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紫色的丁香

几天以后,政府办公室为卫辛和林清远,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送会,欢送会上费树祥秘书长,对他们俩的工作业绩,大加褒奖。

市委督查室刚刚成立,暂时的工作量不大,林清远和卫主任商量,准备找行政科,申请一个单身宿舍。

卫主任笑道:“单身宿舍,人多乱套,你就在我的办公室住吧!”

说完了,卫主任从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拿出来钥匙,递给了林清远,林清远犹豫了一下,然后笑呵呵的把钥匙接了过来。

卫主任的办公室,在市委办公楼二楼的最西面,办公室里面不仅有个南窗户,还有一个西窗户,西窗户正好对着邮电局院内的幼儿园。有时候晚上下班以后,住在卫主任办公室的林清远,就会靠坐在西窗台上,悠悠的吹着笛子。

林清远会吹笛子,还是上小学时候的事情,一天,妈妈突然说要给他报一个兴趣班,并且说是让他自己选一个,林清远以为妈妈在跟他开玩笑,就没当真,随口而出:“我喜欢竹笛,那就学笛子吧。”

可没想到,第二天妈妈就对他说:“我给你报了兴趣班,报的是笛子演奏班。”

当时林清远就愣住了,心想:“原来,妈妈说的是真的!”

开始的一段时间,学习的都是练习曲,林清远演奏不好,心里有点要气馁了,还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林清远坚持了下来,而且越吹越好。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的诗中写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把闻笛声而起乡思的深厚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也证明中国竹笛声韵所具备的非凡感染力,是其它乐器不能取代的,也正因如此,林清远才对笛子情有独钟。

自从上大学以来,每年夏天,林清远都是一身整洁的白色衣裤,以及白色袜子和白色的休闲鞋,后来工作了,林清远依旧如此。

每天下班以后,一身洁白的林清远,坐在西窗台上,在落日余晖中,在习习晚风中,吹着或者悠扬、或者低婉的曲子,自得其乐,每到这个时候,西窗户对着邮电局院内的幼儿园中,总有一个女孩站在杨树下静静地听着,直到林清远结束,她才悄然离开。

一九九三年的五月初,西辽市的天气就急转直上的热了起来,林清远在办公室仔细的看着近期的文件汇编,督查室的工作涉及面很广,所以要对方方面面的情况有所了解。

办公桌的电话响起了,林清远拿起电话,里面传过来南腔北调的声音:“喂、喂、喂,林督察在不在呀?”

“不在。”林清远说完放下电话。

电话又响起了,接通电话,金大兴就在里边嚷道:“清远,我是大兴,和你开个玩笑,你就直接挂电话啊!做人不厚道哦!”

“狐狸兄,你打电话不是为了探讨我是否厚道的问题吧?你是又准备提着小鸡给谁拜年去吧?说吧,只要不出格,我全力以赴,谁让我是你的隐形股东呢!谁让我买房子、娶老婆都靠你呢!”林清远笑呵呵的说道。

“清远,这我可得批评批评你了,你人不大,思想太复杂了!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彻头彻尾的小人之心!还又准备提着小鸡给谁拜年去吧?江湖人称我是肥狐狸,不是黄鼠狼,你把品种弄错了。”金大兴笑嘻嘻的说道。

“还君子之腹!还江湖人称?你还真会给自己贴金!”林清远笑道。

“不过,话说回来,你还真了解我,知我者也,清远兄是也!好了,不开玩笑了,明天是礼拜天,明天中午骆恒之先生请咱们俩吃饭,好长时间没去了,我还真是想他们家的西湖醋鱼了!”金大兴笑嘻嘻的说道。

“去,礼物你准备,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不能失礼,不能空手去,这是你教我的!”林清远说道。

“我教你的是,有人情味才有人味,我没有教你借花献佛啊!慷他人之慨啊!”金大兴嘟嘟囔囔的说道。

林清远笑了笑。

金大兴又说道:“我这个人一向是大大方方,通情达理,这点小事,不是问题。但是,你可不要爽约啊!明天中午十二点,咱们准时在骆先生门口见!”

