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喻失德:诟骂母亲变赤虎

不过,硬要说变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坏老人”,也不一定全对。事实上很多变虎的人,年龄并不大,且只占了一个“坏”字。

明代笔记《续耳谭》中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个名叫王三的樵夫,“素无赖”。但不知怎的,竟然混到张天师的身边学习法术。后来,张天师发现他品行不端,只教给他一点皮毛就赶他回家。临走前,张天师又送他一只布囊,嘱咐他:“使汝平生足食,在此囊中。”王三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虎皮和一道符。人只需披上虎皮,再念诵符诀,就能变成一只老虎。他回到家以后,每天都会变成老虎去抢掠别人家饲养的猪羊。他的妻子虽然不知情,但见到家里每天那么多“收成”,心里也不免起疑。有一天,他的妻子跟在他身后出了门,只见他跳下一口枯井,然后在枯井里拿出虎皮披上。待他刚刚把符诀念到一半时,妻子也跳了下去并抓住他的一只手,大喊“不能化”。结果,王三变成了一只三足虎,从此再也不回家。村里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偶尔在路上遇到,也不怕它,只叫它的名字,它就会“摇尾而去”。

明代钱希言所撰之笔记《狯园》里,也记载过一则坏人披皮变虎的事情:“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某县村落有居民兄弟二人,其兄尝得一虎皮。”但此人是个地痞无赖,每天都会拿着虎皮进山,在深榛草丛间“四顾无人,便解衣脱帽,以身蒙皮,虓跃数回,变形作虎”。遇到砍柴的樵夫和独自一人的女子,便“攫而食之”,等吃饱后再脱下虎皮变成人回家。长此以往,他的妻子也觉察到了什么,便提醒小叔子说:“卿兄非人类矣,恐将相噬弟。”其弟不信,有一天正好跟在哥哥身后上山,“行至深山幽绝,高树垂阴”的地方,忽然不见了哥哥的身影。他登树瞭望,看见了哥哥变成一只斑斓白虎的全过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回到家便告诉嫂嫂。一会儿,哥哥化为人形回来了,其妻怒骂道:“你吃人吃饱了回来了?”他大惊失色,“须臾,眼角斜张,身渐起白斑色,便竖一脚,径出门去。经数日,忽有白斑虎来,巡行宅舍,号呼数十声,宛似怆别。已,疾驰去”,从此不再回家了。

当然,也有跟上述变虎为患内容不同的记载。如明代《蜀中广记》里有一则笔记,说的便是上苍用“变虎”来惩治坏人。在五代十国时期,蜀中有个名叫谯本的人,生性凶恶残暴。有一天他回家晚了,见母亲站在门口相迎,他便开始破口大骂。母亲说我只有你一个儿子,担心你夜归,就在这里等你,没想到却挨了你的骂。说完便悲伤地大哭起来。谯本满不在乎地走开,到城墙附近坐着休息,“忽大叫一声,脱其衣变为一大赤虎,直上城去”。由于直到第二天还趴在城上,人们就用箭将“他”射死了。(5)

实际上,这一类笔记就是对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欺男霸女之辈的隐喻。他们的种种虎狼行径,不能不让人想到他们分明就是一群斑斓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