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表器官超声造影图鉴
- 罗渝昆 罗葆明主编
- 1010字
- 2025-03-18 22:52:22
第一章 甲状腺 JIAZHUANGXIAN
第一节 甲状腺超声造影概述
一、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方法
超声造影技术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利用血流背向散射信号及微泡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获得对比增强图像,实时动态观察组织的微血流灌注情况,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甲状腺超声造影在临床工作中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部位的判断、甲状腺结节消融术后疗效的评估等。
超声造影剂经外周静脉快速团注,每次用量1.2~2.4ml(用量以造影效果达到最佳为宜),如需多次注射,间隔时间应>10min,以保证循环中的微泡已经清除。选定甲状腺病灶最大切面或血流最丰富切面,切换至造影模式。选择预设的甲状腺造影条件,MI为0.05~0.08,聚焦置于病灶深部边缘,调整增益抑制甲状腺背景回声,维持气管、筋膜等在可见水平。保持探头位置、体位不变,同时嘱患者不做吞咽动作,避免深呼吸对超声造影的影响,连续实时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并进行图像存储。
甲状腺超声造影主要观察四个方面。①增强水平:以病变周围甲状腺实质增强程度为参照,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及无增强;②增强时间:以病变周围甲状腺实质开始增强时间为参照,分为早增强、同步增强及晚增强;③增强模式:分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及环状增强;④增强方向:分为向心性增强、离心性增强及弥漫性增强。
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对甲状腺感兴趣区的造影特征进行分析,是实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可以根据时间-强度曲线的形态判断病变的性质,也可以对曲线的声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二、正常甲状腺超声造影
1.常规超声图像
甲状腺实质呈均匀等回声,高于颈部带状肌回声水平;甲状腺周围是由甲状腺真被膜和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边界清晰。颈前正中横切面显示甲状腺呈马蹄形或蝶形,两叶较厚,位于气管两侧,中间由较薄的峡部相连,见图1-1-1A;颈部纵切面显示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见图1-1-1B。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甲状腺实质内散在点状及条状血流信号,见图1-1-1C。
2.超声造影图像
甲状腺实质整体同步开始增强,分布均匀,达峰后呈弥漫性均匀等增强,增强晚期同步消退,见图1-1-2、ER1-1-1。



图1-1-1 正常甲状腺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



图1-1-2 正常甲状腺超声造影图
A.甲状腺造影12s图像;B.甲状腺造影16s图像;C.甲状腺造影36s图像

ER1-1-1 正常甲状腺超声造影视频
视频注解:甲状腺呈快速均匀高增强,达峰后均匀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