林清远答应了一声,把电话挂断了。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林清远把一套浅青色的西装换上,就来到了骆先生的门口,金大兴站在门口,提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水果。

“清远,你也太准时了吧!十二点到,一分钟也不晚!一分钟也不早!”金大兴说完了,递给了林清远一袋子水果。

林清远笑了笑,接过来水果。

按响了门铃,骆恒之出来迎接,客套几句后,把他们俩请到院子里面。

很长时间没有过来了,林清远环视了一下院子,院子里面还是那么干净整洁,院子中间还是那套石桌石凳,旁边还是那个粉彩的大鱼缸,鱼缸内还是那几条悠然自得的锦鲤。

院子西墙多了一溜花池,花池里面的丁香花,正恣意地盛开着,五月的阳光,照耀在墙角的那一丛丛丁香花上,那点点的紫色小花缀满了枝头,花瓣紧簇在一起,一团挨着一团,在风中尽情摇曳着,沁人的清香,正忽远忽近地飘荡在五月的清风里。

墙角下,一个身穿藕荷色休闲装,长发用丝巾轻轻拢起来的姑娘,正背对着院子,在画板前面,专心致志的画着一幅油画。

“你们俩先小坐一会,我去去就来。”骆恒之指指院子里面的石凳说道。

林清远和金大兴同时点点头。

金大兴抻了一下林清远的袖口,指了指油画,然后一起走了过去。

画板上面是一丛丛的紫色丁香花,惟妙惟肖,油画已经接近尾声,寥寥数笔之后,姑娘在落款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骆若华,之后,又仔细的审视着自己的画作。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侄女骆若华,省美术学院的毕业生,若华,这两位就是我和你提起过的忘年之交。”骆恒之走过来说道。

骆若华转过身来,礼貌的笑了笑。

“这位俊秀的小哥叫林清远,这位一脸福气的叫金大兴。”骆恒之笑道。

骆若华看了看衣着随意的金大兴,又看了看西装笔挺的林清远,大大方方的说道:“你们好,我常常听叔叔说起你们二位。”

“骆先生说她的侄女秀外慧中,冰雪聪明,是一个才女,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金大兴笑嘻嘻的说道。

“谢谢,谬赞了。”骆若华淡淡的答道。

“漂亮的容颜,精致的五官,微微翘起来的嘴角,略带着一丝倔强与清高,或许这就是搞艺术的特质吧!”林清远暗自想道。

“清远特别喜欢文学艺术。”骆恒之介绍道。

“是呀!那请你多指正。”骆若华笑道。

“指正不敢当!只是喜欢而已。”林清远客气答。

停顿了一下,林清远又说道:“1889年,荷兰画家梵高,在圣雷米创作的一幅《紫丁香花丛》的油画,这件作品是世界公认的印象派最佳画作。作品描绘了一株医院花园里盛开的紫丁香灌木,明亮欢快的色彩,在整幅画面上重叠、跳跃、扭摆着,画面还有梵高不常用的点彩画法。他笔下的紫色丁香花,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画中的色彩,也充满了奔放、张狂、充满激情。他用油画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一位艺术家的浪漫情怀和戏剧人生,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而你的油画紫色丁香花,颇有梵高作品的神韵。”

“是啊!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影响深远。《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骆若华如数家珍的说道。

“其中《有乌鸦的麦田》,是梵高去世前最后一幅画,麦田是梵高最喜欢的的地方,乌鸦是‘报忧鸟’,表达了梵高自杀前的心情。一代艺术天才梵高,铸造了不朽的传奇,又为了爱情,他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同时,他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个人啊!”林清远感慨道。

“我看不懂梵高这个精神病的作品,不过他的油画的确是太值钱了!”金大兴笑道。

骆若华没有理会金大兴,继续和林清远说道:“普列汉诺夫曾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的确,在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都会有其时代的背影,都会有其个人的情感表达。当艺术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与观众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时,就能焕发出激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情感力量。”

“比如达芬奇、丁托列托、毕加索、列宾、让·弗朗索瓦·米勒等等艺术大师,只有在艺术世界中,才能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体会,培养了自己人文、艺术、哲学等等的情怀,让自己的灵魂升华。”林清远笑道。

“无论是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都离不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骆若华说道。

林清远笑着点点头。

“你对油画了解很多,行家啊!”骆若华笑道。

“假行家而已!我早年学过油画,后来发现自己没有这个天赋,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就剩下嘴上功夫了!”林清远抿嘴一笑。

骆若华看着英俊洒脱又气度非凡的林清远,心里忽然情不自禁地泛出了一股异样的感觉,错愕了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羞涩的笑了笑。

