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总序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论
第一章 1917—1937年中国文学期刊对法国文学的翻译
作家与作品:相关数据
小说翻译
诗歌翻译
戏剧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翻译
第二章 1917—1937年中国文学期刊对法国文学的评论
中世纪作家
十六世纪作家
十七世纪作家
十八世纪作家
十九世纪作家
第二部分 中世纪至十六世纪法国文学译介
第三章 弗朗索瓦·维庸
文学史中的弗朗索瓦·维庸
文学期刊中的弗朗索瓦·维庸
第四章 拉伯雷
拉伯雷与文艺复兴
《庞大固埃》出版四百周年纪念
第五章 龙沙
革命的龙沙
第六章 蒙田
蒙田在1930年以前中国的形象
反封建斗士抑或真正的人文主义者:蒙田与《文学》杂志
第七章 马勒尔白
负面形象:《少年中国》与《小说月报》
正面形象:《小说月报》与《学衡》
第三部分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译介
第八章 莫里哀在中国的译介
文学期刊中的莫里哀
人民的抑或普世的莫里哀:马宗融与梁宗岱的论战
第九章 马宗融:人民立场的法国文学译介者
马宗融生平
马宗融的平民文学观
左翼戏剧观
第十章 梁宗岱:在激进主义时代为永恒正名
梁宗岱生平
定义“永恒”
反激进主义文学立场
第四部分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译介
第十一章 卢梭在中国的译介
文学期刊中的卢梭:赞美与批判
《爱弥儿》中译本引发的论战
第十二章 制造愤世嫉俗者——郁达夫与《卢骚传》
《卢骚传》对参考文献的取舍与改写
卢梭的愤世嫉俗——以《爱弥儿》为例
郁达夫的愤世嫉俗
第十三章 梁实秋的反卢梭主义
梁实秋生平
梁实秋笔下卢梭形象的变迁
梁实秋对浪漫主义态度的转变
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对梁实秋的影响
第五部分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译介
第十四章 波德莱尔在中国的译介
评论波德莱尔
翻译波德莱尔
关于《腐尸》一诗的分歧
第十五章 鲁迅、颓废与音乐性
鲁迅生平
反颓废的鲁迅
颓废的鲁迅
既颓废又反颓废的鲁迅
鲁迅与音乐性
第十六章 徐志摩、颓废与音乐性
现代中国人的颓废
徐志摩的恶魔主义
徐志摩与音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17—1937年中国文学期刊中法国文学翻译作品列表
附录二 1917-1937年中国文学期刊中法国文学评论作品列表
后记
致谢
注释
更新时间:2025-03-28 1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