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场管理的内容

现场是价值创造的关键场所,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来源地。生产现场包括人员、设备、工装、物料、能源、工作方法、工作场地、环境与信息等要素。只有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把这些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生产过程,才能完成加工转换的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服务,并不断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现场的要素,现场管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个方面。

①现场生产组织管理。包括现场生产组织形式的确定及改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现场生产调度、生产进度的统计分析等。

②现场技术工艺管理。包括技术图纸,工艺文件及工艺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的改革以及技术改革等的管理。

③现场质量管理。包括现场质量把关、检测控制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现场文明生产的组织实施等。很多资源开采类企业的现场质量强调的是现场工作质量与文明生产等。

④现场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设备的合理利用、安全操作等。

⑤现场物资管理。包括一切生产用材料、辅料、备品配件、产品和工具、夹具、工装模具、刃具、量具、器具、料架、监控设施等以及其他非生产用的物品的管理。

⑥现场劳动管理。包括劳动力的调度和安排,劳动定额的修订、实施,劳动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劳动纪律的执行等的管理。

⑦现场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纪律、安全设施、安全操作、防尘防毒、防火防汛以及防暑降温等管理。

⑧现场环境管理。包括厂房、场地、通道、作业区域、作业环境、厂容厂貌、通风、照明、色标等的管理。

⑨现场成本管理。包括生产批量(产量、进尺)的确定、生产周转速度的加快、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的执行(企业的消耗定额)、控制、统计与分析、材料配件的合理利用、节约节能工作的开展等。

⑩现场信息管理。包括生产过程信息、统计信息、现场环境状态信息、指令与要求等的传递、管理。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现场管理几乎包括了企业的所有部门。因此,现场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概念。

现场管理的落脚点是班组管理,工长、班组长是执行者。对于企业来说,把握好工长这个环节,其现场管理就能做好。

企业中层管理者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过程品质

①按《标准作业书》的标准要求作业。

②进行流程和工序诊断,预防非安全状态与行为。

③尽可能改善工序流程,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④将以往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新的活动里。

(2)降低成本

①在标准工时内,完成工程进度。

②减少材料、配件的使用与库存量。

③进行关键路径分析,减少工时。

④杜绝各种白干、瞎干、蛮干的行为。

(3)确保进度

①编订《进度计划》,做进度管理。

②适当调节进度,平衡工时,要保持弹性。

③确保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材料配件准时到位。

(4)确保人身安全

①强调安全守则,必要时可强制执行。

②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失效。

③万一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内组织拯救,并向领导报告。

④通风、照明、温湿度、噪声、脚手架等符合要求。

(5)调动员工积极性

①制订明确的奖惩制度,鼓励提出合理化建议。

③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发挥领导示范效应。

③关心下属身心健康,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鼓励下属自修求进,相互学习,并适时奖励。

⑤不遗余力地推进5S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