“相当于油画而言,我更喜欢水墨丹青。”林清远笑道。

“我从小学习国画,后来为了考上美术学院,才学习油画的。”骆若华说道。

“中国画,也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中国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象形文字时期,之后图形与文字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始于秦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在之后的各个朝代之中,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各有继承,也各有突破。中国画,流派繁多,画法上,主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中国画在绘画风格上,大致可分为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禅宗画、扇面画等几种,但中国画绘画风格的主流,还是以‘文人画’为主体,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意作画,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衬托画体的装裱形式,并与诗词、歌赋、题跋、书法篆刻相结合,非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中国的国画,乃是中国的国粹也。”林清远侃侃而谈。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出现了许多的书画大家,诸如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王维、张萱、周昉、元倪、云林,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张择端、马远、夏珪,元代的赵孟頫、倪瓒、王蒙、柯九思,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陈洪绶、董其昌,清代的八大山人、郑板桥、石涛、吴昌硕等等。在中国诸多的书画大家之中,有几位书画家比较特别,不是因为他们的画技,有多么的登峰造极,而是因为他们把浓浓的爱国之心,融进了自己的水墨丹青之中,例如以画《清明上河图》而闻名天下的宋代画家张择端。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到北方,藏于北宋内府的《清明上河图》及六千件艺术品,也被金兵掠获。翌年,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在杭州称帝,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金,便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又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献给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不知道是看不懂画中之意,还是不愿懂画中之意,总之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展开长卷,心绪难平,一气之下,将自己呕心沥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在《泊秦淮》的诗中所写道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面对着如此昏庸无能的皇帝与朝廷,不久之后,张择端这位忧国忧民的画家,便忧郁而死。张择端死后不久,在南宋,就有许多人临摹《清明上河图》,而且是一两黄金画一卷,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在当时不知勾起了多少南宋之人,对故国、故土的怀念之情。在南宋,号称‘南宋山水画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画家之中,马远和夏珪的山水画风格非常独特,马远和夏珪在作画时,通常会在画面上留下了大片的空白,此种画法,被后人称之为‘边角之景’,马远和夏珪,也被后人戏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那么源何如此呢?因为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马远和夏圭两位画家,是用‘边角之景’的画作,来讽刺南宋小朝廷,在残山剩水之后,还能偏安一隅,不思图强。画家笔下的几幅画作,竟包含着如此深远的意义,可见画者的良苦用心,所以有时一幅画,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骆若华慷慨激昂的说完了这一大段话。

骆若华的博学,让林清远非常意外,眼睛里渐渐露出了异样的神彩。

金大兴看了看刚刚还滔滔不绝,现在又沉默无语的两个人,笑了笑说道:“骆若华,落英缤纷,才华出众。”

“若华,若华,典出于《楚辞·天问》中‘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三国、曹植《感节赋》中‘折若华之翳日,庶朱光之常照。’,唐、吴筠《游仙》中‘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林清远自言自语道。

“清远,你咋啥都知道呢?啥都懂呢?”金大兴问道。

“羡慕吗?”林清远反问道。

“我怎么突然有了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呢!”金大兴仰天说道。

“咱们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让人贻笑大方!”林清远笑道。

“几位都是青年才俊,后生可畏啊!”骆恒之由衷的说道。

“青年才俊,可不敢当,信口闲谈,博而不精!”林清远说道。

“下个礼拜三上午的九点钟,在人民公园的艺术长廊中,有我的画展,请二位赏光!”骆若华盛情邀请道。

“一定去,一定去。”林清远和金大兴异口同声的答道。

“酒宴已经备齐,请诸位入席吧。”骆夫人出来说道。

几个人走进屋里面,一桌子色香味美,浓淡搭配的酒席,让人眼前一亮。入座以后,边吃边聊,轻松愉快。

吃完饭已经下午两点多了,林清远和金大兴和大家闲谈几句以后,起身告辞了。

出了胡同口,金大兴正准备回家,林清远不紧不慢的说道:“今天和骆若华的偶遇,是你和骆先生刻意而为之的吧?”

“没有什么偶遇不偶遇?邂逅不邂逅的?只是碰巧遇见的吧!你说你人不大,疑心也太重了吧!”金大兴说完了,脸色难得的红了一下。

林清远笑了笑说道:“大兴,谢谢你和骆先生了。”

“说什么呢?咱们是兄弟!不过话说回来,骆若华真的优秀,秀外慧中,秀色可餐,我如果不怕田诗诗从美国回来掐死我,我都有一些动凡心了。”金大兴贼兮兮的说道。

林清远笑了笑,拍了拍金大兴的肩膀。

礼拜一刚上班,林清远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清远你好,我是科右县政府文书科的王前进。”王前进笑呵呵的说道。

林清远心里一动,赶紧问道:“王科长你好,是不是有杨雪的消息了?”

