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乃公抽死你个不肖子孙
- 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 狮子的小迷弟
- 2022字
- 2025-05-12 22:50:42
霎时间宫女内侍跪了一地。刘贺挥挥手,淡然的让这群人先退出去。
要是宫女敢当着他的面给霍成君报信,那他就要埋人了。小两口玩情趣,你来凑什么热闹。
别以为是大将军府出来的人,他就不敢埋。
至于霍成君会不会因为身边的宫女对他有意见。
别开玩笑了,霍成君是典型的贵族思维,在她的世界里,宫女,内侍,都是消耗品。
即便你是陪伴她多年的旧人,她最多只会在你死后略微惋惜的叹一口气。
待人出去后,刘贺饶有兴趣的展开手中的帛书。霍成君蜷缩脚趾站在一旁,抢也不是,走也不是。
原本刘贺只是抱着猎奇心理,细看上面的文字后,发现帛书不简单。
虽然书中的内容在他看来有诸多错误,但也不可否认此书的博大精深。
房事知识,养胎,护胎,甚至连产后修养都有。
这简直就是大汉版母猪产后,呸,妇女受孕待产指南。
“朕之前还好奇,成君为何.....”刘贺面对霍成君羞怒的眼神,干笑两声将调侃的话咽了下去。
为了挽回形象,他指着帛书一脸正色的说道,“此处不对。月事尽后三日中,合阴阳,必无子,应是月事后十四日左右。”
霍成君两眼茫然,压下心头羞怒,好奇的问道,“陛下如何得知?”
刘贺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此乃....咳咳,朕年幼时看过一本古籍。”
“太祖高皇帝”虽然是万能的,但也不能什么锅都往高皇帝头上丢。
百工之学丢高皇帝头上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高皇帝年轻时游手好闲,升天后闲不住,琢磨百工也可以理解。
但高皇帝琢磨生孩子就说不过去了。
这口锅要是丢高皇帝头上,刘贺可不敢保证刘邦会不会从长陵跳出来。
即便长陵封土严实,还有梦呢。
他都穿越了,无神论自然就成了空谈。
要是哪天真的梦到了高皇帝,老祖宗绝对会脱下靴子,“乃公抽死你个不肖子孙。”
霍成君敏锐的感觉到刘贺言不由衷,但也没戳穿,反而露出一副崇拜表情,“陛下才识渊博,妾不胜钦佩之至。”
刘贺翻了个白眼,回想前世见闻不断修改帛书上的错误之处。
霍成君招手吩咐宫女拿来笔墨,将刘贺所说一一记录下来。
她分不清刘贺所说与帛书所载二者谁真谁假,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是后三日,还是后十四日左右,都试一遍就好了。
陛下春秋鼎盛,尚无难言之隐。
不一会,刘贺脑子里微薄的生物知识就被掏空了,剩下的唯有姿势。
霍成君轻轻吹干墨迹,看着上面娟秀的文字如获至宝,“陛下教诲,妾谨记在心。”
刘贺没好气的赏了霍成君一个脑瓜崩,看着她委屈的模样哈哈大笑。
慕然,刘贺好像想到了什么,“这些虽是古籍所载,可太过杂乱,不成体系。”
“昔文王以《周易》演人伦,黄帝著《内经》明养生。成君若能将其汇编成书,必能调和阴阳,以正坤道。”
霍成君面露难色,刘贺所说虽然有利子嗣,但过于隐晦。作为私房话尚可,若要汇编成书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况且以皇后之尊,行卑贱之事,恐于礼不合,遭受非议。
刘贺也知道霍成君在担心什么。帝王行事,首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皇后也是如此。
“依朕之见,此书可分为三册。上册曰德曰诫,中册曰医,下册曰育。”刘贺开口劝解道,“上册成君亲为,中下册可差医师编写。”
“朕记得孝武皇帝时,有一女侍医名为.....”
霍成君在一旁轻声提醒道,“名为义妁。“
刘贺点点头,“正是义妁。成君可召其弟子为助理力。若有争论之处,以朕所述为准。”
“黄帝得素女授房中术而延华夏,文王得太姒辅而兴周室。若成君能合二圣之德,修齐家之术,著治国之本,可为女中岐伯,汉室太姒。”
霍成君略微思索拜倒在地,一字一顿道,“妾,奉诏。”
谁说只有男子才有野心,女子亦有。
她少读五经,当为千古贤后,青史流芳。
此事她做定了,若是有人敢横加阻挠,杖毙,白绫,吞椒,三选其一。
“皇后贤德,朕当重赏。”
“陛下,不可。”
惊呼声中刘贺一把将霍成君抱起,接着便是一阵靡靡之音。
白日宣淫为礼法所不容,不过与霍成君却无伤大雅。此事会不会传出去暂且不说,就算传出去也无人敢议论。
若是有人借此往刘贺身上泼脏水,必然会溅到霍成君身上,说不定最后还是霍成君背锅。
地位最高为刘贺,权势最重为霍光。
要是二者都得罪了,那还是赶紧买块地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
朔者,月始苏也;望者,月满之名也。
朔望朝参,敬天授时。
这两日是长安百官唯一能与霍大将军掰手腕的日子,天子在朝,史官在侧,一切依礼依法。
卯时三刻,天光破晓,百官落座。
大司农手捧芴板行至殿中,“臣大司农延年,恭贺陛下。”
刘贺见田延年这副德行,用脚指头都能猜到他想说什么,心中暗自不屑,表面却装出一副不解的模样,“敢问大司农,喜从何来?”
田延年面露喜色,大声说道,“臣闻《尚书》之道,肃时雨若,乂时旸若。“
“今陛下初承大宝即感通高庙,斋戒精诚达于上苍;大将军总揆万机而调燮阴阳,率群僚克己以顺天心。今地动示警而不伤黎庶一人,实乃君明臣忠,上下交泰之征也!“
“昔成汤得伊尹而七年旱不为灾,周成赖周公而三监叛终归治。今观天象,紫微垣辉光倍常,正应陛下圣德日新;太微垣辅星耀若连珠,恰符大将军忠勤体国。”
“此乃大汉中兴之兆。”
“臣请以仿孝武皇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旧事,秀‘绍元禳灾,未伤一人’之锦,使天下知圣主得天之眷,朝中有肱股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