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路径手册(第2版)
- 王兰兰 蔡蓓主编
- 452字
- 2025-03-14 18:39:30
八、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血小板在正常止血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以及其促进血液凝固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由于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促凝活性缺陷,血小板结构改变或生物化学成分异常,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而出血。此外,结缔组织异常、vWF异常也可影响血小板功能。根据病因,可将血小板功能缺陷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图4-8)。
参考范围:
●出血器测定出血时间(TBT):6.9±2.1min。
●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小板无力症、重度血小板减少、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凝血障碍、异常球蛋白血症等情况下血块回缩减少;纤维蛋白原增高时血块回缩迟缓;血小板阿司匹林样缺陷、贮存池病及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块回缩正常。
●血小板聚集试验:浓度6×10-6mol/L的ADP是最大聚集率为35.2%±13.5%,坡度为63.9°±22.2°。浓度4.5×10-5mol/L的肾上腺素可引起双向聚集曲线,此时第一相最大聚集率为20.3%±4.8%,坡度为61.9°±32.9°。
●vWF抗原(vWF:Ag)检测:107.5%±29.6%(笔者实验室为60%~120%)。
●vWF胶原结合分析(vWF:CB)检测:50%~400%。

图4-8 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