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影像疑难病例解析
- 蓝博文 代海洋 杨健主编
- 1888字
- 2025-03-14 18:50:21
1-10 血管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男,66岁,双下肢麻木及站立不稳2年。颈椎MRI检查提示“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专科情况: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浅表感觉双侧对称、无明显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资料(图1-10-1)

T1WI

T2WI

T2 FLAIR

DWI(b=1000s/mm2)

ADC

增强横断位

增强矢状位

增强冠状位
图1-10-1
诊断思路分析
一、定位征象
左侧小脑扁桃体区占位,病灶紧邻桥小脑脚池,主要定位征象有:
(1)直接征象:
MRI图像显示病灶主体位于左侧小脑半球扁桃体,与延髓左侧缘之间尚有窄带样间隙(图1-10-1A、C白箭),边界清晰,无明显侵犯征象。
(2)间接征象:
左侧小脑半球邻近脑回肿胀,左侧小脑半球见“条纹征”(图1-10-1B白箭)。
综合上述征象,肿块定位于左侧小脑扁桃体。
二、定性征象
1.基本征象
MRI显示瘤呈囊实性,实性成分呈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T1WI低、T2WI高信号,DWI实性成分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邻近左侧小脑半球见斑片状水肿灶。
2.特征性征象
(1)肿瘤多呈囊实性,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实性附壁结节,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提示血供丰富。
(2)强化结节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影(图1-10-1F、G白箭),提示血管源性肿瘤可能。
三、综合诊断
老年男性患者,颈椎MRI检查提示“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影”,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侧小脑扁桃体占位,病灶呈囊实性肿块,可见明显强化附壁结节,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影。综合上述资料考虑为小脑扁桃体良性肿瘤性病变,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四、鉴别诊断
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为小儿最常见的胶质瘤,WHO Ⅰ级,最常见于小脑,发病年龄多为出生后至20岁前,以0~9岁为高峰。常见症状为躯干共济失调、头痛、恶心、呕吐等。多为边界清晰、囊实混合以囊性为主的占位病变,周围很少见水肿和钙化,壁结节可较大,多朝向软脑膜方向,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弥散不受限,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包膜可见轻度环形强化。
2.脉络丛乳头状瘤
儿童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成人多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分泌脑脊液可造成脑积水。肿瘤边界清楚,边缘不光整,呈桑葚状、菜花状、分叶状或类圆形实性肿块,呈粗糙颗粒状。CT呈等或稍高密度,可伴有钙化,囊变及坏死少见。MRI上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T2 FLAIR呈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强化,瘤体内可见桑葚状、细小颗粒状低强化区。
3.室管膜瘤
年龄分布呈双峰样,好发于1~5岁儿童和20~30岁青年,男性多见。大多数起源于第四脑室底部,瘤周的脑脊液间隙多位于瘤体的后侧方,有沿第四脑室侧孔及中孔往外钻的习性,对周围的脑实质主要是压迫而不是浸润,钙化常见,可伴有出血、囊变和坏死。MRI多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DWI多为等或略高信号,强化程度较高。
临床证据
1.术中探查
牵拉小脑下极,暴露左侧小脑扁桃体,抬高左侧小脑扁桃体,见其腹侧贴近脑干处有一黄色占位,质稍韧,极易出血,即给予完整切除肿物,送冰冻病理,提示血管母细胞瘤。
2.病理结果
镜下所见:肿瘤主要由大量形状不一的毛细血管和富于脂质的间质细胞构成,另见少量小脑组织(图1-10-2)。

图1-10-2
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组织(血管壁)Vim(+),CD34(+),F8(+),GFAP(-),NSE(-),EMA(-),Ki67index约5%。
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结果,病变符合血管母细胞瘤。
病例综述
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起源于中胚层的胚胎组织,是一种少见又富含血管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好发于幕下,其次为脑干及脊髓,亦可见于幕上。占颅内肿瘤的1%~2%,占幕下肿瘤的7%。HB好发于成年人,发病高峰在35~45岁,男性多见,男女比为2∶1。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类为血管来源的肿瘤,WHO分级为Ⅰ级。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缓慢进行性颅内压升高,伴有一侧小脑功能障碍,如头痛、头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等,少数患者可有红细胞增多症。HB可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实质型及单纯囊型,其中大囊小结节型最常见,且多发生于小脑半球;实质型少见,多发生于脑干、小脑蚓及脊髓。HB的临床及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
(1)好发于成年男性,常有缓慢进行性颅内压升高,伴有一侧小脑功能障碍。
(2)肿瘤常为单发,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征,囊腔张力高,边界清楚,边缘光整,囊腔常呈长T1、长T2信号,T2 FLAIR呈等或稍低信号,壁结节小,附于一侧囊壁,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但信号强度低于囊腔,壁结节内及瘤周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
(3)增强扫描后壁结节显著均匀强化,囊液及囊壁不强化,瘤周多轻度水肿。
重要提示
本病例诊断核心点:左侧小脑扁桃体囊实性肿块,伴明显强化附壁结节及增粗、迂曲血管影,需要考虑HB可能。
(林文俊 唐润辉 蓝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