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隐藏

晨光透过黄土坡上空厚重的云层,洒在废弃厂房的铁皮屋顶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李清泽站在储藏室门口,盯着那张写着“你晚了一步”的纸条,耳边是增援警车逐渐靠近的警笛声。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指节泛白。陈若溪就在这里,几分钟前还活着,却在他快赶到时被带走。那种似曾相识的擦肩而过的无力感如一把刀,狠狠插进他的胸口。

“李队,外围已经封锁了,方圆五公里都布了岗。”小张跑过来,气喘吁吁,“技术组在分析绳子上的血迹,初步判断是新鲜的,不超过两小时。”

“两小时……”李清泽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厂房外的空地。黄土坡的地形复杂,废弃的建筑和杂草丛生的荒地提供了无数藏身之处。灰衣男不可能走远,但他显然早有准备,甚至算准了警方行动的时间。

“李队,你说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小张皱着眉,“绑架陈若溪,又留线索给我们,像是在玩猫捉老鼠。”

“他不是在玩,”李清泽冷冷地说,“他是在赤裸裸的炫耀。他想让我们知道,他比我们聪明很多。”

话音刚落,一名警员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部对讲机:“李队,东南角发现了一辆摩托车,轮胎上有新鲜泥土,可能是嫌疑人留下的。”

李清泽立刻跟了过去。摩托车停在一片灌木丛后,车身被树枝遮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车座上有一顶黑色棒球帽,和监控里灰衣男戴的那顶一模一样。他戴上手套,拿起帽子,里面夹着一张折叠的纸片。展开后,上面写着一串数字:“31.2456, 120.6789”。

“坐标?”小张凑过来,“这是哪?”

李清泽掏出手机,输入数字。地图显示,这是一个位于海市北郊的地址,距离黄土坡约四十公里,标注为“废弃仓库区”。他眯起眼睛,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灰衣男留下的每一条线索都像是在引导他,但这种引导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通知技术组,查一下这个坐标的背景,”他有点疲乏地站起身,“我们现在过去。”

北郊的废弃仓库区比黄土坡更加荒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木头味。几栋破旧的仓库歪斜地立在空地上,墙壁上爬满了藤蔓,窗户大多被木板封死。李清泽和小张带着一队警员下了车,枪已上膛,气氛开始紧张得像一根拉紧的弦。

“分三组,搜索所有仓库,”李清泽低声下令,“大家小心点,嫌疑人可能还在这里。”

警员们散开,李清泽和小张走向最靠近坐标点的仓库。推开门时,铰链发出一声刺耳的吱吱声,里面一片漆黑,只有几束光从破洞里透进来。他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地面,照出一串凌乱的脚印。脚印旁边有一摊水渍,像是刚滴上去不久。

“有人来过。”小张压低声音,手已经摸向腰间的手枪。

李清泽顺着脚印往前走,来到仓库深处。那里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和陈若溪公寓里的一模一样。旁边还有一叠照片,全是陈若溪的生活照:她在公司加班、在街边买咖啡、在公寓楼下扔垃圾……每张照片上,她的脸上都被画了一个红色的叉。

“他在监视她,而且时间不短。”李清泽拿起一张照片,背面写着日期:2025年2月10日。那已经是失踪前一个多月了。

录音机旁还有一盒磁带,标签上写着“听我说”。他按下播放键,陈若溪的声音再次响起,但这次带着明显的哭腔:“我错了,我不该那样做……我知道你恨我,可我没办法。我以为时间会让一切过去,但你还是找到了我……求求你,放过我吧。”

录音到这里中断,只剩下一阵刺耳的杂音。李清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陈若溪显然认识灰衣男,甚至知道他为什么要找她。她口中的“那件事”是什么?以为时间会让一切过去,说明她隐瞒的秘密已经过去了许久。

“李队!”小张突然喊了一声,指着墙角,“那儿有东西。”

李清泽走过去,看到墙角的地上放着一个铁盒,盒盖半开,里面露出一角泛黄的纸。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份剪报,标题写着:“海市2015年失踪案再添疑云”。文章内容提到,十年前,一名19岁的女孩刘欣怡在北郊失踪,警方搜查无果,案件至今未破。剪报旁边还有一张照片,是刘欣怡的证件照,笑容明媚,和陈若溪有几分相似。

“刘欣怡……”李清泽喃喃道,“这难道跟陈若溪有什么深层关系?”

就在这时,对讲机响了,是技术组的声音:“李队,查到坐标的背景了。这片仓库区十年前是刘欣怡失踪的最后地点,当时警方怀疑她被绑架,但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李清泽的心猛地一沉,十年前的失踪案,和现在的陈若溪案件,竟然在同一个地方交汇。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某种刻意的安排。

回到警局时,天已经完全亮了。李清泽坐在会议室里,面前摊开了一堆新调来的档案。2015年的刘欣怡失踪案,卷宗厚得像一本书,但线索少得可怜。失踪当晚,她和朋友在北郊一家酒吧聚会,凌晨独自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她的手机、钱包,甚至外套都被找到,唯独人不见了。

“李队,我查了陈若溪的背景,”小张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她和刘欣怡确实有联系。2005年,她们在同一所小学读书,算是同学。后来陈若溪搬家,两人就断了联系。”

“小学同学?”李清泽接过文件,目光落在陈若溪的户籍信息上。她出生于1998年,2015年时才17岁,而刘欣怡已经19岁,两人年龄差了两岁,不太可能是同班同学,但这种联系绝非偶然。

“还有一件事,”小张顿了顿,“我在陈若溪的社交账号里找到了一条私信,是去年发的。对方用的是匿名账号,只说了一句:‘你还记得刘欣怡吗?’陈若溪没回复,但第二天她就搜索了‘如何应对跟踪者’。”

李清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拼图的碎片正在拼凑:陈若溪和刘欣怡的过去,灰衣男的复仇动机,以及那句“你会成为下一个”的警告。他感到一股寒意爬上脊背,灰衣男的目标,很可能不只是陈若溪一个人。

“查一下刘欣怡的社交圈,尤其是她失踪前的朋友,”李清泽睁开眼,声音低沉,“我有种感觉,这案子比我们想的要大。”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却无法驱散会议室里的阴霾。三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而李清泽知道,真正的较量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