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眼五显司,注死驱邪院
- 江湖,你们的神话回来了!
- 歌竟东方白
- 2171字
- 2025-06-19 09:10:29
当火焰熄灭之时,秦长安已经化作了“秦拭之”的模样,只是眼神多了几分平淡。
若非亲眼看见刚才的一幕,就算李全和秦拭之熟识多年,乍一看也完全看不出什么异样!
“前,前辈!”看到秦长安望过来,李全一个激灵,心中又不由得升起几分紧张。
虽然刚才的经历让他理智觉得这位“前辈”不是什么妖祟邪诡。
可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前辈”幻化成了秦拭之,还是忍不住有些慌。
万一他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
秦长安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平静开口:“我出世三百年,一无所知,如今入世,需暂借一个身份,待时机到时便物归原主。到时你可说明真相,为他起一祭祀。”
这话,表面上是在说“秦拭之”,实则却是在安李全的心,让他吊着的精神猛地一松,猛地缓了过来,连出几口大气!
他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直到天边早晨的大日浮出金边,晨光照在他的脸上,李全才猛然意识到,这惊世骇俗的夺命一夜,终于是过去了。
秦长安不急不躁的站在旁边看着他,直到他彻底缓过神,身子骨又有了力气后。
方才转过身子,遥遥望向李全来时的方向——
“走吧,去东宁府。”
“前面带路。”
…………
东宁府城。
东宁自古是富饶之地,天色虽早,可府城的街道上已是人来车往,一间间铺子打开门迎客,叫卖的小摊小贩早已开始了奔走。
熙熙攘攘,热闹不凡。
而刚刚打开堂门的府衙前,已是走来了两人。
“哟,李捕头,昨天夜里是你出城巡扫,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当值?多歇息歇息嘛!”
衙门口打着哈欠的守门衙役一抬眼,看清楚来人的身份,顿时摆起了笑容,热情招呼。
“什么狗屁巡扫?不就是瞎转两转!还犯得着歇半天?”
前来点卯的李全笑骂道:“今天可不是寻常日子,我家小兄弟要到府衙来作活,我不得陪着多关照关照?要是不来,说不定我这兄弟还要受你们几个老油子欺呢!”
此时的他,已是带着“前辈高人”秦长安换了一身衣服,丝毫看不出昨夜经历的血与乱。
“李捕头,你这是什么话,你带来的小兄弟,那也是咱们自家哥们!谁敢欺负,我是第一个收拾他!”衙役也笑哈哈的道,朝着跟在李全身后的秦长安招呼了一声。
他得到了一个声音不大的回应。
衙役并没在意,只是觉得这小伙子略有些腼腆,年轻人初来乍到,正常不过。
“行了,我先进去了,回头来我家喝酒!”李全和他们扯完了两句闲篇,拍了拍腰间钢刀,大摇大摆的带着秦长安走进了衙门之中,向着里面走去。
他绕过主衙,一边带路朝后头几间僻静小楼行走,一边低下嗓音,略带恭敬的向着秦长安解释“秦拭之”的工作。
“前辈,拭之读过些书,咱几个老街坊给他安排进来是当了个文吏,我托了些关系,把他安排进了我比较熟悉的刑字科,补了之前年纪大回家的老张的缺儿,算是个好差事……”
秦长安问道:“这刑字科,是干的什么活?”
“主要是有两块。”
李全挠了挠脖颈,答道:“一块是文吏的通活,刊印抄录文书、案卷,因咱刑名之事稍特殊些,所以专门在存书楼里独自办公,也兼做这存书楼里条书的收拾整理……事儿无甚可说,也就是沾了个独自办公,多少清净些。”
“至于另一块,则是若碰上人犯入狱,需审问的,就会找刑字科的文吏在一旁笔录。”
“呵呵,前辈您想来也知道,黑狱那是见不得人的地方,进来多少得压榨出几分油水,刑字科既然参与其中,多多少少也能分到些许好处……”说到这,李全那张虎脸拧起,有些尴尬。
毕竟,这狱里的事算起来,那也是沾着不少灰色,说起来不怎么好听。
不过他瞥过眼,却没见秦长安的神色有什么改变,反而是听到他淡淡的声音:“确实是个好差事。”
“呃……”
这反而让李全一噎,原本想圆滑两下的话语被咽进了喉咙。
这位“前辈”,竟然也说这是个好差事?难不成这等高人,也看得上衙门三推六问底下的三瓜两枣……
他忍不住将眼神朝着秦长安瞥去,却正好撞上秦长安转过来的平淡眼神,又被一惊,连连缩了回去。
秦长安收回眼光,面色自然没有丝毫波澜。
他自然知道李全在想什么,只是没有任何解释的必要。
…………
短短时间之后。
李全就知道了这位“前辈高人”口中的好差事究竟是个什么含义。
“呼……前辈,都在这了!”
他苦着张脸,怀里抱着几卷书,小心翼翼的放在书桌上。
此时的书桌上,已是摆满了书籍。
而秦长安左边是一杯刚泡的龙井,右侧一卷泛黄书简摊开,正一边品着茶,一边安静的看着书。
只是苦了李全。
一进这存书楼,他刚泡好一杯茶,正准备找个由头避一避,耳边就响起了秦长安的吩咐——
“将这存书楼中通讲、文史一类的书籍帮我都找出来。”
他一个粗人,上回看书还不知是什么时候,让他拎着刀砍几个人在行,可看着蝇头小字在旧书堆里找东找西,不能错,不能漏,找了一批还要一批,那可真是折腾了个大功夫!
“前辈,您出世多年,既然要了解世上的旧事,何不去书坊买些史书来看?咱们这存书楼不是教塾书坊,存放的多是衙门内部的账册案录,这些文史书籍摆的实在是不多!”
他生怕秦长安继续让他找书,守在这位“前辈高人”的后头,搓着手建议。
秦长安小饮了一口茶水,淡淡道:“书坊中的史书回头自然要去采买来认真看过,但这衙门里的存书却也少不得。”
“东宁是江州大府,东南富饶之地,此处衙门的存书相比外界的通俗史册,记得事自然更深、更近非常。”
“譬如……”
他将书往前一推,让李全看清了名为《镇邪录》的书名。
而他的手指,则是在刚翻开的一页纸上轻轻点了一点,开口问道。
“这书中所写,大周开国之后,所立衙门分外衙、内衙,外衙与天变前无二,乃百姓父母官,而内衙则神秘莫测,有所谓三眼五显司、注死驱邪院……”
“这些……是何方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