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头恶狗和乌头

赫拉克勒斯的第十二件难事是被安排去和阴间地府里的恶势力作斗争,并要把冥王哈德斯的看门狗刻耳柏洛斯带来。

刻耳柏洛斯是一条三头狗,乃神中怪物,它看守着冥府的大门,它的下身是一条龙尾,信狼的大嘴流着毒涎,头上和背部的毛则全是纽结着的毒蛇。

赫拉克勒斯的这个艰巨任务,是一次可怕的冒险。但他乐于承担,勇敢上路。他来到泰那戎城,那里有一个通向地狱的入口。冥府中引导人类亡魂的赫耳墨斯,陪着赫拉克勒斯下降到幽深的地谷里,来到冥王哈德斯的京城。阴魂们都在城门的周围悲惨的游荡着,地府里的生活不像在有阳光的地面那样欢乐,所有阴魂都披头散发,哭丧着脸,一见到有血肉的人就立刻逃避。

赫拉克勒斯来到冥王哈德斯的大门,看见忒修斯和庇里托俄斯。忒修斯和庇里托俄斯是好朋友,两人都过了壮年,都因丧妻,而在寻求美丽的妇人为妻。庇里托俄斯听说冥后珀耳塞福涅生得很漂亮,竟到地府里来向她求爱,并想拐骗她,而忒修斯为了友谊陪同他一起到冥国来的。冥王哈德斯对于我们的狂妄念头十分恼怒,将他俩锁在门口的大石头上。他们看到赫拉克勒斯来了,大为高兴,他们恳求老朋友伸出救援之手,他们希望再看见地面太阳的耀眼光辉。赫拉克勒斯握了忒修斯的手,并折断他的铁镣。但当他同样地要释放庇里托俄斯时,大地在他脚下猛烈震动,他知道这是神的旨意,不敢再释放他。

赫控克勒斯再往前行,他遇见压在石头下的阿斯卡拉福斯,他过去曾毁谤珀耳塞福涅,说她偷食哈德斯的石榴,被留在阴间再也不能回到阳世。赫拉克勒斯为他搬开了身上的石头,释放了他。最后赫拉克勒斯为了使焦渴的鬼魂得到血食,他袭取冥王哈德斯的牛群,杀死了其中一头牛。冥王的牧人非常恼怒,向他挑战,要和他决斗。赫拉克勒斯说好话,他不听,于是赫拉克勒斯抱着他的腰,并勒断了他的肋骨,直到冥后闻讯赶来调停,他才将牧人释放。

在死城的门口,冥王哈德斯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赫拉克勒斯搭的箭射中了冥王的肩膀,但他没有还击。赫拉克勒斯向他表示了歉意,并要求带走地狱的恶狗时,他并没有拒绝,只是提出一个条件:必须不用他所带来的武器去制服恶狗。赫拉克勒斯接受了要求,放下带来的一切武器,只穿着胸甲和狮皮,去寻找这只怪物。

刻耳柏洛斯正蹲在一个门口,看见有生人走近,三个头一齐信信狂吠,声音震荡着如同千百声闷雷一样。赫拉克勒斯迅速跑上去,很快跳上它的背,用两腿夹着它的三个头,两手紧紧抱着它的脖子。这只怪物的龙尾卷过来抽击着他,并用利齿咬着他的胁部。但他仍死死抱住不放,并紧扼它的喉管,直到这恶狗屈服。他带着这条恶狗,从另一个出口,离开地狱,平安地回到了人间。赫拉克勒斯终于完成了这最后一件艰难的事情。

当恶狗见到地上的阳光时,恐惧得发疯,并四处喷吐毒涎。凡是它吐有毒涎的地方,地上都钻出有毒的乌头,这种植物直到现在还到处繁殖。

乌头属是被子植物毛莨科的一属植物。它是多年生草本,叶掌状分裂。花为不整齐花,有五片花萼,上一片特大,拱成盔状,下二片比侧片更小;花瓣2—5片,小型,常不显著。果为蕾类果,没有梗,种子多数。全属约250个种,主要产于北温带。我国产48种,多有毒,可入药,少数可供观赏。下面介绍几种乌头属植物。

1.乌头是有毒的药用植物,地下根具有块茎,茎直立高约一米。叶互生,有柄,掌状深裂。花为预生或腋生的圆锥形,紫色。秋季开花。块根通常2个并生。

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陕西、甘肃都有野生和栽培的乌头。块根供药用,其侧根加工后成为中药的附子,主根晒干即为乌头。

附子与乌头性大热,味辛甘,有大毒。能祛寒,止痛,是中药里的重要药材。

2.草乌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00厘米。叶互生,长6—12厘米,三全裂,裂片又有不相等的浅裂,小裂片形成披针形。圆锥状花序,花蕾紫色,长约3厘米,萼片花瓣状,上端萼片盔状。果为菁突果,有5个。根块侧圆锥形,长约3厘米,通常两个连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山东等省区。

块根经炮制即为制草乌。性温,味辛,有大毒。能祛风,散寒,止痛。可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龋齿痛等。

3.黄花鸟头又称关白附。茎叶与上述相似,但叶片掌状全裂。花为顶生总状花序,萼片淡黄色,有紫色网纹。分布在东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华东有栽培。

块根入药,性大温,味辛甘,有毒。有祛风痰之效。

4,牛扁直立草本,高至一米,茎有柔毛或光滑。叶基生,具有长柄,径15—25厘米,通常七掌状深裂,裂缘有切裂。花为总状花序,常有分枝,具绒毛,花黄色,少数紫色,盔状部极长,具喙状物。我国东北、江苏、江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陕西、山西、河北等省都有分布,欧亚二洲,喜马拉雅山,西伯利亚等地也有分布。有毒,可供药用。

5.铁棒锤具纺锤形块茎。茎直立,高30—60厘米。叶裂几至基部,成多数线状硬裂。花蕊黄色,盔部高而圆,基部渐狭,成一短喙状物。原产南欧及亚洲,我国河北、陕西、青海及东北诸省均有分布。喜生在高山上,其根茎具有治筋骨疼痛之效。

6.川乌头川乌与草乌在明代以前统称乌头。至《本草纲目》始明确区分,云:“乌头有二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已成,故曰冬采为辅于。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川鸟头书是也”。此说与目前商品川乌与草乌之来源基本符合。

乌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及砂质壤土为佳,黏土则不宜栽培。繁殖可用种子,可用块根分栽,种子在收采后的当年冬季播种,至第二年即可挖取块根。块根栽培在冬至前6—10天,作畦,畦宽67厘米,畦面呈弓形,每畦开穴两行,行距25厘米,穴距17厘米,每穴栽植块根一个,根芽须向上,然后覆土。采集鸟头时间是由夏至至小暑,将全株挖出,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与母根分开摘下,抖净泥土,晒干。

乌头含6种生物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胺,川乌碱甲和川乌碱乙。另说块根中含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卡米查林等,川乌碱乙就是卡米查林。

乌头毒性很强,适当食用有强心作用,降低血压,消炎,镇痛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