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什么是男女平等基本原则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 妇女权益保障法100个热点问题
- 谭芳 桂芳芳 李凝未
- 782字
- 2025-05-07 14:33:57
“男女平等”主要是指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益。
在根本法层面,男女平等的精神是贯穿我国宪法始终的。早在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条中就载明,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4年,我国在制定首部宪法时,也在第九十六条中对男女平等作出了特别强调。后来,我国宪法虽然经过数次修改,但男女平等作为重要原则,始终都写在宪法之中。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2018年进行了修正,其在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可见,在根本法层面,男女平等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法律也就男女平等这一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尤其是作为保障女性合法权益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更是将男女平等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贯穿始终。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法律条款对男女平等作了强调。本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更是在“第一章总则”中就特别强调,“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促进男女平等”。
将男女平等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之中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第一,将男女平等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为了强调政府在维护女性合法权益、促进女性全面发展中应担负的职责,即通过法律、政策的引导、约束作用,为女性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将男女平等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原则和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此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仅是对宪法基本原则的遵循,也是通过明确法律主体、法律责任等方式,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