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生化检验案例分析
- 张秀明 李朝阳主编
- 1510字
- 2025-03-19 14:58:39
案例12 急诊检验严重脂血案例
一、案例说明
2020年03月13日,在我院急诊检验组发现一管严重脂血的样本(图2-8)。目前诊断为腹痛待查,考虑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查阅患者病历:男性患者,46岁,当天9:54急诊科就诊。主诉:上腹痛4小时,伴嗳气反酸盗汗。既往史:2年前发现“胰腺炎”病史,住院治疗后痊愈。有高血压病史,有烟酒嗜好。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5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3/115mmHg。神清,精神疲倦,急性面容,自主体位,对答切题。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及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4.13×109/L,RBC#5.55×1012/L,Hb171g/L,PLT#17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1.56×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0.2mg/L。生化检查:GLU6.21mmol/L,血清淀粉酶(AMY)779U/L,脂肪酶(LPS)5 480U/L。尿常规、肝功、肾功、心肌三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消化内科会诊后诊断为复发性胰腺炎,转入消化科住院治疗。

图2-8 严重脂血的生化样本
二、案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发病主要原因之一是胆道梗阻及反流,如胆道疾病(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胰管阻塞;二是胰酶分泌增加,暴饮暴食、酗酒等,胰腺过量分泌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管内压增高、破裂、胰液外溢。三是TG>11.3mmol/L,极易发生高脂血症。TG<5.65mmo/L风险减小。淀粉酶(AMY)测定:血清6~8小时升高,尿12~24小时升高;脂肪酶(LPS)测定:升高较迟,72~96小时达高峰,早期价值不如AMY,特异性优于后者;血钙(Ca)测定:低钙多见于出血坏死型,钙与脂肪分解后产生的脂肪酸结合成脂肪酸钙。低钙与病情正相关,Ca<1.75mmol/L提示病情严重。对于脂血标本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1.生理盐水稀释法
大部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具有自动稀释、自动换算功能;也可以先手工稀释,再将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本空白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但是该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脂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特别是要注意样本稀释后由于基质效应而导致测定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2.乙醚抽提法
在高脂血样本中加入乙醚,振荡混匀后离心,可有效地将样本中的TG等脂溶性物质萃取出来。但是,由于该方法加入了新的化学物质,会对有些检验项目的测定产生影响。
3.沉淀分离法
该方法来源于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即联合使用磷钨酸镁沉淀剂和聚乙二醇硫酸葡聚糖沉淀剂,沉淀血清中的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lp(a)。该方法对部分检验项目的测定会产生影响,且操作繁琐,因此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干化学法
干化学分析仪是采用以Kubleka-Munk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多层薄膜的固相试剂技术,将发生在液相反应物中的反应,转移到一个固相载体上,利用反射光度法和基于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差示电位法进行检测的一类新型仪器。当全血通过多层薄膜的固相时,血细胞、脂浊微粒等物质可以被阻截,因此该法亦可有效地去除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
5.高速离心法
将脂浊血清加盖密封,经13 000转高速离心5分钟后,血清可以分成两层,吸取下层的血清进行临床生化测定,适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测定指标的测定。但该法设备要求较高,中小医疗机构没有高速离心机,限制了该法的使用。
三、评价
急诊检验常用干化法和高速离心法,此患者生化的结果第1次用干化法测定AMY779U/L,LPS5 480U/L,第2次高速离心后AMY1 034U/L,LPS13 362U/L,离心后上限差不多高了2倍,其他指标无差异。所以严重脂血样本用干化法测试对疾病的诊断是没问题的,但要用做观察疗效还是建议用高速离心法。建议各急诊检验室配置一台小型高速离心机(图2-9),生化和凝血都能派上大用场。

图2-9 小型高速离心机
(佘吉佳 编,
顾大勇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