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路径手册(第2版)
- 王兰兰 蔡蓓主编
- 456字
- 2025-03-14 18:39:29
四、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
PT和APTT均延长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病、严重维生素K缺乏、共同途径凝血因子(FⅠ、FⅡ、FⅤ、FⅩ)缺乏、大剂量的肝素或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实验室检查PT、APTT同时延长时,考虑遗传性或获得性共同途径凝血因子(FⅠ、FⅡ、FⅤ、FⅩ)缺陷。遗传性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缺乏较少见,获得性原因包括大剂量抗凝药物的使用、严重维生素K缺乏、严重肝脏疾病、DIC(凝血因子消耗期)、部分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因子抑制物和狼疮抗凝物存在,其鉴别诊断涉及以下实验(图4-4)。
参考范围:
●PT检测:手工法,男性11~13.7s,女性11~14.3s;仪器法,不同品牌仪器及试剂间结果差异较大,需各实验室自行制定,本实验室为9.6~12.8s。INR依ISI不同而异,一般在1.0~2.0,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0.82~1.15(1.00±0.05)。
●APTT测定:手工法,男性 31.5~43.5s,女性 32~43s;仪器法,不同品牌仪器及试剂间结果差异较大,需各实验室自行制定,本实验室为24.8~33.8s。
●纤维蛋白原(FIB)检测:2.0~4.0g/L。
●D-二聚体(D-dimer)检测:<0.55mg/L FEU。

图4-4 PT、APTT均延长的实验室检查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