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生化检验案例分析
- 张秀明 李朝阳主编
- 2765字
- 2025-03-19 14:58:38
案例9 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思路
一、案例说明
患者,男,26岁。以“口干、多饮、多尿2周,呕吐、乏力3天”之主诉于8月14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饮水量每天为3 000~4 000ml,尿量每天为3 500~4 000ml,夜尿4~5次。无畏寒、发热,无怕热、心悸,无头晕、头痛,无视力模糊,无胸闷、胸痛,无易饥、多食,无腹胀、腹痛,无腹泻、便秘,无肢体麻木、手抖,无间隙性跛行,无双下肢静息痛,无双足怕冷、蚁行感,无尿急、尿痛,无皮肤烧灼感。当时未引起重视,未行相关诊治。3天前症状加重,每日饮入约4L高糖饮料,继而出现呕吐伴烧心感、乏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症状,每天呕吐胃内容物2次。遂到我院急诊科就诊。辅助检查:随机血糖40.24mmol/L。急诊大量补液后,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进一步诊治。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睡眠一般,大便如常。近2周体重减轻2.5kg。
既往身体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9/76mmHg,体重110kg,身高184cm,身体质量指数32.49kg/m2。体型肥胖,急性面容,表情痛苦,神志意识稍模糊,平车入室,脐周两侧皮肤可见数条萎缩纹,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眼球正常,双瞳孔等圆等大。心率110次/分,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急诊科辅助检查:脂肪酶1 511U/L、淀粉酶136U/L、ALT112U/L、肌酐178μmol/L、钾5.76mmol/L、钠133mmol/L。血气分析:pH7.11、PCO213.3mmHg、PO2134mmHg、BE-25mmol/L、HCO3-4.2mmol/L。8月15日实验室检查:血糖14.4mmol/L,β-羟基丁酸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2%。
二、案例分析
1.初步诊断
患者青年男性,急性病程,无糖尿病家族史。有“口干、多饮、多尿”典型症状,随机血糖为40.24mmol/L,急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怀疑为“1型糖尿病”;同时患者体型肥胖,大量饮入高糖饮料诱发酮症酸中毒,可疑为“2型糖尿病”。可进行1型糖尿病测定,胰岛素抗体检测,于酮症酸中毒病情好转后行馒头餐试验,C肽释放试验,评估胰岛功能,明确糖尿病分型诊断。
2.辅助检查
急查血气分析、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BNP、血脂等)、血清β-羟基丁酸、血常规、尿常规、凝血测定,明确患者即时身体状况、病情进展及目前治疗效果。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基础体检+糖代谢+电解质等)、血气分析、血清β-羟基丁酸以及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完成常规检查可初步明确患者目前总体身体状况,避免漏诊,错过治疗时机,异常结果可提示下一步诊治。糖尿病易引起脂代谢紊乱,并且患者体型肥胖,行血脂检查及腹部B超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等,及时予以降脂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推荐实验室检查: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生化、24小时尿蛋白(明确肾病变情况,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了解2~3个月以来血糖波动情况),甲状腺功能五项(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相鉴别)。其他检查:感觉阈值测定,四肢多普勒血流图,眼底检查。
3.患者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8月15日:空腹血糖15.59mmol/L,空腹C肽1.41ng/L。尿常规:比重1.034,尿蛋白1+,尿糖4+,酮体4+。血生化:K+3.47mmol/L,Na+132mmol/L,淀粉酶235U/L,ALT75U/L,GGT90U/L,ALP129U/L,胰脂肪558U/L,总胆固醇7.65mmol/L,甘油三酯6.98mmol/L,CRP9.8mg/L。血常规、粪便常规、1型糖尿病抗体、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8月19日复查:K+2.71mmol/L,Na+142mmol/L,ALT73U/L,AST54U/L,GGT92U/L,甘油三酯2.19mmol/L,总胆固醇4.88mmol/L。尿常规:比重1.004,尿蛋白-,尿糖3+,酮体1+。
8月20日复查:血β-羟基丁酸0.7mmol/L。
4.明确诊断及结果分析
(1)患者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结合患者病史及入院时辅助检查结果,“糖尿病”诊断明确。患者空腹C肽水平偏低,且使用大剂量胰岛素后血糖下降不明显提示胰岛素抵抗,另1型糖尿病抗体测定无异常,“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
(2)患者尿常规示比重1.030,尿糖4+,酮体4+,尿蛋白1+,余项无异常。患者有“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比重偏高,可鉴别诊断“尿崩症、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等未见明显异常,可初步排除因“尿路感染”或“肾病”等引起的临床表现。另患者尿糖4+,考虑与患者血糖较高相关,当血糖>10.0mmol/L时,一般可出现尿糖。酮体4+,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代谢所致。
(3)患者血生化检查提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B超示脂肪肝,可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考虑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及不良饮食习惯相关。血脂异常提示临床可予降脂治疗,定期监测血脂,可明确药物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及其剂量。
(4)患者ALT升高,可能存在肝损害,用药时注意护肝,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急症,抢救需大量补液,输入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并定期复查血气、血生化、血酮等以了解治疗效果及明确下一步诊治计划,及时调整用药以控制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5.思路总结
实验室检测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患者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辅助临床诊断、指导用药、监测疗效。2型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监测血糖,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控制血糖,预防并及时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以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时,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部分降糖药物及其他治疗并发症药物可影响肝肾功能,需要提醒患者注意。需每月至内分泌科复诊,查静脉血浆血糖,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肝肾功能1次。每年住院行胰岛功能评估及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同时,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阶段需要,选择不同项目进行监测,相关检测项目及意义如下:
(1)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初步了解明确血糖控制情况。
(2)糖化血红蛋白:
了解2~3个月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指导调整药物。
(3)血脂:
糖尿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易出现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多体型肥胖,必要时予以降脂药治疗。检测血脂,可监测降脂的效果,以调整药物。
(4)肝、肾功能:
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避免药源性肝肾功能损伤。
(5)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评估胰岛功能,明确糖尿病进展情况及胰岛素应用时机。
(6)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
了解有无糖尿病肾病并进行分期。
三、评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的发病类型(1型或2型)的明确鉴别,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医学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室常规糖尿病类型、代谢紊乱程度、酮体堆积程度等项目检测的同时,可辅助进行血气pH、HCO3-等系列检查,以辅助判断酸中毒的严重程度。最后,实验室的诊断指标,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扎实的检验知识基础、诊断知识基础、临床知识基础,可以更好地为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服务。
(陆昆婕 曹东林 编,
张秀明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