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你跟他们不一样——
- 从五丈原卧龙逢生,建千年世家
- 牛奶糖糖糖
- 2466字
- 2025-04-12 21:08:56
蜀国的匠人聚在一块儿,七嘴八舌的在议论着什么。
“雕刻人像的话,如果是浮雕会简单一些,墓阙、石兽经常用这种手法!我们也更有把握一些。”
“圆雕的话…也不是不可以,难度会更大,但头部与发饰这些细微的部位能雕的更精密一些。”
“你们搞清楚,陛下要的可不是浮雕,而是大型石雕,陛下的意思足足要雕一丈高,这样的话‘斜刀技法’就没什么用了,只有一种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粗凿大型,再以阴线补充细节!”
就在刚刚,季汉皇帝刘禅召集蜀中所有的能工巧匠。
就一件事儿,按照诸葛丞相图卷中绘制的人形,雕刻出一个人像,且因为是要立在蜀中汉皇宫内,要求栩栩如生,高度过丈。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雕刻技艺并不发达的古代,一丈高的人像,还要栩栩如生,这中间涉及到的雕刻技艺、难度之高,让人咂舌。
可偏偏,这事儿又是刘禅陛下亲自过问,且亲自主导…
故而,这些匠人可谓是挖空心思,一次次的论证,不厌其烦的探讨…思虑具体的方案。
原本,正直他们在雕铸上议论纷纷之时…
“嘶…”
一声轻轻的感叹从一个年轻匠人口中发出。
这人是李撰,既是匠艺大师,又是蜀汉工官,曾主持修建蜀汉宫廷及成都城防工事,甚至还参与过木牛流马的批量制造,是蜀汉工坊中仅次于“将作大匠”的属官。
他一感叹,立刻就引起了其它匠人的注意。
“李掌事…何故感叹哪?是陛下要求的丈余人像雕刻…难以完成么?”
“不是这个!你们就没人看出些许古怪么?”
李撰指着那拓印、临摹下来的图卷提醒众人,“陛下说这幅图卷是诸葛丞相绘制的,可是…你们看,丞相绘制的这少年郎身着的服饰…有些古怪啊!”
“这儒袍就不对,咱们汉家儒袍自光武中兴以来都是直裾袍,衣襟垂直而下,不再缠绕,内穿短衣、外罩深衣…这才符合咱们的习惯,可是这少年穿的,这是单一的宽松直筒长袍,袖型夸张、直裾滥用…分明是单件长袍,这与我们穿着习惯严重不符啊!”
说到这儿,李撰接着分析,“还有材质,怎么会有这么多绣花、云纹、龙凤?头戴的应该是进贤冠…怎么他带着的却是一块儿方巾!不对…这画中人,怎么看…都不对啊!”
说到这儿,李撰略微遐想,可想着想着,又感叹道:“但既是丞相画的…又怎么可能画错呢?这衣着古怪的少年到底是谁啊?这般穿着…怎么看起来,都有些古怪!为何陛下…对他又是这般郑重其事?”
人就是这样…
一旦开始琢磨,越琢磨,就会发现越多的未知,就会浮想连天,也就开始八卦起来。
可这个话题,俨然…不适合在这里讨论。
“嘘…”只听得一声轻微的声响。
是丞相府东曹掾蒋琬。
他比出食指,示意李撰不要再问了,连带着笑着提醒一句,“既然是丞相画的,自是不会错的,至于陛下为何这般郑重其事?诸位就莫要猜测了,真相…已经在路上了,我只能提前透漏些许,这画中的少年…与丞相息息相关,也与此行我汉军夺下长安城,息息相关——”
…
…
川大历史学院的教学楼内。
一张试卷摆在了诸葛尘的面前,同样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张极具严肃的脸庞。
这是诸葛尘的历史老师,姓李…名城,四十岁,女博士!
川大历史学院有个传言,这位李导师来应聘时,是拿着族谱来的。
而其族谱上赫然写明,她乃是千年前…曾主持修建蜀汉宫廷及成都城防工事,乃至于许多城防古迹传至今日的蜀汉工官李撰的后人。
说起来…千年前的蜀汉境内有三大杰出的匠人。
其一是蒲元,他在汉中用蜀江水,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削铁如泥,被誉为神刀。
其二是郭达,蜀汉军械匠人,改良连弩结构,协助诸葛亮制作“元戎弩”,也就是诸葛连弩。
第三个就是这位李撰,相传木牛流马的研发与制造,他都有参与其中,且因为擅长“榫卯”
结构,故而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修筑城防。
当然…
按照李家族谱上记载的,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家出了不少建筑学家、结构学家,乃至于不少族人毕业于哈工大,一毕业就失踪。
直到祭祖时…这些失踪的族人,会有军车开道,可谓王者归来——
当然,是真是假,也没人去求证。
但,李城…作为李家第三十三代传人,还是个女人…
她是族谱记载的,唯一一个从事历史研究,且在如狼似虎的年纪就成为川大历史学教授的人物。
对学生异乎寻常的严格…是她的代言词——
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只要她看中的苗子,四年本科毕业后,可以免试直接成为他的研究生——
此刻,她正用那饱含着“恨铁不成钢”情绪的眼神凝视着诸葛尘。
“三十三分…诸葛尘,汉末三国的历史,你掌握的不错呀!”
“一百分的卷子,只得了三十三分?”
“咱们看看这卷子,这道题空着什么意思?诸葛亮留给刘禅一幅画卷,画的是什么?与收服长安有何关联?这不明摆着送分的题?这都答不上来嘛?”
呃…
诸葛尘感觉有点晕。
这几日发生的事儿太颠覆了…乃至于,哪怕…他已经疯狂恶补,可历史中的许多常识,依旧不能第一时间替换。
就比如…先祖诸葛武侯留给刘禅的画卷,他是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
还与攻克长安相关,诸葛亮的记忆里,长安…先祖纵观一生,都没能染指分毫…
“唉…唉…”
这时老师李城深深的叹出一口气来,她一边摇头,一边接着说,“诸葛尘,你还是诸葛家的传人呢?历史学成这副模样,对得起先人嘛?”
“诸葛尘,你跟他们不一样,我一直怎么跟你说来着?你最应该担负起…对祖辈的研究与历史的回顾,任何有关诸葛武侯的考古发现,你都应该密切的关注啊!”
“就比如诸葛亮留给刘禅的这幅人像,的确,《后汉书》、《三国志》中鲜有记载…可我多次讲到过,《华阳国志》等许多古迹是有所记载,且能形成缜密的佐证材料的!”
“而就在三个月前,诸葛亮埋葬的长安之地…考古还有重大发现,说是勘探出一个五层密封的青铜箱子!这在考古界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而根据红外线扫描,箱子里存放的是一幅画…这画,多半便是与《华阳国志》中提及的诸葛亮亲笔绘制的《恩人像》有关!”
唉…又是一声叹息,李城看着诸葛尘只觉得发愁,“下个月,这幅你先祖亲笔绘制的人像就要展览于咱们成都的历史博物馆!”
“这位诸葛亮的恩人究竟是什么模样?揭露的又是什么历史真相?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展出后连续一月的票都已经被订购一空,还好,我通过内部渠道拿到了几张票!”
“你是诸葛后人…我觉得,应该带你去看一看…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诸葛尘,你得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你跟他们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