王前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说道:“清远,实在是抱歉!我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有联系上杨雪。”

林清远失落之后问道:“王科长,找我有事吧。”

王前进犹犹豫豫的说道:“是这样,我儿子下个月结婚,我想求你想想办法,帮我批一台进口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如果是国产的问题不大,我同学金大兴的公司就有,如果进口的,那我需要想想办法了。”林清远犹豫了一下说道。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你知道我们的小县城,根本没有进口的家用电器,而市里面的领导我又没有深交情的,所以只能求你了。”王前进有一些语无伦次。

“我一定尽力,但是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林清远笑道。

王前进再一次表示感谢。

放下电话,林清远从抽屉里面找出来内部电话号码本,拨通了西辽市百货公司于跃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

“于总经理你好,我是林清远。”林清远客气道。

“哎呦!是清远老弟呀,少见,少见。”于跃笑道。

“是啊!有日子没看见于总,一直很是挂念,所以中午请于总小聚如何?”林清远试探性的问道。

“好呀!一直想和老弟喝顿酒,好好聊一聊。”于跃爽快的答应了。

“中午我在山东鲁菜馆恭候于总了。”林清远笑道。

“好的,不见不散。”于总说道。

林清远和于跃并没有深交,但是却有一点渊源,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政府召开经济会议,酒气熏天的于跃,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看见林清远的办公室门开着,于跃就进来借用电话,打完电话,他正准备离开,林清远笑道:“于总今天喝酒很尽兴啊!”

于跃大大咧咧的说道:“没事,今天主持会议的费副秘书长,是我的好兄弟。”

“今天主持会议的是张远山副秘书长,费副秘书长去接待省政府检查组了。”林清远轻描淡写的说道。

“完了,完了,张副秘书长平常就不待见我,今天酒后参加会议,让他抓个现行,一定没我好果子吃。”于跃说完了,酒也醒了几分。

“这样吧,你写一个因病不能参加会议的请假条,我去一趟会议室,呈送给张副秘书长。”林清远笑道。

“好主意!好主意!那就辛苦小老弟了。”于跃说完了,急忙从公文包里面拿出来纸笔。

过了一会,林清远送请假条回来,于跃急匆匆的问道:“张副秘书长没说什么吧?有没有质疑?”

“放心吧,一切顺利,我和张副秘书长很熟悉。”林清远笑道。

于跃愣了一下,随即感激不尽的离开了,之后,于跃两次请林清远吃饭,都因为林清远公务在身而错过了。

中午下班,林清远和于跃同时达到,于是找了一个包间坐下。

闲聊了几句,酒菜就已经上齐了,于跃端起酒杯,笑眯眯的问道:“小老弟,除了喝酒小聚,你还有别的事情吧?”

“的确是有事相求于总,我朋友想批一台进口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林清远开门见山的说道。

“小事情,举手之劳,马上给你落实。”于跃说完了,和林清远碰了一下酒杯。

“那可是太感谢于总了。”林清远笑道。

“我一口一个小老弟,你一口一个于总,太见外了吧!”于跃说完了,喝了一小口酒。

“那就叫老大哥如何?”林清远试探着问道。

“这就对了嘛!这才是好兄弟的味道!”于跃笑道。

接着,于跃打开公文包,拿出来纸笔,批了一个条子,他又想了想问道:“小老弟,买家用电器的是你什么朋友?”

“是我科右县的一个朋友,因为他儿子结婚,才求我想想办法。”林清远答道。

“对待朋友,真心实意,而且不看人下菜碟,非常难得!小老弟,你是可以深交的朋友。这样吧,这些电器,我按照批发价给你。”于跃说完了,在条子上添加了几个字。

林清远接过条子,没有说话,而是喝了一大口酒,放下酒杯,他们俩相视而笑。

“督查室的工作怎么样?”于跃问道。

“有难度。”林清远答道。

“不是难度,是尺度。”于跃纠正道。

“愿闻其详?”林清远问道。

“督察工作,有利有弊。优势有两个,其一,督察工作可以直达西辽市一哥的手里面,这是其他部门不能具备的。其二,督察能够接触到西辽市方方面面的单位,可以积累下丰富的人脉资源。劣势至于尺度,容易徇私舞弊!也容易矫枉过正!不过也不难,你记住一个秘诀,那就是‘原则加感情。’”于跃不疾不徐的说道。

