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人,死亡超过31万人。我国肿瘤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新发子宫颈癌11.1万人,死亡3.4万人。自2000年以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子宫颈癌是迄今人类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90%以上的子宫颈癌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相关。从HPV持续感染到子宫颈癌出现一般需要10~20年,而通过观察和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癌症早期,从而可针对HPV感染和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追踪和治疗。可以说,这在客观上为子宫颈癌的预防赢得了宝贵时间。

WHO推荐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包括HPV疫苗接种和子宫颈癌筛查。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都已在中国上市。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的HPV感染,从而大大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子宫颈癌也已成为首个可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的癌症。由于子宫颈癌的可预防性,WHO已向全球发出“行动起来,消除子宫颈癌”的呼吁。

虽然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但中国女性对于子宫颈癌的可预防性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程度普遍较低,主动接受子宫颈癌筛查的比例较低,HPV疫苗接种的知识和意愿欠缺,科学系统地普及子宫颈癌防控相关知识迫在眉睫。

为推动子宫颈癌防治的科普专家队伍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科学规范地传播子宫颈癌的预防控制知识,提高公众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意识,中华预防医学会于2017年发起中国子宫颈癌预防控制科普项目,并成立了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多位全国知名的妇产科学、妇女保健学、流行病学专家编写了《中国宫颈癌预防控制指导手册》,受到了专业人员的广泛好评。

为使防治知识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也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宣传,在《中国宫颈癌预防控制指导手册》基础上,我们特别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子宫颈癌防控早知道》。本书采用半文半图的排版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漫画,把知识与趣味相融合,详细阐述了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和高危因素,解读子宫颈癌的三级防控策略,并对子宫颈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了关注。

本书可供大众阅读,也适合在校学生、各级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习使用。相信本书将成为广大育龄女性远离以及战胜子宫颈癌的好帮手!

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