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院的功能

医院的英文“hospital”源自拉丁文,原意为“客人”。最开始是给人提供避难的场所,还有休息间,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感到舒适,有招待的意图。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成为收容和治疗患者的服务场所。现代的医院是以诊治患者、照护患者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是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与设施,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对患者及特定人群进行治病防病、健康促进的场所。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卫生路线,特点是重治疗轻预防。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健康锻炼、医养结合等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现实行的“以三级医院为核心提供急性期治疗的医疗服务体系”已无法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

新时代的发展对现有健康服务模式带来巨大挑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医疗服务体系和模式重构。要求医院构建与时俱进的健康服务模式,为全人民提供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从而有力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规划。

一、预防

医院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成为人民群众健康保健的服务中心。应主要以健康教育和普及卫生知识为主,有计划开展社区医疗和家庭服务,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向大众提供急救自救互救知识、健康咨询和疾病普查工作,倡导院前急救、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治疗

秉承新时代医疗卫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医院最基本的功能包含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医院以救治和护理两大业务为主体,与医技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医疗整体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责任。

三、康复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等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进行全面康复。

在医院,康复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基于“康复前移、全程协同、康复与治疗融合”,努力促进康复机构体系构建。同时,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以预防做导向,借助针灸等传统医学手段实现综合与个体化相结合,体现人格化、连续性照顾。

四、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激发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健康潜能,降低发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人们对健康的态度,激发其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掌握健康的知识和自我护理的技能,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促进大众健康的提高。

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开展健康促进已成为当代医院诊疗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医院员工以及整个社会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促进是医院和社区互动的工作,应采取政府领导、社区搭台、医院唱戏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大众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认可。