“原则加感情。”林清远慢慢的咀嚼着这句话。

第二天,林清远让王前进把几样家用电器买了回去,又请他在市里面吃了顿饭,这让王前进内心充满了感谢与感动。

一九九三年的五月中旬,林清远来到了人民公园的艺术长廊中,金大兴借故没有过来,林清远明白金大兴的用意。

骆若华的画展,正在准备开幕,参加画展的人也络绎不绝,林清远和骆若华打个招呼,就独自欣赏着骆若华笔下的一幅幅油画作品。

一幅深秋的森林,吸引了林清远,在深秋时分,层林尽染的森林,色彩斑斓,朦胧迷离,好似童话般的幻境,让大美不言的世界,映入眼帘,落入心底。

还有几幅九曲萦回的长河落日,夕阳西下的古藤老树,苍茫悠远的大漠孤烟,小桥流水的烟雨江南等等油画,让林清远心绪起伏,流连忘返。

十一点整,画展结束了,骆若华对准备告辞的林清远说道:“为了这个小型的画展,我准备了三个月,现在终于如释重负了。”

“视觉盛宴,佳作连连,让人心醉神迷!”林清远笑道。

“陪我在公园里面走走好吗?”骆若华低声说道。

林清远笑着点点头。

公园里面繁花似锦,空气清新,晴朗而又清澈的天空,就像是林清远和骆若华的心情。前面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还有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空气中飘浮着紫丁香沁人心脾的芳香,他们俩一边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一边在丁香花夹成的小路上漫步而行。

“我喜欢紫丁香,紫色的丁香花好像总是在微笑,好像总是很平静淡然,总是给人以平易近人和静色之美。紫丁香不冶艳,不张狂,它那远逸的清香,有如溪水一样的清澈,有如森林一样的静谧。”骆若华仿佛自语般的说道。

“我也喜欢紫丁香花,丁香花把这旖旎的春天,染成了绚烂的紫色。你看这盛开的丁香花,紫色的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就像是一个个张满了希望的小帆,洋溢着蓬勃的生气。另外,紫色的丁香花还是爱情之花,因此民间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便心生爱慕之情,书生见姑娘容貌秀丽,又聪明能干,也十分喜欢,于是二人两心相倾,相约月下。接着,姑娘想考考书生,提出要和书生对对子,书生应诺,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见两人私自相约,便责骂女儿败坏门风,有辱祖宗。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没想到那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只得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书生更是悲痛欲绝,再也无法求取功名了,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人。不久之后,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过,便和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事情,那老翁听了书生的话,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于是对书生说‘你们的事情,让人感动,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你那心仪的姑娘,居然用生命给你对出了下联,可叹啊!’书生急忙上前问道‘那么她用生命给我对出的下联是什么呢?’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难得姑娘对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难买,现在她的心愿已化作美丽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让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锦,香飘万里。’话音刚落,老翁就无影无踪了。从此,书生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丁香花开得更茂盛、更美丽了。后人为了怀念这个纯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从此便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了,紫色丁香花因此还代表着初恋。”林清远侧头说道。

骆若华听完,莞尔一笑。

春日里的万物,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紫丁香正在端庄秀丽地绽放着,一朵、二朵、三朵……无数的花朵,静静地释放着沁人的清香,它有如一位品味不俗的女子,在天地间,展示着自己的清雅与高贵,一阵春风吹过,芳香四溢。

“我喜欢丁香花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紫色。”林清远说道。

“我也特别喜欢紫色,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包涵万千,蕴含深刻,代表优雅,高贵,魅力,自傲,神秘。从美术的观点来说,紫色还是最难调配的一种颜色,有无数种明暗和色调可以选择,冷一些、暖一些,似乎从来没有人找到一种合适的紫色。而且很多不是色盲的人,在识别和区分紫色和其它颜色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时候蓝色看起来偏紫,有些时候栗色看起来象紫色,有时候品红也象紫色,当然反之亦然。另外,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祥瑞之像亦有所谓紫气东来。紫色,还充满了浪漫和神秘,让人遐想和回味,紫色还是赋予人极大想象力的颜色,比如紫色是紫水晶,紫色是一棵葡萄树,紫色是丁香花,紫色是紫罗兰,紫色是梅子,紫色是静脉血管。所以紫色是高贵神秘的颜色,是略带种忧郁的色彩,是让人不忍忘记的颜色。因此,喜欢紫色的人的性格是优雅而高尚的,具有丰富的感受性,细腻而敏感,审美趣味高雅。不过喜欢紫色的人,由于内心非常坚强,外表却很平和沉静,有时也给人的感觉是有点‘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味道。”骆若华悠悠然的说道。

听完了骆若华的话语,林清远略带感叹地调侃道:“画家同志真是博闻强记,还解析的如此透彻,在下钦佩之至!”

骆若华看了看林清远,然后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