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记住他的模样——
- 从五丈原卧龙逢生,建千年世家
- 牛奶糖糖糖
- 2023字
- 2025-04-12 11:36:14
山道崎岖,雾气弥漫。
子午谷的清晨总是会来的更晚一些…
天光被两侧高耸的崖壁切割成细碎的亮斑,洒在艰涩难行的山道上。
蜀汉军队则如一条长蛇,在谷底缓缓蠕动。
“咳咳咳…咳咳咳…”
咳嗽声从一辆小巧的马车中传出,撕碎了清晨的宁静,也让所有急行的蜀军将士心情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儿。
“停…停——”
同行的中护军费祎连忙呼喊,整个急行的队伍…总算停下了脚步。
“咳咳…咳咳…”
咳声还在继续,单单今早这就已经是第七次了,而发出这咳声…除了坐在马车内的诸葛丞相外?还能有谁?
神游太虚也好,生命力的顽强也罢,他那本已经见好的身体,却因为几日子午谷的急行…再一次、迅速的急转直下。
“怎么停了呢?”姜维匆匆赶到,他望向费祎,“丞相有令,只在傍晚休整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均是急行,不能停滞!你怎么…”
“军令是军令,可是…丞相的身体…”费祎说着话,余光望向马车的方向。
而这…只“丞相的身体”五个字,便使得姜维的心情刹那间动摇了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泥泞的山路上,木牛流马的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打滑,士兵们不得不分出人手推车前行。
这条子午谷道的确难走…恰恰又遇到阴雨天气,行军速度比预期已经慢了至少两成。
“还是要急行,不能停…”
姜维几乎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狠狠的嘣出来的。
“啊…”费祎大惊,眼眸始终留在那马车处,“这山道,这阴雨,丞相他的身子扛不住的…”
这时,在一阵咳声中,马车的帘子突然被掀开。
诸葛亮苍白的面容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很难想象,只是经历了十日的子午谷急行,他的神色就黯沉了许多,苍白的脸色,瘦削的脸颊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可他的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一如既往的燃烧着某种执着的火焰。
“不用管我的身子!”诸葛亮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只管急行。我的身子我清楚,能撑到长安——”
费祎还在劝,“如今…这子午谷道路险峻,连日阴雨,若再急行,丞相你的身子…丞相千万要保重身体啊!丞相的身体可远比那长安更重要百倍、千倍!”
费祎的话让诸葛亮的眉眼出现了细微的松动。
可很快,这份眼芒恢复了坚毅,这就像是一份矢志不渝的坚守与坚持。
“急行——”
“丞相!”
费祎还想劝,却被姜维拦住,他的目光与诸葛亮短暂相接,老师那双眼睛里深藏的焦虑,他一眼就看破。
他幽幽的叹息道:“你就下令急行吧。丞相的心思...你、我还不懂么?我们在急行往长安,可曹爽与他的十万大军也在向长安奔袭,这种境况下,丞相不到长安,心里如何能踏实呢?”
这…
唉!唉——
这一刻,费祎那到嘴边的提醒与劝诫的话,最终只能化作一声长叹,调转马头…去传达丞相的军令。
他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嘶吼:
“急行、急行——”
倒是姜维,他注意到诸葛亮转身回马车内的时候,指节发白,那藏在手心里的帕子上…赫然染上一抹刺红的鲜血。
“丞相…”
姜维追进了诸葛亮的马车。
诸葛亮猜到姜维识破了什么,他幽幽的说,“伯约,你无需多言…”
“对我而言,先帝临终托付时的眼神,二十年来夜不能寐的愧疚,还有那一次次北伐无功而返的挫败...这一次,便是拼上我的性命,也必须成功——”
…
…
蜀中,成都,皇宫内的天子刘禅激动的手舞足蹈。
“不愧是相父…长安轻而易举就攻陷了!”
“攻克长安,这是好事儿,这是幸事,朕要替相父大宴群臣,朕要普天同庆,朕要犒赏三军…朕要…”
也难怪他如此激动。
相父还活着,长安攻克,这一条条的好消息…让原本正在举行国葬、哀伤不已,整日颓然、惶惶然,整个人仿佛都要垮掉的刘禅一下子就振作了起来。
对于刘禅来说,他从来不在乎魏帝曹睿是不是英主?
他也不在乎吴地的孙权是不是包藏祸心?
这些都不是他该操心的…
他操心的问题从来只有一个,那就只要他的相父还在,那么他谁都不怕。
“大宴,大宴…对了,国库还有钱粮么?”
与刘禅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
杨仪显得冷静许多,“陛下,冷静些…冷静些…”
杨仪接着劝道:“如今长安虽克,可是坚守长安…不比攻下长安轻松,何况…现在正直非常时刻,丞相假死…只有我们几人知晓,不易大肆宣扬…更不能普天同庆啊!”
“噢…”刘禅连连点头,“还是杨长史想的周全…不过…相父既攻下了长安,那就一定有办法也能守住长安,朕相信相父…只是,相父在前线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如此辛苦,朕也想替他做点什么…朕总得为他做点什么吧?”
刘禅只是菜,他从来都不坏…
事实上,他真的把诸葛亮当成父亲看待的,也会如同每一个儿子一般,看到老父亲辛苦,想要为老父亲力所能及的做点什么…
“陛下好好完成丞相交代的学业,便是对丞相最大的宽慰。”
“不对,不对!”刘禅连连摆手,他恍然想到了什么,“朕知道能为相父做些什么了,相父把救命恩人的画像送来,朕可以亲手为画装裱,朕还可以亲手去为这画中人雕铸…”
“父亲教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父亦是知恩图报的人,相父顾不得的感激恩人,朕替他去感激…”
“朕这就召集蜀中最好的匠人,朕要用蜀江中的水,在汉宫中雕铸相父恩人的石像,朕要让相父的画千年流传下去,朕要让相父恩人的石雕…屹立不倒,一代代的传下去,朕要让后世所有人都与朕一样,感激他,也记着他的模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