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场管理的要素与目标

1.现场管理的要素

企业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很简单,就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转换过程,需要关注三个方面:输入、过程与输出。

从输入角度来看,需要关注企业生产的人、机、料、法、环、信息等要素。

①人作为输入的要素,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其精神状态、身体素质等,关注人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人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有效、高效地配置与使用企业人力资源。

②从设备角度来说,就是如何确保设备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③料、法、环、信息等,需要确保输入的质量与状态,使得输入要素总是处于价值创造的最佳状态,这也是现场对投入要素的基本要求,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物料管理、信息管理、工具与方法管理等。

从输出角度来看,关注产品、关注最终的结果。不管是最终市场需求的满足,还是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的满足,总是需要把产品与服务转入下一环节或阶段,所以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审视各个阶段的产品与服务,从客户角度、在客户需要的时间内提供所需数量的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输入考虑的是什么,就是质量、成本与进度。

从管理的要素或对象来阐述,一般认为现场管理包括以下要素。

①“人”。包括地面、井下、办公场所等现场管理的组织领导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操作工人、辅助工人。“人”是现场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

②“机”。即生产现场的工具、仪器、设备等。包括各类工具、用具及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运输设备、检测装置、监控设施设备等,这是组成现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③“料”。是指生产现场需用的各种材料、辅料、配件、产品等,它们是组成现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也是现场管理中数量大、变化多、难度最高的关键因素。

④“物”。指生产现场需用的其他辅助性物品和生活设施,如工具箱、更衣箱、饮料箱、消防器材、电风扇等。这是现场管理中比较繁杂,但又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也可以把“物”当作“法”或“料”的一个组成部分。

⑤“法”。是指组织现场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制度、法规、标准和技术工艺等,也就是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各种工艺规范和检测方法的制订及其实施。

⑥“环”。是指现场作业环境,包括厂房、场地、通道、作业区域的划分以及通风照明,也包括尘毒、噪声等安全和劳动卫生方面的管理。

⑦“能”。是指生产现场所需要的油、电、水、汽等动力资源,节约各类能源消耗、降低能耗成本也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把“能”当作“料”的组成部分。

⑧“信”。是指生产现场经常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要求信息渠道畅通,信息反馈迅速,如实反映生产现场的实际状态。

现场管理就是对上述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