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先农坛
先农坛,初名山川坛,位于永定门内大街西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山川、神祇、太岁诸神的场所。
先农坛祭坛位于内坛墙西北处,是一层方形砖石结构平台,四丈七尺
,即15米多见方,高四尺五寸
,即1.5米,四面各有八级台阶。
坛北有红墙院落,正殿五间,坐北朝南,供奉先农牌位,东配殿为神库,西配殿为神厨。
坛西北有宰牲亭,为重檐悬山式屋顶。
太岁坛,又名太岁殿,位于先农坛东北。明嘉靖八年(1529)设坛露祭,十一年(1532)建太岁殿。太岁殿主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前有三出石阶,各六级。东西配殿各十一间,前出廊,有四级石阶。倒座南殿面阔七间,为拜殿。拜殿东南有燎炉,西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太岁神乃值年之神,每年立春或遇水旱等都要祭祀。
神祇坛,位于太岁殿正南,坐北朝南,前后有门,绕以红墙,南门称神祇坛门,北门称雩(yú)坛门。红墙内有坛两座,东为天神坛,西为地祇坛,均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
天神坛坐北朝南,为砖石方坛,五丈见方,高四尺五寸五分,四面有台阶,各九级,四周有围墙,东、北、西各一门,南为三门,均为石雕棂星门。坛北有云形石龛四座,分别是风、雨、雷、电四神。
地祇坛坐南朝北,也是砖石方坛,面阔十丈,进深六丈,高四尺,四面各有台阶,每个台阶各六级。坛四周砖砌围墙,棂星门与天神坛数目相同。坛南有五个石龛,刻有五岳、五镇、五山神、四海、四渎。龛下四周凿有水池。坛东西各有两个石龛,刻有京畿山川神和天下山川神。
在先农坛内,还有皇帝视察农耕的观耕台、皇帝示范亲耕的一亩三分地,以及皇帝主祭神灵前沐浴吃斋的斋宫—庆成宫。

先农坛太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