既没有八九十年代的靓丽,也没有二零年代的时尚,纯粹是被韩流和杀马特给带偏路子了。

这让陈遇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唔,这身衣服也要换一换。”

现在大小是个老板了,再穿着校服或者学生装,多少会被人看轻,被觉得不靠谱。

这就好比那些做生意的,兜里实际上没几个子儿,但必须买一辆豪车充门脸,才敢出门谈生意。

否则人家觉得你没实力!

又对着镜子照了一阵后,陈遇才终于舍得出门。

青春还是好啊,皮肤嫩的能掐出一把水来,再也没有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暗疮、毛孔粗大、斑。

更叫人高兴的是那感人的发量。

即便陈遇后来多注意保养,但家族遗传在那摆着,一个脂溢性脱发跑不了,还好只是弥漫性的,而非地中海。

为此,后来的陈遇成了米诺地尔的忠实用户……

出门第一站,陈遇直奔邮政储蓄银行,先取了一千元出来。

存折上总共就24000元,是陈家的全部家当,一时半会儿用不上,陈遇也不可能取了一堆现金放在身上。

好在这年头,取款有存折即可,不需要本人亲自来,小额也无需身份证,有密码就行。

至于密码……

做儿子的还能不知道老妈的密码?

陈遇按照记忆,仅仅试了两次就找到了正确的密码。

“还好这年头还没电诈,否则取大额现金估计要被问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