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影像疑难病例解析
- 蓝博文 代海洋 杨健主编
- 1970字
- 2025-03-14 18:50:23
1-15 异位脑膜瘤

临床资料
女,67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伴有头晕,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无眼红、眼痛、发痒、畏光、流泪,无恶心、呕吐等。专科检查:右侧球结膜充血,玻璃体轻度混浊,右侧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红,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清。双眼B超见双眼玻璃体混浊。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计数3.47×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0U/L(↑);余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资料(图1-15-1)

CT平扫

CT骨窗

T1WI

T2WI

T2 FLAIR

DWI(b=1000s/mm2)

增强横断位

增强矢状位
图1-15-1
诊断思路分析
一、定位征象
本例软组织肿块主体位于蝶窦,向前突向后组筛窦,蝶窦后壁骨质完整,侧壁海绵窦结构未见异常,下壁鼻咽黏膜无增厚,顶部脑实质未见明显受累。综上,肿块倾向来源于蝶窦。
二、定性征象
1.基本征象
蝶窦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突向后组筛窦,CT密度较高,邻近骨质增生、硬化明显,右侧视神经管变窄;T1WI呈等信号,T2WI及T2 FLAIR为等、稍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均匀强化。
2.特征性征象
(1)肿块信号均匀,T1WI、T2WI及T2 FLAIR以等信号为主。
(2)增强后中等均匀强化,且DWI呈等信号,提示肿块无扩散受限。
(3)蝶窦骨质增生、硬化,致右侧视神经管狭窄、视神经受压引起视力下降,提示倾向良性肿瘤。
(4)脑膜尾征:颅底脑膜增厚、强化(图1-15-1H白箭),提示脑膜受累可能。
三、综合诊断
中老年女性,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个月。影像学检查发现蝶窦病变,信号均匀,蝶窦骨质增生硬化明显,肿块无弥散受限,增强后均匀强化并见脑膜尾征,综合上述资料考虑为蝶窦良性肿瘤,异位脑膜瘤可能性大。
四、鉴别诊断
1.慢性蝶窦炎
蝶窦黏膜增厚,可见积脓积液,受持续性炎症刺激可导致窦腔骨壁硬化增厚,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形成。
2.骨化性纤维瘤
青少年男性多见,常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可见骨化影及相对低密度而均质的软组织肿块影,外形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无囊变区,强化程度相对较轻。
3.血管瘤
多见于鼻腔,鼻窦者较少见。常反复出血,有时可见高密度静脉石,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部分可见粗大的引流血管。
4.蝶窦恶性肿瘤
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常有骨质破坏,鳞癌呈浸润性破坏,窦腔扩大不明显;囊腺癌呈膨胀性骨质吸收,窦腔扩大,呈多囊状改变,并可沿视神经呈跳跃不规则条束状生长,增强扫描肿瘤中度不均匀强化。
临床证据
1.术中探查
取右侧单鼻孔入路,先予肾上腺素盐水棉片收缩鼻腔黏膜,置入鼻窥撑开鼻腔,找到中鼻甲,再次碘伏消毒术野。导入观察镜,于神经内镜下操作。在中鼻甲相对应处向下切开鼻中隔黏膜,长约2.0cm,剥离鼻中隔黏膜,见蝶窦前壁,磨除蝶窦前壁并扩大骨窗,见肿瘤侵犯长入蝶窦,探查见肿瘤质硬,钙化明显,并夹杂有少量灰白色鱼肉样组织,血供不丰富,取瘤钳夹取部分病变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示脑膜瘤(WHO Ⅰ级)。磨头配合吸引器、刮圈分块切除蝶窦内肿瘤,向前开放后组筛窦,辨认右侧视神经管并磨开视神经管下壁及部分外侧壁,小心保护视神经。考虑肿瘤骨化明显,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全切困难,为避免过多骚扰正常组织决定予残留部分肿瘤组织,出血点予棉片压迫止血后,再取明胶海绵填塞修补瘤腔和鞍底、蝶窦,止血效果良好。
2.病理结果
镜下所见:鞍区占位符合脑膜瘤(WHO Ⅰ级)(图1-15-2)。
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EMA(+)、Vim(+)、PR(+),余GFAP、S-100、P53均(-),Ki67index<2%。

图1-15-2
病例综述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一般诊断可能来源于硬膜成纤维细胞或软脑膜细胞,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异位脑膜瘤(ectopic meningioma,EM)比较罕见,仅占脑膜瘤的1%~2%,大部分为个例报道,以中年较多,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眼眶内、头皮及皮下组织、颅骨、鼻窦、鼻腔、脑实质内、硬脑膜外、腮腺、胸腔、肾上腺、手指等。EM影像学表现与其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有关,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容易误诊,不同部位的EM表现为:
(1)鼻旁窦异位脑膜瘤:CT表现为较高的混杂密度影,灶周有环形骨化,瘤体可出现条片状不规则钙化灶。MRI肿瘤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中等显著强化。
(2)颅骨异位脑膜瘤:常见骨质增生,少见膨胀性改变或溶骨性破坏。增生性的异位脑膜瘤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溶骨性破坏的异位脑膜瘤T1WI表现为与大脑皮层相似的信号强度,可不均匀,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强化。
(3)眼眶内的异位脑膜瘤:CT可见贴附或包绕视神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平扫呈均匀略高密度,部分可见瘤内钙化,边界清晰锐利。MRI表现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影,信号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轴位像上可见“双轨征”。
重要提示
本病例诊断核心点:蝶窦肿块信号均匀,邻近骨质增生、硬化,增强后均匀强化并见脑膜尾征,结合临床上因蝶窦骨质增生、硬化可引起右侧视神经管狭窄、视神经受压,导致患者视力减退,可考虑EM的诊断。
(唐润辉 代海洋 蓝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