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饮食更多样化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来源,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可完全保证6月龄以内的婴儿对营养及生长发育的需求,如母亲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采用混合喂养或单纯的配方奶喂哺也能满足6月龄以内婴儿的生长发育。

6月龄后,虽然母乳/配方奶仍然是婴儿主要的营养来源,但其摄入已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能量和营养,尤其是对铁、锌、维生素B6、维生素C等的需求。婴儿满6月龄时必须尽快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此外,在这一阶段适时添加与婴幼儿发育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口味、不同质地和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促进婴幼儿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的发育,锻炼其口腔运动能力,包括舌头的活动、啃咬、咀嚼、吞咽等,并有助于其神经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由于不同种类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不同,因此,只有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其中谷物类食物,如米粉、稠粥、软饭、面条等,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能量,但除了婴儿强化米粉外,一般缺乏铁、锌、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动物性食物,如鸡蛋、瘦肉、肝脏、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维生素A等,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多样的口味和质地,有助于婴幼儿学习和适应食物不同的味道、质地等;豆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补充来源;植物油和脂肪可提供能量以及必需脂肪酸。

各种食物的添加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逐步添加食物种类,一般首先引入含铁米粉,再逐渐加入水果、蔬菜、肉类及禽蛋类。

(2)选择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3)每种食物的添加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4)进食每种新食物后需观察1周左右时间,判断有无过敏或不耐受表现。

(5)根据国情和家情调整添加的食物种类,不完全照搬他人及国外经验。

(6)不强求添加的食物面面俱到,保证每一大类食物的摄入量即可。

(7)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食物添加合适与否的最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