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子圣明
- 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 狮子的小迷弟
- 2133字
- 2025-05-11 22:57:06
说服王式意味着最顽固的一块石头被搬开了,剩下的《齐诗》《韩诗》料想不用费什么力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事十拿九稳一帆风顺,因为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霍光。
作为大汉帝国的实际掌权人,没有哪一项政令能绕得过这位大将军,就算能绕过刘贺也不想绕。
有句话说的好——能者多劳。
诸葛丞相能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也未尝不可为大汉效犬马之劳。
虽然诸葛丞相是为了报答刘皇叔的知遇之恩,霍大将军则是为了手中的权势,可这又有什么关系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只要霍光不谋反不废帝,当牛做马干到死,他便是大汉的肱骨之臣。要是流传后世,诸葛亮自居时说不定会在管仲乐毅后再加一位霍光。
午后,霍光来到温室殿,刚入殿中便稽首行礼,“臣侥幸辅国,却未广宣教化,以致阴阳不和,灾害未息。”
“皆臣之过也,臣甘愿受罚。”
刘贺急忙上前将霍光扶起,“此非大将军之过。”
扶着霍光进入殿中,待两人落座后,王善将一封奏本呈给霍光。上面是刘病已昔日所查的数据,是刘贺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写下来的。
“这是昔日典农都尉之言,大将军觉得可信否?”
霍光面色凝重点点头。陵邑虽为关中带来了大量的钱财人口,却也无形中压缩了关中百姓的生存空间。
迁来的豪强富户,无力与本地豪强相抗,只能将手伸向关中百姓。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祈求苍天。
“唉。”刘贺微微叹了一口气,“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今地龙翻身收成再减,百姓恐将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陛下仁德,心系百姓,此乃苍生之福。”霍光略微吹捧,拱手道,“臣,奏请免关中田赋。”
刘贺摇了摇头,“百姓手中无田,纵使免田赋又如何?”
大汉的田赋本来就低——三十税一,并且历任君主皆有减免田赋之举,看似爱民实则不然。
汉朝的国库收入大头来自于盐铁专卖与算赋口赋。所谓的算赋口赋就是人头税,只要你是人就要交钱,还有商人百姓欲免除徭役的更赋。
其中口赋和算赋占国库收入的一半以上,至于田赋微不足道。
历年的免田赋虽然能让百姓略微松一口气,但更多的还是便宜的富户与豪强。
“臣愚钝,请陛下示下。”霍光拱手道。
“大将军言笑了。”刘贺摆摆手,“朕欲借此清查全田亩,以甲乙丙三等分如何。”
霍光面露思索之色,眉头紧锁。
如今良田皆在豪强富户手中,清查全国良田亩,以甲乙丙三等收税,有利于百姓。
想法很好,可现实很残酷。清查田亩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他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更需要上下同心。
昔日他曾几次发布“限田令”为的就是限制豪强手中的田地,可却收效甚微。
官吏欺上瞒下,若是强行为之,又是一场动乱。
“陛下此举虽利国利民,却并非良机。”
刘贺也知道丈量田亩不容易,还会得罪豪强。但那是霍光得罪,和他又没什么关系。
“朕亦知此事非一日之功且困难重重,可为天下百姓,不得不为。”
“大将军所忧者一者官吏不用心,二者亲亲相隐。”
“朕欲将丈量田亩纳入官吏考核,亦分为甲乙丙三等。甲者升迁嘉奖,乙者留任,丙降职,罢免,问罪。”
“再者,往日朝廷政令,皆由竹简相送,太过繁琐,如今有纸此可传达各郡县。大司农可将所丈量之数发至各郡,限期完成,郡守再发至各县。郡守每月上报大司农,县每月上报郡守同步抄送至大司农。”
“另重启绣衣御史,巡查四方。若有官吏瞒报,百姓亦可检举,检举之人得所没收财产两成。”
霍光眼中精光一闪,“御史大夫蔡谊,长于经学,宽仁待人,恐非治世之才。”
刘贺愣了愣,随即笑道,“御史大夫在朝多年,老来持重,且无大错,若冒然罢免恐朝臣不服。”
“可将绣衣御史改为巡农使,由大司农掌管。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点头赞道,“陛下天纵奇才,实非臣所能及。”
短短几句话就决定了权力的归属,刘贺却并不在意。
霍光的权利已经到顶了,再加权也不过锦上添花。再说霍光权利的根本也不在各地官员的晋升,而是长安的南北军。
只要南北军稳固,霍光的地位便无可撼动。同样这也是霍光的逆鳞,触之必死。
另外御史之权转给大司农也并非坏事。
田延年今日是大司农,过几日未必还是大司农。
他可不相信,杨敝会放过这绝好的机会。
“朕只不过是动动嘴,治国安民还是得依仗大将军。”刘贺毫无自满之意,态度一如既往的谦逊,“还有一事需大将军拿定主意。”
“昔日孝武皇帝设郡学,广罗天下英才。得大将军之力国库已丰,朕欲设县学,使五经博士编启蒙之书。”
“再者,郡学虽教五经,然其意却大相径庭,以致朝臣相轻,更有翼奉等狂生妄言天意。”
“为江山计,朕以为当重注五经。”
霍光稽首行礼,口呼,“天子圣明。”
刘贺将监察之权交予田延年,他也不介意在此等小事上给刘贺些许甜头。
况且他也不认为刘贺能促成此事。
编启蒙之书,说的容易。
由谁来编?又由谁来定?
若看“启蒙”二字,最符合的无疑《韩诗》一派。可若是让《韩诗》编书,《鲁诗》和《齐诗》岂能甘心。
即便此书编成,《鲁诗》和《齐诗》也不会容忍此书进入郡学。
若是刘贺强行为之,那群人绝对会一日三谏,更有甚者说不定还会在硕望朝时死谏。
至于重注五经,那就更不可能了,除非刘贺抄刀子,把另外两派杀干净,独留一派。
“大将军请起。”刘贺再次将霍光扶起,“事关百年大计,满朝文武,唯有大将军可担此重任。”
“陛下如此看重臣,臣感激涕零。然国事繁重,经术亦非臣之所长,恐有负陛下重托。”
“臣斗胆,请陛下另择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