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编辑委员会
序
开启“拓扑”之门——记姜伯驹院士的“同调论”课
专业学习的指引者——记李彦老师和她主讲的“普通化学”课
让政治理论紧贴现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体会
风景这边独好——法学院本科课程掠影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张鸣老师和他的“苏轼专题研究”课
讲述光影之美,联播幸福生活——记北大的电影课和讲电影的老师们
展现数学之美——记丘维声老师和他的“解析几何课”
“解剖”课,只是开始——记我的第一门专业课
看见阳光就微笑——“生活教育”课带给我的成长感受
做学生的“拐棍”——记钱明星老师和他的“物权法”课
行走中的芦苇——记刘剑文老师和他的“财税法”课
因为他,我选择了历史——我眼中的阎步克老师
热爱教学的“一代名师”——记段连运老师和他的“结构化学”课
遇见“文、史、哲”——记我的三位通选课老师
富有新意的基础课——记刘锋老师和她的“定量分析化学”课
她让我们思考——记孙蚌珠老师和她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
他们和我如此近——记古建筑学专业的几位老师
光华老师二三课
一位真诚的老师——记张谷老师和他的“债权法”课
我眼中的北大老师
我的老师戴灼华
讲台上的高大身影——记屈婉玲老师和她的“离散数学”课
光华的两位老师
给我选择的勇气——记张千帆老师和他的“宪法学导论”课
具有开拓精神的老师——记赵新生老师和他的“中级物理化学”课
北大青年教师:可爱亦可敬
由“勺”而“海”——北大给予我的教育
北大教会了我
北大本科生教育改革之我见
北大四年,我这样长大
大学四年我得到了很多
“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北大学生合唱团给予我
我的第一门专业课
成如容易却艰辛——一节富有激情的政治课
怀念我的本科学习生活
未名湖畔的玫瑰
打开电视台这扇门
北大,等我回来——大学生活断想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北大给了我一种追问
门·鲍老师·经院——燕园生活碎忆
琐碎、平凡与责任——我与《北大法律人》
理性与激情——我在四年本科学到的
她的世界充满了爱——记祖嘉合老师和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军理”课和丁香花——一位医学生的燕园印象
我在学生会成长
北大给了我们什么
这门课让我们改变了对理论问题的看法
北大给我“第二课堂”
北大电视台:梦想的起点
和耶鲁学生同班——参加北大-耶鲁联合本科项目的感受
编后
更新时间:2019-11-26 14: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